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志凱
升遷好事 “逼走”退役軍官
文/王志凱

一個年輕優秀的退役軍官,成為市級供銷社的會計后,懷揣暴富夢,深陷期貨市場,貪污公財,自毀大好前程,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淵……
我國各級供銷合作社作為服務“三農”發展的主要經濟組織形式,形成于20世紀50年代。原國務院總理朱镕基曾在1999年第五屆亞太地區政府合作社部長會議上指出:“幾十年來,中國供銷合作社已經形成健全的組織體系和遍布城鄉的服務網絡,在為農服務,保障市場供應,促進城鄉交流等方面做了許多工作。”作為掌握著巨大涉農資金的“大管家”,供銷合作社內部人員的清廉是為廣大農民服務好的前提,但在華北工業重鎮唐山,一名供銷社的會計卻將魔爪伸向了單位的公款。
2011年10月12日上午,河北省唐山市供銷合作總社(以下簡稱“供銷社”)負責人李文神色慌張、急匆匆地來到該市路南區檢察院報案,稱剛剛發現上級撥付到單位賬上的500多萬公款不翼而飛,管賬會計鄭偉偉也突然下落不明。檢察機關初步了解基本情況屬實后,鑒于案情重大,涉案金額特別巨大,立即成立了以該院副檢察長兼反貪局局長張玉峰為組長、反貪局干警為成員的“10·12案”專案組。
偵查人員經過逐一排查供銷社的內部人員后,發現只有會計鄭偉偉的所有通訊方式都無法聯系,其親朋好友也不知道他的去向,而他又負責著單位的錢,檢察機關認為鄭偉偉具有重大作案嫌疑。
專案組檢察官查看鄭偉偉個人銀行賬戶交易情況后發現,在近一個月內,鄭偉偉及其母親賬戶資金大批取現,鄭偉偉在上海、深圳等地有期貨交易記錄。偵查人員克服困難,馬不停蹄地分頭奔赴上海、深圳、石家莊、秦皇島、承德等地取證。偵查人員經過半個月不分晝夜的連續作戰,2011年10月27日,犯罪嫌疑人鄭偉偉在秦皇島市區內一棟居民樓內落網,在其所租房的床底下起獲的贓款塞滿了幾箱子,觸目驚心。至此,該市供銷社系統有史以來最大的貪腐案浮現在世人面前。
1978年12月,鄭偉偉出生在河北省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1998年12月高中畢業后參了軍,并在2000年9月考取位于省城的石家莊陸軍學院。2003年6月軍校畢業后,鄭偉偉被任命為解放軍某師高炮團教導團區隊長,后被提拔任排長。2006年11月轉業回到地方,28歲的他成為唐山市供銷合作總社會計崗位的一名科員,在財務處協助現金出納的工作。肯鉆研愛學習,事事任勞任怨的鄭偉偉很快得到了單位領導和同事們的
鄭偉偉向偵查人員抱怨道:“我只是個工薪族,高房價讓我難以承受之重。我都是三十多的人了,處了幾個對象,都是嫌棄我沒房吹了,家里東拼西湊了一些錢,可是唐山房價高得離譜,攢的錢還不夠漲的零頭,買婚房的錢不夠,也借不來,我就著急,想著干點能快速發大財的事情,經一朋友的推薦,就開始做起期貨的發財夢。”
2010年5月,鄭偉偉“踏入”了期貨交易市場。一開始他用自己的轉業費和工作幾年的積蓄做資本,不懂行的他,小賺過,但因撈錢心急,不知不覺間,越投越大,越想賺錢越事與愿違。賠紅眼的他悄悄把父母給自己結婚買房用的錢也投入到上海的期貨市場進行期貨交易,一段時間后,血本無歸。
2011年6月左右,腦袋已經一根筋的鄭偉偉沒有在血本無歸面前望而卻步,而是像賭徒一樣內心燃燒起更加強烈的暴富夢。經過一段時間的掙扎,他萌生了動用自己管理的單位公款的惡念,計劃著再多投入一些錢到期貨市場,把虧損的錢賺回來后,再偷偷還給單位,憧憬著的美好未來使他覺得鋌而走險,值!
2011年8月初,經過精心預謀的鄭偉偉利用職務便利,神不知鬼不覺地分32次從供銷社下屬單位合富公司賬上向自己及母親鄭小秋的交通銀行賬戶上轉款人民幣533萬余元,然后將其中的350萬元再轉到自己建設銀行的卡上進行期貨交易。躊躇滿志的鄭偉偉把寶都押到了期貨市場,天天祈禱著能夠一夜暴富。可是到了8月底,鄭偉偉發現自己的期貨生意做砸了,無力歸還虧空。認可。
2008年5月,供銷社成立了唐山市合富投資有限公司,設立財務崗位時,深受領導信任的鄭偉偉兼任起合富公司的現金出納。2009年12月,鄭偉偉由一名“大頭兵”被單位提拔為財務審計處副主任科員,依舊由他一人負責供銷社和合富公司現金報銷的工作。
2011年9月初,供銷社領導找鄭偉偉談話,鑒于他工作出色,決定讓他離開財務處,調整到基層業務處任副處長。對于許多人來說,升遷這樣的好事是天大的喜事,求之不得,可談話歸來的鄭偉偉整天惶恐不安,夜不能寐。因為按照單位規定,人員離崗要進行財務審計,辦理交接手續,而自己挪用了單位大筆公款,一審計“資金漏洞”就昭然若揭,自己就完了。怎么辦?怎么辦呢?鄭偉偉如熱鍋上的螞蟻,明白自己捅下的“窟窿”已無法補上,卷款潛逃的念頭瞬間堅定。他盤算好退路,馬上開始實施。
9月中旬,鄭偉偉找到信得過的女網友小芬,給了她2萬元現金,讓她到秦皇島市郊給自己租個房,對她撒謊說有其他用途,實際上是為自己出走后住在那里做準備。小芬在秦皇島市海港區一處偏遠居民小區替他租賃了一套兩居室。之后不久,鄭偉偉到房子那里去了一次,認定安全僻靜后交了租金,準備十一長假,單位放假期間帶錢逃跑。
10月1日至10月3日,鄭偉偉從自己在唐山的交通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的賬戶上陸續提現400多萬,他把這些錢裝在兩個皮箱和一個裝電腦顯示器用的紙箱里,打出租車去了秦皇島租來的房子,把這400萬現金塞到床底的箱子里,鎖好門,又連夜回到了唐山。
10月4日,鄭偉偉在唐山市內一家美容醫院,花費18500元做了醫學整形手術,對鼻子、下頜、豐眉弓、雙顳進行整容。之后的兩天,他在家養傷。康復后,鄭偉偉的容貌變化很大,以至于偵查人員在比對照片抓捕時,差點讓他蒙混過關。
10月6日和10月7日,鄭偉偉繼續從銀行提現約100萬元。
10月7日,鄭偉偉在唐山百貨大樓花12萬余元買了兩根100克和兩根50克的金條,計劃轉手變現后,花潛逃地的錢。
10月8日上午8點,剛上班,鄭偉偉用手機打電話給單位領導說自己感冒了,請幾天假輸液,掛完電話準備走時,他才發現自己拿不了這么多錢,有點無奈的他,“大方”地塞到自己女網友欣姐家8萬元。為安全起見,鄭偉偉打出租車先去了承德市,然后在承德火車站換了一輛車去該市雙塔山風景區逗留。午飯后,鄭偉偉給欣姐打電話說:“我出事了,咱們朋友一場,我給你留了8萬元錢放在你家門廳家具邊上的鞋盒里,你換個地方住,好好生活。”說完鄭偉偉就把手機關了,手機卡扔在了山溝里。當天晚上,鄭偉偉再次打出租車去秦皇島,把手機丟在路途中,到租住的房子后,他把攜帶的100萬元現金放在床底的箱子里,和那400多萬元放在一起。自以為“天衣無縫”的出走計劃實現后,他安心地睡了。
為防止檢察機關從小芬口中找到他,警惕性極高的鄭偉偉花3萬元在另一個小區又租了一套房子,他又花了近3萬元買了電腦、被子、電腦桌、床墊、衣服、鞋子、電動車等嶄新的生活用品,準備長期潛伏著生活,想等風聲過去再遠走高飛。
在秦皇島,鄭偉偉很少花自己從唐山帶來的錢。他計劃著把帶的300克黃金變成現金,花秦皇島的錢,就到各家商場轉了轉,給商場的人看看貨,后來沒談成。
平時,鄭偉偉幾乎不出門,但幾天之后,忍耐不住寂寞的他逛起了夜市,在一個胡同小飯館吃飯時結識了一些三陪小姐,幾次帶她們回租房處過夜。一次醒來后,他發現柜子里的4根金條和3萬元現金全讓小姐拿走了,他氣憤但又不敢報警,只得自認倒霉。
困守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鄭偉偉過著與世隔絕的日子,天天守著電視機看新聞,設法打聽著老家的消息。一天,十天,半個月過去了,鄭偉偉見沒有什么動靜,放松了警惕。在一天晚上,他拿著假身份證去了一家網吧上網,出走后第一次用QQ和好友短暫聊了一會兒天,讓他轉告自己的父母,一切安好。
就是鄭偉偉的這次上網,偵查人員利用技術手段找到了他藏身的大概位置。專案組的檢察官和當地警方一起開始大排查,經過幾天的緝查,10月27日,整容后的鄭偉偉在秦皇島的租房里被抓獲,當場繳獲贓款500多萬。當日,鄭偉偉被押回唐山。2011年11月11日,唐山檢方以其涉嫌貪污罪,批準逮捕鄭偉偉,交由公安機關執行逮捕,將其異地羈押于某區看守所。
鄭偉偉自知有罪,很快交代了犯罪的經過。他悔恨地對辦案檢察官說:“我挪用的公款進行期貨交易肯定是虧損了,我看過2011年8月海通期貨公司提供的交易結算單,2011年8月我共虧損44萬余元。9月,我共虧損18000余元。在9月以后,我賠怕了,所以不敢做期貨了,當時就想全部提出現金,一走了之。等期貨市場穩定了再投入,我也不懂法,以為以后賺到錢再還給單位就沒啥事。”
鄭偉偉還說:“我一開始并沒賠多少錢,有時還能賺一點,要是趁早脫手,就不會有這事了。就是利欲熏心,把持不住,等到虧大了,房子也沒買,沒法跟父母交代,心有不甘,就想著翻本。正好我們單位的財務管理比較松,有時候我私人的銀行卡都跟單位的錢混在一起,這樣職工報銷比較方便,我自己就可以動用單位的錢,才起了歪念。如果單位的賬管得嚴,我也沒有犯罪的機會,現在后悔不及,真是坑了單位毀了自己,唉……”
剛聽說兒子卷款逃跑的消息時,年近六旬的鄭偉偉父母和街坊鄰居們誰也不相信,從小到大這么好的一個娃怎么會是嫌疑犯呢?可事實就是事實,鄭偉偉的父母傷心欲絕,親友們為之唏噓不已。鄭偉偉的母親告訴偵查人員:“我的身份證前些日子被兒子拿走了,自己沒辦過交通銀行卡,卡上大批錢的流向不清楚。”等證實這是鄭偉偉用母親名義套現后,二老專門跑到檢察機關,將鄭偉偉平時孝敬他倆的3萬余元上交,希望能彌補兒子給單位造成的損失。
33歲的小芬交代說:“2009年,我考會計證之前,通過QQ認識的鄭偉偉,我們很聊得來。2011年9月,鄭偉偉讓我在秦皇島給他租套房,他給我2萬元,我花了1萬元給他租了一套房子,還有衣服和其他日用品花了7000多元,剩下2000多元我放在了租來的住房內。”
隨后,欣姐也將鄭偉偉給她的8萬元贓款退回了檢察機關。截至2012年1月9日,檢察機關共追回贓款10萬余元。而從逃跑到被抓獲的20天中,鄭偉偉竟然揮霍了30萬余元。
根據司法會計檢驗報告,并結合其他證據,檢察機關偵查核實:鄭偉偉平時經手單位的賬目巨大龐雜,2011年8月至潛逃,鄭偉偉經手的錢,扣除用于單位公務報銷的24萬余元,和其本人的工資收入10萬余元,鄭偉偉挪用公款的數額達536萬余元。
檢察機關認為,鄭偉偉身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的公款,數額特別巨大,并攜款潛逃,其行為應以貪污罪追究刑事責任。2012年7月20日,唐山檢方以鄭偉偉涉嫌貪污罪向法院提起公訴。公開審理時,鄭偉偉面對旁聽的單位領導、同事、親友,淚流滿面,愧疚不已,當庭向公訴人、法官表示認罪服判。
2012年10月26日,經唐山市中級法院審理認定,被告人鄭偉偉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占有公款536萬余元潛逃,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382條、383條,應當以貪污罪追究其刑事責任,依法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鄭偉偉沒有上訴,目前該判決已經生效。隨后,檢察機關將追繳的涉案公款發還了供銷合作社,檢察機關職務預防部門也適時給全市供銷系統人員上了一堂廉政課,并向涉案單位發出完善財務監管制度的檢察建議,至此,“10·12案”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文中人物除鄭偉偉外,均系化名)
編輯:薛華 icexue0321@163.com
案后思
據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區檢察院“10·12案”專案組組長張玉峰介紹:該案的發生,除了鄭偉偉本人的貪腐、以為僥幸能逃脫法網等心理誘因外,也暴露出案發單位財務制度不健全,缺乏內外部監督,財會人員法制意識淡薄等多方面工作的缺失。怎么樣預防此類事件再次發生,確保國家撥付的涉農資金安全使用,需要我們檢察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社會各界人士攜手,建章規制,遵紀守法,關心、保護、幫助每一位公民,遠離貪腐,勤勞致富,方能有幸福人生。但愿像鄭偉偉一般的人,迷途知返,好好改造,早日重獲新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