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娟
摘 要:探討了高職園林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總體思路,從教學目標的制定、課程內容的整合、課程學時的分配、實訓教材的開發、考核方式的轉變等方面,提出了課程體系改革的實施辦法,闡明了保障改革得以順利進行的措施。
關鍵詞:園林;課程體系改革;工學結合
園林技術專業高等職業教育承擔著為市區、主要景區培養園林規劃設計、園林工程施工等方向的高素質技術應用型人才的任務。近年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有了很大的發展,為社會各項事業培養了急需的各類應用型人才,對促進社會進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具體的人才培養工作實踐中,園林技術專業高等職業技術教育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如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夠準確、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不盡合理、教學手段和方法亟待完善等。為此,對園林技術專業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進行正確定位,確定合理的教學內容,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課程教學組織形式,非常必要。
1 園林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思路
課程建設與改革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核心,也是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園林技術專業的課程體系改革是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和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根據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參照相關的職業資格標準,逐步形成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實踐活動為主線、加強工學交替的教學過程,構建與生產實際緊密結合,具有鮮明職業教育特色的課程體系和運行機制。
1.1 以“能力本位”課程論為主導,重視學生職業能力培養
課程體系要以“能力本位”課程論為主導,廣泛吸取現有多種課程觀之所長,考慮社會、企業、職業、學生等因素的動態影響,以最大限度地滿足企業對應用型人才綜合能力的要求為價值取向。以職業崗位應具備的綜合能力作為配置課程和界定課程內容的依據,努力擺脫“學科本位”課程思想的束縛,按能力需要來精減課程內容;課程體系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以能力訓練為軸心,淡化普通文化課、技術基礎課和專業課的界限,重新整合課程。
1.2 突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
專業教學活動過程設計以學生為主體,學習結果不僅包括知識的豐富,還包括態度的改變、技能的形成、體驗的深刻和認知策略的完善,以滿足學生上崗的需要。
1.3 突出專業教學中的實踐性
在教學過程中,淡化理論性知識、重視應用性知識的傳授,如在原有課程的基礎上,新增設園林機械、攝影等與實際工作密切聯系的,能夠為景觀設計和施工服務的課程;在增加實驗、實訓教學比例的同時,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融“教、學、做”為一體,強化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
1.4 調整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進行工作任務導向課程體系的開發
結合園林技術專業領域和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 參照相關職業資格標準,成立課程設置研討小組,由學科帶頭人任組長,專業教師共同參與,同時與行業專家進行深度訪談,根據學生就業崗位設置課程體系,通過制定工作任務,調整教學模式。在課程教學的實施中,對應學生將來可能要從事的工作任務,用盡可能接近的、整體化的學習性工作任務來組織學習過程,構建以工作任務為中心、以項目課程和案例課程為主體的高職課程模式。
2 課程體系改革的實施
2.1 通過市場調研,確立園林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充分調查市場行情和行業特征,了解園林行業的人才需求狀況,通過預測行業人才需求量和人才質量要求決定專業的辦學方向。根據人才需求狀況分析,園林技術專業確立三個人才培養目標模塊,分別為園林景觀規劃設計、園林工程施工、園林植物生產與園林綠地養護。在重視培養學生專業知識和能力的同時,加強對學生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的培養。
2.2 圍繞職業崗位任職要求,開發專業課程體系
根據園林技術專業職業崗位的任職要求,整合部分專業基礎課,如刪去原有人才培養方案中的園林史、園林生態學等課程,開設與培養目標相適應的園林植物環境,而園林史中的部分內容在園林規劃設計和城市綠地規劃設計等課程中會有少量的滲透,從而使課程的設置更加符合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
通過項目開發形式設置主要專業課程。新的課程設置以工作項目為導向, 圍繞職業能力目標的實現,盡可能使課程的內容和順序與職業崗位工作范圍和工作流程相符合。
2.3 對于專業技術課壓縮理論教學課時,增加實訓教學課時
分析和研究學生的學習狀態,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操作能力的角度出發,壓縮理論教學課時,并增加融教、學、做為一體的實訓教學課時。使實訓教學時數占總教學時數的50%以上,同時設半年的頂崗實習,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實際工作能力,進而拓展學生的專業技能。
2.4 與行業企業專家共同開發實訓教材
基于現有實訓教材的部分教學內容與生產實際相脫節,操作方式在實際工作中已經被改進,教學模式單一的現象,組織校內教師與相關行業專家共同編寫與職業崗位密切聯系的實訓教材。
2.5 改革考試方式,淡化理論考試,突出實踐考核
改革傳統的考試方式,在進行理論考試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考核,根據不同課程的特點,要求實踐成績占總成績50%以上。通過這種改革,更進一步強化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也使學生從一開始就在思想上充分地重視起來,從而很好地完善和鞏固實踐教學成果。
2.6 以課程融合為途徑實施“雙證”制度
要切實保證“雙證”制度嵌入高等職業教育體系中,學生不僅要完成理論學習,獲取學歷證書,還要獲得至少一種園林行業職業資格證書,在修滿學分的情況下準予畢業,通過這種方式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
3 課程改革的保障措施
3.1 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
學校的根本在教師,教育教學改革必須通過教師來實現,所以必須建設一支既有深厚理論又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雙師型”教師隊伍。要求本專業所有專職教師能勝任所有專業理論課教學,40歲以下的專任教師要完成在職研究生進修學習,具有高校教師資格證,并具有景觀設計師或者高級施工員、造價師、園林工程師以及項目經理等工種的至少一種資格證,具備“雙師型”素質,能夠指導專業技能實訓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