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關于散文和散文寫作的五則實話

2013-07-09 12:34:16王聚敏
海燕 2013年4期

□王聚敏

散文家:少提些口號 多研究些技巧

截至今年,我已從事散文編輯整整30年,閱稿無數、開筆會無數,近些年又經常應邀到各地講課(非敢稱“講學”也),可以說經歷了新時期以來我國散文創作的整個發展過程。編輯是個很具體的活兒,當編輯時間長了,自然也就慢慢養成了一個“就稿說稿”“就人(作者)論人(作者)”式的職業性格和習慣。就我個人來講,我非常不喜歡不涉具體的高談闊論,尤其反對和討厭散文家在創作中亂提口號、空喊主義。如果有可能,我真的愿意跟每一位散文家或散文作者就具體文本而談具體文本,交流一些實在的、實用的、甚至“字詞句運用”上的創作問題。這對于那些大“理論家”大“學問家”來說,未免顯得太“形而下”太“小兒科”太沒學術含量了。他們也許因此嘲笑本人沒什么學問——是的,聚敏不才,肚子里沒啥東西,更無學術才能,但我深知廣大作者最需要的是什么。因此,我對那些學術含量很高很形而上的學術文章或著作,只好抱以敬謝不敏了。而且我發現大部分寫這類文章和著作的人,其實并不真懂散文!堯山壁先生曾有一名言:如果評論家真知道寫散文的秘籍,那么散文名家大家應該是評論家而不是散文家了。此言值得思索和玩味。

楊獻平,河北沙河人。已出版著作有《中國的匈奴》、《夢想的邊疆——隋唐五代絲綢之路》(中英文版)等多部,主持出版12卷本《散文中國》、11卷原生態散文書系等書籍。作品入選中國當代最新文學排行榜,并多次被各類選刊、年選和選集選載,先后獲全國第三屆冰心散文獎單篇作品獎、首屆“QQ作家杯”散文特等獎等數十項。現居成都。中國作協會員。

所以在很早以前,本人就曾多次撰文提倡和呼吁:散文家要少提些口號,多研究些寫文章的本領和技巧。并指出,僅就文本制作能力來講,當今的散文家甚至遠遜于楊朔、劉白羽、秦牧等“五六十年代”那些人。然而,這似乎并沒有引起散文界的多大重視。情況倒是恰恰相反:散文界口號時出,旗幟別立。僅就新世紀以降,則有“大散文”、“文體凈化論”、“行動散文”、“審智散文”、“綠色散文”、“新潮(銳)散文”、“散文新家”、“原生態散文”、“在場主義散文”等口號、主張、主義紛紛登場;而在具體文本寫作上,大家似乎都偏頗錯誤地理解了“藝術的最高境界是無技巧”(巴金語)和“寫散文是大可隨便的,有破綻也不妨”(魯迅語)這兩句話,認為寫散文“不學而能”、“無師自通”,致使散文界“無技巧主義”猖獗,“隨便主張”盛行,且影響至今!而據我所知,新時期以來,各地作協、文聯和民間組織的各種筆會、各種講座、各種研究班太多了,但似乎沒有一個筆會和講座是講“散文文本具體制作”、“散文寫作基本技能”的。基本上都是邀請些名家或非名家,講些諸如“思潮”、“走向”甚至“現代”“后現代”之類宏觀重大理論問題。其結果是講者自講,聽者自聽,但于大多數作者毫無助益!

現在回過頭看,前者“有口號無實績”、“有理論無實踐”、“有號召無響應”、“有旗幟無流派”,徒遭人笑之。而后者影響所及,使當今大多數的“散文家”其實并不真的會寫散文,許多“散文家”的文字之差令人驚詫,這還不算上那些“網絡散文家”——我是常年編散文的“散文中人”,對此深有體會!我深深感到,作為散文家,提一百個口號,遠不如寫一篇好文章;請不要忙著提什么“主張”,要緊的是先把自己的文章寫通順!可是當今這樣的“散文家”很多呀。

更深地思索,造成散文界“無技巧主義”猖獗,“隨便主張”盛行的原因,其來有自。五四時期,隨著新文學家對“桐城謬種”“選學妖孽”的抨擊,對“辭章、義理、考據”等“文章學”批判,一方面為“白話文”或新文學的發展掃清了道路,另一方面這種批判必然也帶有“激進”“偏頗”的成分。這種對古代文章學的徹底否定態度必然影響到后來的作家,所以大家都相信“修辭立其誠”(實質上“誠”即單單感情真摯,只能產生好的辭藻,但并不能“立”起文章來),“吾手必能寫我心”(多數情況下,“吾手”并不能真正完全“寫”出“吾心”,作家之所以常存“語言痛苦”,原因即在此),寫散文根本不需要什么技能、技術、技巧了。這就是說,五四時期形成的這種“激進”和“偏頗”,是造成現當代散文界“無技巧主義”盛行的遠因。現在看來,與古代散文相比,現代白話散文是一種“唯內容主義”式的、只講求“形而上”的立意、境界問題,而不屑、不注重“形而下”具體辭章構建和文本制作機制研究的散文。而且誰注重后者,誰就會被扣上“形式主義”的帽子。

殊不知,從“心”到“手”、以“手”寫“心”,從構思到文字,中間需要很多轉換機制和制約過程。比如“文脈”“意脈”問題,散文是講究“文脈貫通”的:比如“散文的切入點”問題,我曾經在多種場合申明:寫散文之難,難就難在難以找到合適的切入點;比如散文中的“事件”“故事”問題;比如散文敘述的詳略、節奏和起伏問題;再比如散文的語言問題,上述一切問題,最終要歸結到語言問題,散文語言是手段也是目的等等,這些“形而下”的具體技能、技術、技巧,則非常值得我們去掌握。

說實在的,我過去也很不喜歡談論諸如上述這些很“形而下”的瑣碎問題。但鑒于我本人編輯散文的經驗體會,我深刻地感覺到,對于大多數散文家來說,現在是到了徹底肅清“無技巧主義”流毒,重新學習“怎樣寫文章”的時候了。但我在此提醒大家,我們不能因此又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即真的陷入“技巧主義”、“形式主義”和《文章做法》或《文學入門》之類的淺層次而不能自拔。

生活原態與藝術提純——我看“原生態散文”

百花文藝出版社2007年出版了一本《原生態散文13家》,作者和倡導人之一楊獻平,要我對“原生態散文”說點什么。其實這“13家”中大部分人的作品我都曾經讀過,有些作者跟我還比較熟悉,因此我也樂意在這里說點自己的看法。不過,我做編輯既久,難免有些自己的框框或套套,說出來不一定正確,故請諸文友故妄聽之,不必過分認真。

我第一次聽說“原生態散文”這個名稱,還是在2006年5月的湖南郴州“全國散文期刊聯席會”上。會上有作者提出“原生態散文寫作”這個概念,某刊一位年輕的主編即刻呼應推贊之。且他會上會下,言談話語之間,大有與我們這些老編輯格格不入“有審美代溝”之勢,令吾輩不得不重新反思自己過去的審美觀念或定勢。不過回來后我多次留心拜讀他的散文,也并沒有發現他的作品有何獨特之處。相反,他的“原生態寫作”,倒變成了一種很隨意隨便的雞零狗碎,一種零碎的日常生活的純搬照錄。看來“口號”“主張”與真正的“實績”之間,還是有一段距離的。但不管怎么說,“原生態散文”作為一種群體性寫作,我們還是應該提倡和支持的。因為文學上任何一個口號和主張提出的背后,必然有著深刻的歷史與現實的文化原因。所謂“原生態散文”,旨在提倡反映生活的“原態原貌”,“原汁原味”;強調作家的“在場”和作品的“臨場感”。不管“原生態散文”這個概念本身是否科學合理,也不管至今它的創作實績如何,我們應該看到,提出這一主張的意義,在于它本身切中了中國散文或“散文文化”的某些“文化病因”。

大家知道,中國古代散文實質上是一種“高層敘事”,是一種封建官僚和士夫才子們“呈才使能”炫示才情的“貴族文體”。這種文體與“賤民”“黔首”的日常生活之間,天然地就有著一種隔膜。這些作者往往“七分為人,三分為己”,連自己的感情都是假的,更何求它能反映日常生活的“原生態”呢?而現當代的散文創作,實質上又是古代“散文文化”在現當代的延續而已。“十七年”不用說了,即使“新時期”以降,“文化散文”關注“文化”;“小女人散文”“小男人散文”關注“自己”;“新散文”“新潮散文”“四不象散文”之類關注“形式”;“環保散文”“綠色散文”“草原散文”“石油散文”云云則強調散文的行業分類,而散文家似乎并沒有真正思考過自己筆下的當下“生活”是否真實或缺席。他們作品中的“生活”,實質上是一種已被既成“散文文化”,即被過去的既成“筆法”過濾選擇,被“意識形態”整合滲透了的“生活”。即使劉亮程、葦岸們的寫作,也不過是楊朔的“詩意”在當今散文中的另一種表達而已,它不過是一種“新文人散文”罷了。“原生態散文”主張散文家的真正“在場”或“我在”,倡導并力圖實踐文本的“現場感”“生活質感”,堅持“價值中立”,擱置情感判斷,最大可能地呈現被以往散文所過濾或忽略的那種生活原態,這實在是一種很有意義的嘗試與探索。這“13家”中的作者,我大部分都比較熟悉,其中楊獻平、江少賓、桑麻、周偉、朱朝敏的某些作品我很是喜歡。比如楊獻平的《鄉村暴力》,作者不取“階級斗爭”或“暴力革命”之視角,而是通過對一個個殘忍事件或細節的客觀陳述,揭示再現人類原始的“暴力沖動”的一面,文中沒有一驚一乍的感情介入和判斷,冷靜敘述,而把情感的共鳴和價值的判斷留給讀者,讀來頗具震撼的力量。“原生態散文”不但強調寫外部生活即“外宇宙”原態的毛茸茸,更強調作者內心即“內宇宙”的真實。比如桑麻的《一九九二年的暴力》就是寫的這種內心真實。作者詳細描寫自己在1992年執行公務中參與打死一只狗的整個過程,把自己人性中“施暴”而又矛盾的心理復雜地呈現給讀者,深化了散文情感的層次,與一般的情感散文拉開了檔次。再比如江少賓的散文,非常注意“用事”,這也許與他的“報人”身份有關。他散文中的“事件”皆源于外部生活,很不同于我們印象中的過去那種“文人散文”。這一切都源于他們對“原生態寫作”的會意與實踐。限于篇幅,其他人的作品不再一一。我國的散文自古在官僚士大夫的手中把持既久,寫詩作文向是一件遠離大眾百姓的事情。現代社會以降,雖前有“平民文學”主張,后有散文家“散文要還俗”的呼吁,但由于外部社會政治和文本自身惰性的種種原因,散文的“還俗”工作做得并非令人滿意。如果說古代文人常嘆“百無一用是書生”常常是一種自謙或作秀的話,那么在當今,由于大量詩文的“酸腐”和“不及物”致使人們對“詩人”“散文家”的敬謝不敏,已經成為事實。從這個意義上說,“原生態散文”寫作是在繼續做著“散文要還俗”的努力。

但我們也必須看到,上述這些散文家的這種“還俗”性寫作都是一種自覺藝術追求,而并非如前說的那種純自發的雞零狗碎。就像表演學上的“無距離的表演”仍然還是“表演”、就像“本色演員”仍然是“演員”一樣,“原生態散文”仍然是“文章”而并非“生活”。他們筆下的“生活”雖力求“原生態”,但他們的“筆法”和表現形式決非是毫不講究的“原生態”的,雖“筆法”和表現形式已在他們手中發生了新變。這就是說“原生態散文”雖然反對過去散文的那種對生活的“文化過濾”或“意識形態性選擇”,但決不拒絕生活的藝術提純、升華和淬火。這就是說“生活原態”與“藝術提純”之間并非是對立矛盾的,而是相輔相成的。這里的“提純”不等于過去的那種“過濾生活”,而是力求文章的精練傳神,講求散文的詳略得當,提取生活中最有意義的“意義”。“原生態散文”寫作不應該也不可能排斥為文的一些最基本的“做法”。應該指出的是,“原生態散文”的寫作者們對此并非都有這么自覺和清晰的認識,就這“13家”來講,除了楊獻平、江少賓、桑麻的作品和周偉、朱朝敏的部分作品我比較喜歡之外,其他作品并沒有給我的閱讀留下多深的印象。有些作品過度拖沓散亂、行文簡陋,確實陷入“雞零狗碎”“胡子眉毛一把抓”一途,我甚至根本無法閱讀下去。到底是我的審美思維出現偏差甚至僵化,還是作品自身的原因?就此,我曾經跟楊獻平有過面對面的私下交流,同時也愿意跟更多的朋友進行交流與商量。“原生態散文”作者的創作熱情是高漲的,作品的數量是很可觀的,自信是十足的,并且很有一批服膺追隨者。因此我愿意在支持的同時,在此作一點提醒。王兆勝先生在盤點2007年我國散文創作的不足和缺憾時指出:2007年的散文創作開始走出模仿西方和余秋雨散文的局限,大踏步向傳統回歸,更貼近散文的自然本性。但還有明顯的不足:大量作品“過散”需要“提純、升華和淬火”,這恐怕更應當引起“原生態散文”作者們的警覺。因為作為一種“敘事散文”的創作,“原生態敘事”往往更容易走入“過散”、瑣碎和拖沓,這已經為實踐所證明。

總之,“原生態散文”力圖反映“全息”的生活真實,堅持作家的“在場”和文本的“臨場感”是值得推贊的,不少作品也令人耳目一新很有震撼力度的。但作為一種群體寫作,由于成員間文本質量的參差不齊,“原生態散文”似乎還沒有真正贏得散文界的普遍關注和認可,沒有進入評論家的理論視野。新時期以來,散文界有過“新潮散文”、“四不象散文”、“探索散文”、“新散文”等等提法,但都因為“口號大于實踐”而歸于無聲無息。這說明我國的散文創作并非像某些評論家所說的,是一味“保守”的,而是“無時不趨新”的。特別是在21世紀的今天,散文創作的確是需要新變的,但既成的“散文文化”對這種創新的影響又是無形而強大的。那么在眾散文家都在“大踏步向傳統回歸”的今天,“原生態散文”家將何去何從,似乎更應該引起我們的思索。

論官員之愛文學

如今的官員,你可以說出他許多“美中不足”,比如定力不強、魄力不夠,不熟悉經濟等等。如果你是這個官員的哥們,甚至還可以“毫無正經”地指出他品行上的某些不周,比如武斷、好色、個性強之類。但有一點,你萬萬不能說他沒文化,說了,他準跟你急乃至跟你絕交。因為對于當今的官員來說,錢財或所謂“五子登科”之類的物質性的東西,早不再是個問題了,重要的是,得讓別人覺得自己有文化。故當今官員愛文藝者甚多,且也喜歡聽他人說自己“能寫會畫”,都愿意為部下和治下百姓留下一個“有文化”“有情趣”的官員形象。于是,他們在“政余”有的寫詩,有的作文,有的寫小說,有的畫畫,有的寫書法,最不濟的,也要學學照相,弄個“攝影家”當當。哈哈,您別不以為然,其實這沒什么不好,在古代,那些寫詩作文的,也不多是那些封建官僚嗎?何況是現代官員呢。而且官員愛文學,對文學、對文人又有什么壞處呢?恐怕有好處而無壞處吧。如果投緣,說不定一個清貧的文人還會攀交上一個官員朋友呢。

過去我們都有個誤解,總認為官員愛文學、寫作品,是附庸風雅,是把文學當點綴,當敲門磚,其實也不全然。這些年我應邀走過不少地方,每到一地,那里就有一大批文學發燒友,其中包括不少官員。而據我的所知所感,這些官員之愛文學,大都是真愛,真的投入,同時也不乏有成績者。而且他們誰也沒拿文學當敲門磚——這年頭,文學早已不具備敲門磚的價值了呀。這說明文學就似多情女,誰對她愛得真摯,她就鐘情于誰。然而,我們必須清楚:所謂官員之愛文學,大都如有婦(夫)之夫(婦)找相好,雖然有癮,也喜歡,但不是真愛,即或是真愛也拿不到桌面。對于他們來說,權力絕對是至高無上的正房,而文學永遠屈居“小三”。而不管官大官小者,若魚與熊掌,一旦齟齬或勢同水火,則必棄文學而就權力。因為權力錯過,時不再來,而文學可隨棄隨愛——這恐怕是連當事者也承認的事實吧?想一想,先不說當事者的為文能力怎么樣,就僅以此心態搞文學,能寫出好作品嗎?所以說到底,官員之愛文學、搞文學,終究還是附庸風雅,他們雖不視文學如敲門之磚,但也絕對將其作為當官的一種點綴、一種炫示素質的資本。故我國自古至今的那些好作品,不產于在職官員,而產于那些體制外的作家,或那些被貶謫的官員,所以余秋雨先生有“貶官文學”之說道。

官員愛文學,有一個特點,就是他們愛文(文學)而遠人(文人),即他們愛的是文學,但并不愿意跟一般的搞文學的清貧文人隨便摻和。強烈的“等級意識”和優越的“身份感”,或自我感覺良好的“高處不勝寒”,使他們內心或同情文人的清貧,或認可服膺文人的才情,但他們從不愿意在文人面前表現出什么,更不愿意雞鶴同群與文人為伍。此,官越大越甚也。我經常參加各地的文學活動,能屈駕到場聽我講座的最大的官,也就是個縣處級。這當然主要是因為我的學問不好,名頭不大,自身魅力遠不能打動那些更高級的官員屈尊紆貴。當然,也不全是因為這個。我發現在當今,廳級以上的官員,即使對文學再愛再迷再投入,也不隨便張揚了,更不隨便參加什么文學活動了——這大概是一種官場規矩或潛規則?我非“場”中人,非知“場”中事,不敢插嘴瞎說。所以我發現不少高官寧愿自己去北京造訪季羨林、張岱年,也不愿意與其轄區的文人(即使水平再高)接近。這當然也不全是因為他們看不上當地文人的水平,而是因為他們過分自戀,有“身份感”也。有一年,我應邀參加了一個高官的作品研討會,我精心準備了,發言也得大家認可。但這位大人骨子里禁不住流露出的那種官氣,每每令我們這些來自省內外的文人感到很不習慣。至今想起,尚有受辱之感。

其實,有必要這樣嗎?我認為,如果你真的愛文學,喜歡寫作,跟文人摻和一下、交流一下,又有什么壞處呢?這到底能降低你多少身份呢?說實在的,在職官員要想真的搞出點東西,我認為是必先正其“文心”;要正其“文心”,必先擯棄“自戀意識”;要擯棄“自戀意識”,必先自棄自身根深蒂固的“身份感”。官員百姓,官高官低,文學面前,一律平等。但據我所知,由于官員們不愿意跟純文人摻和交流,故其一是寫作技術無從提高;二是對當今文學走向也不甚了了,文多陳詞、詩皆濫調;三是寫出的作品字里行間,仍依稀流露著一股官氣。對此,我有專文分析,此不贅述。

官員愛文學的另一個特點是,不管他們的作品寫得如何,都能刊登甚至獲獎。這種情況,我不便、也不必細說了,文朋詩友們皆心知肚明。那些蹩腳的舊體詩、白開水式的散文甚至那些“其俗入骨”的所謂書法,之所以能在當今大報大刊上和文學評獎中,暢通無阻,既反映了文人在官員面前的無骨(氣),也表明文人在權力面前的無奈!

官員愛文學的最后一個特點是,這些官員們雖然或明或暗地愛文學、搞文學,但誰也不愿意去當管文學的“文學官”“文藝官”,蓋因其清水衙門,無油水也。如前俗喻:他們搞文學,其深層的心理原因,就像有婦(夫)之夫(婦)找婚外刺激,玩玩而已。最近我聽山東的文友說,他們縣里的一位副書記,榮升為市文聯主席后,非但不喜,反發牢騷,嘟嘟囔囔,自我調侃:“哦,想不到我兢兢業業干工作,終于混成一個文人了!”作為文人,我聽到這個笑話后,心里一陣發酸……此正是:

華夏從來官本位,

官員文人豈能類?

文人文章官員權,

紙上云煙真風雷。

寫字空留冊中好,

為文清貧為官貴。

若將雞鶴并一提,

惹得官們笑嘿嘿。

全憑吆喝

生意場上常講“貨賣一張皮”“買賣靠吆喝”,可謂道破“注意力經濟”之真髓。不過如今這年頭,不光做生意的,做官為文的,也都得靠吆喝了。皆因一切都“市場化”了,業績、政績靠吆喝,名頭、名氣靠吆喝。是啊,你既不是領袖偉人,又不是魯迅巴金,不吆喝,誰知道你是老幾?“自我推銷”嘛,推銷不就是做生意嗎?既然推銷就得靠吆喝。之所以想起寫此文,是緣于我的朋友、兒童文學作家姚勇給我講述的一個他親歷的故事——許久以來,此故事中的小場景小場面,時不時閃現于我的腦海,也使我時時想起“吆喝”一詞。

大約是去年或是前年的秋天吧,姚勇應邀赴京參加一個全國性的散文論壇。此次論壇除了邀請專家講座以外,還請部分參會作者上臺演講。這無疑給那些喜歡“白話”善于炫耀的人士,提供了良好的表演機會!果不然,那天上午,一位非“冰心散文獎”得主的作者,卻拿著一副“冰心散文獎”得主的派頭,上臺生生把大家“侃暈”了一回。自傲、自負加自狂,那種目空一切、臺下無人的感覺,非常良好。為什么說他是“非冰心散文獎得主”呢?這需要交代一下,原來,第三屆“冰心散文獎”評委會,除了隆重公正地評出本屆正式的“冰心散文獎”之外,為照顧廣大參評者的情緒,還等而下之地特設了一種“優秀獎”,此君榮獲的就是這種正式獎之外的“優秀獎”。誰料,這也給他據以向外行人吆喝和“打馬虎眼”提供了借口——估計此“優秀獎”頒發之后,以“優秀獎”混“冰心獎”、向界外人打“馬虎眼”的“得主”,不會少吧?此等自我吆喝者,可惡復可憐。

不過,這時候在臺下聆聽此君“瞎白話”的姚勇,再也忍不住了。因為作為資深作家,他知道臺下聽眾中,就有一位真正的第三屆“冰心散文獎”得主,他就是北夫(張華北)先生。李鬼張揚,李逵沉淪,看不過南郭先生的表演,姚勇憤而將一張寫著“臺下有一位真正的冰心獎獲得者,請讓他上臺演講”的字條,遞給主持人,想讓北夫上臺講講,壓壓這位先生的傲氣。但北夫還是北夫,不事張揚的北夫向來低調,加上口才不甚好,吆喝的功夫遠遠不行,雖然他是真正的獲獎者。果然,當主持人和大家用熱烈的掌聲把他請上臺的時候,北夫先生似乎還有些怯場,臉熱口拙,遠沒有達到大家所期盼的效果……

這就使我想起發生流傳于我老家的另一個有關“吆喝”的故事。我的老家在過去是方圓幾百里聞名的“風箱之鄉”,做風箱、修風箱是父老鄉親們的祖傳手藝。但這種手藝,特別是出遠門游村串鄉給人打(做)風箱攬生意,光靠手藝好技術過硬還真的不行,還得靠吆喝靠嘴上功夫。吆喝得好,吃香喝辣,活計做不完,反之,手藝再高技術再好,也得挨餓。我村就有兩位木匠,一位姓趙,一位跟我同姓。趙木匠的技術稀松操蛋,是半瓶醋、二百五,但每出遠門,就有做不完的活計;王木匠手藝高、手能,全村人知道,但他的“買賣只養當鄉人”,每出遠門打風箱,則常是生意冷清。

家鄉還流傳著趙木匠的一個“硬楔釘”的笑話或故事。我老家的木匠做風箱,有一手絕活,就是“拉扣”“拼縫”,不用一顆釘子,木板之間便可永固連接。這一技術難度較大,非高手殊難勝任。趙木匠的手藝本來二百五、二五眼,但又要硬撐,就鬧出了許多笑話。有一年,他去外村做活,拉扣拼縫合不攏,反把木板弄得裂瓣,趙木匠忙楔鐵釘“補牢”。事主見狀,正欲發怒,趙木匠馬上搶話:“你別著急,知道嗎?這在木匠行里都有‘名講’哩,這叫‘硬楔釘’!要不是你家吃喝招待得好,俺還真舍不得給你使這一手哩。”一番話把事主給“蒙唬”住了。從此,家鄉人茶余飯后時不時就說起趙木匠“硬楔釘”的故事,聽者無不捧腹噴飯。由此,王木匠更看不起趙木匠,但向奉“逮著老鼠即好貓”“剜到籃子就是菜”的趙木匠,對王木匠也未必服氣。

顯然,趙木匠的訣竅很簡單,就是全靠吆喝耍嘴皮。吆喝得有多大,你的本事就有多大;嘴皮子有多巧,你的手藝就有多巧——老百姓就吃這一套,你有啥辦法(恐怕這也是一種“國民劣根性”吧)?故不能只怪別人耍嘴皮子瞎吆喝呀。不會吆喝,在當今的商場、文場和官場等場,無論如何也不能算是個優點吧?由此再反觀上述姚勇先生的所見,就很能理解了。此真是:

貨賣一張皮,

買賣靠吆喝。

會吆喝的吃饃饃,

不會吆喝啃窩窩。

《散文情感論》出版之后

出了《散文情感論》這本書以后,我幾乎再沒有新寫有關散文的理論批評文字。一是因為寫那樣的大塊文章很費勁,耗力傷神,恐體力不支;二是我要說的,這本書里已經都說了,卑之無甚高論和新論,再講也無新意,免招人煩;再一個,我對這本書的自信,頗有些像當年的劉文典之于《莊子》:“要說講莊子,我劉某人之外,其他人講的都是放屁”式的迂腐或傲氣,敝帚自珍嘛。誰料,近讀一篇綜述2009年某刊散文排行榜的文章,心里說,我又遇到一個胡說八道的人,同時又勾起了我寫這篇小文的興致。好在這不是篇正兒八經的學術文章,故我想到哪里就寫到哪里吧,并歡迎大家向我找茬挑刺。

之所以說我“又遇到”一個胡說八道的人,是因為自新時期以來,藐視散文界,對散文創作無根據地說三道四的人還真是不少,其中包括一些很著名的小說評論家、詩評家和文化評論者。這些人并不了解散文創作情況,對散文藝術也遠非能夠會心會意——甚至有些人不一定就能寫成一篇令人滿意的散文作品,就居高臨下、毫不負責地要不說“散文無理論”、“散文無批評”,要不說“散文界無爭論”,要不就說散文界觀念簡陋迂腐等等——他們骨子里有一種“體裁等級意識”:小說是大文體,散文是小打鬧兒。自己是小說評論家,因而高于搞散文評論的人。上述這位寫綜述排行榜文章的作者,原來是寫散文的,本應該寫得在行入理、符合實際,誰知道他同樣也說了些“裂行八道”的話。

比如,他把當下散文“最不容樂觀”原因歸之于三點,一是作者的角色錯位,二是散文編輯的理念偏頗,三是散文批評的話語缺失。說實在的,這三點很陳舊陳腐!有什么新鮮的呢?本人早在書中反復論及,連我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再重復了。不過,就其第三點,我想多說幾句。這位作者說:“我們很少聽到批評界對散文的聲音,看不到批評界對散文的態度。”他這種定論或判斷不符合實際,是典型的“睜著眼說瞎話”,是“散文無理論”“散文無批評”的翻版!自新時期以來,無論在高校,在作協還是在刊物編輯中,都有不少關心和研究散文的人,并形成了一支不弱于小說評論隊伍的隊伍。有的高校還經常組織學術研討會,甚至國際散文學術研討會,并成立了“散文研究中心”。林非先生,曾紹義、陳劍暉、喻大翔、傅德岷、王兆勝、李曉虹、古耜等等,這些散文評論大家都是我的老師和朋友,他們都對散文發表過很好的意見,這還不包括那些散文家寫的批評文章。曾紹義和傅德岷老師,還分別主編過新時期以來散文理論批評家的小傳和作品集呢!怎么能說“很少聽到批評界對散文的聲音,看不到批評界對散文的態度”呢?怎么能說“散文批評的集體失語”呢?這不是“睜著眼說瞎話”又是什么呢?這不太傷散文評論家們的心嗎?

這位作者又說,要想使散文創作出現“高峰”,散文家就必須要有“散文批評家”這樣“一個實實在在的指路牌和風向標。”對此,我也想多說幾句。我認為這句話太高看、太高抬散文批評家了,散文批評家沒那么大的本事,豈敢“指路”“指風向”。假如你真的相信我,那么在這里,憑我近三十年的編輯寫作經驗,我可以實實在在地告訴你:散文寫作和散文批評寫作,都屬于一種創作,它們是各自獨立的兩種平行的平等的文體,它們之間并不存在誰指導誰、誰被誰指導的關系。即評論家“挑刺”“指謬”可以,“指路”“指方向”則萬萬不可,也沒那個能力。因此,我向來對那些“指方向”的所謂散文批評文章特別反感,希望散文家特別是年輕的散文家千萬別信這個,誰信誰是傻瓜。

要求散文批評為散文創作“指路”,貌似高看、高抬了批評家,實際上是把批評家當作創作的附庸和工具,即貶低了批評家。這使我想起了流行影響至今的所謂“雙翼論”、“雙輪論”,即把創作和批評比喻為“鳥之雙翼”、“車之雙輪”,誰也離不開誰。其實這種比喻并不妥帖。我認為,且實踐也證明,批評家離開作家作品固然無法進行批評,但作家離開批評家則照樣能夠進行創作。《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和《紅樓夢》創作時,恐怕是并沒有批評家的指導吧?恐怕是先有小說家后有評點家吧?“雙翼論”“雙輪論”者表面上說作家批評家二者不可分離,實則是讓批評家為作家“保駕護航”,骨子里還是把批評家當作了工具!實質上,批評家沒有這個能力,能為創作“保駕護航”的,說到底是一種寬松自由的政治環境或政治體制。

我認為,作家與評論家的關系,應該是那種廚師與美食家的關系。美食家口味高,專業性強,味蕾感覺精細,他與廚師之間,是一種“挑刺”與“被挑刺”的關系。但美食家可以頭頭是道地撰寫他的“美食專著”,廚師離開美食家也照樣能夠很好地生存,因為他的服務對象最終不是美食家,而是蕓蕓食客大眾。美食家存在的理由,是因為他(她)的專門、專業,而優秀的廚師之所以自信,是因為他(她)知道怎樣調整“眾味兒”。因此我認為作家批評家之間的業務關系,應該是一種深刻的“視若寇仇”的對抗關系,而不是那種誰也離不開誰的吹捧被吹捧關系。但批評家應該“只挑刺,不指方向”,批評家存在的理由,在其文章之魅力,而其文章之魅力,最終又來源于它自身所放射出的那種思辨的理性的光輝!

但文學界向來有個不好的現象,每每一個文體創作不景氣,就把責任推到批評家身上!如果真是這樣,那么或問,如果批評文章不景氣,責任又在哪里呢?!創作上不去,一在大環境,二在作家自身天賦,無端怪罪批評家,是何道理?這純粹是“生不下孩子埋怨床、屙不下大便怨茅坑”呀!故敬求這個說話不著調的作者,以后別再瞎胡說了,也希望我今后不要再碰見一個胡說八道的人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JIZZ亚洲国产| 国产欧美日韩免费| 国产精品网拍在线| 亚洲天堂网2014| 熟女日韩精品2区| 久久夜夜视频| 午夜视频免费试看| 亚洲欧洲日韩久久狠狠爱|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 国产激情第一页| 日韩麻豆小视频| 小说 亚洲 无码 精品|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专区| 国产玖玖玖精品视频|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无码AV| 青青草原偷拍视频| 国产迷奸在线看| 高清无码手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 特级精品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天堂网在线播放| 欧美中文一区| 国产高清不卡| 欧美日韩资源| 97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亚洲高清视频| 92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国产视频a| 国产杨幂丝袜av在线播放| 国产乱肥老妇精品视频| 欧美一道本| 亚洲无限乱码| 亚洲精品无码AⅤ片青青在线观看| 国产色婷婷| 免费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这里只有精品国产| 亚洲AV无码久久天堂|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软件| 国产91九色在线播放| a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天堂777| 看av免费毛片手机播放| 欧美在线天堂| 成人a免费α片在线视频网站| 2020国产在线视精品在| 国产精品私拍99pans大尺度| 色综合网址| 2021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 国产在线97| 国产美女免费|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综合成人国产| 91欧美在线| 国产在线视频导航|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宅宅|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 a级毛片在线免费| 激情在线网| 国产欧美视频在线| 国产第一页免费浮力影院| 国产精品美女自慰喷水| 天天摸夜夜操| 麻豆精品视频在线原创| 国产一区二区网站| 日韩一区二区三免费高清| 中文字幕亚洲综久久2021|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另类第一页| 亚洲永久免费网站| 国产地址二永久伊甸园| 日本不卡在线播放| 免费无遮挡AV| 97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呦| 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二区| 免费不卡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在线不卡视频| 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二区| 免费不卡视频| 国产不卡在线看| 色窝窝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一二三区在线| 欧美亚洲一二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