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錢振峰
南陽獨山玉雕
文/錢振峰
中國玉雕歷史悠久,南陽玉雕作為地方的一項支柱產業,自漢代開始,風風雨雨幾千年,有興盛也有衰落,從未間斷。在近代中國玉雕史上,河南南陽早已成為當代東方的著名玉雕產地之一,被譽為“玉雕之鄉”而享譽世界。

《荷花》
河南玉雕的起源是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從鎮平安固城遺址“龍山文化”出土的玉器得到了證明。宋代開始,河南南陽玉雕業便漸成規模,明清時期成為地方一大特色產業。今天的南陽玉雕,可以用三句話概括:一是南陽有名玉;二是有名師;三是出名品。
那就是河南南陽的獨山玉。南陽市郊獨山所出獨山玉是一種黝簾石化斜長巖,屬多色玉石類,又稱南陽玉。它是由多種礦物組成的多晶質集合體,呈交織粒狀變晶結構。微透明至不透明。斷口顯示粒狀、參差狀或鋸齒狀。硬度為摩氏6.5~7.0度;比重2.73~3.18 g/cm3;折射率:1.56~1.70;玻璃光澤,拋光面具有油脂和蠟狀光澤。
因此,南陽獨山玉是以其豐富多彩的色澤,被譽為“中國翡翠”的。根據史書記載,西漢時獨山玉已大量開采,殷墟的商墓中就有許多用獨山玉料雕刻成的玉器。南陽玉雕不僅取材于當地出產的玉料,而且還用翡翠、白玉、青玉、岫玉、瑪瑙等幾十個其他品種進行創作。創作的題材,20個大類8000多種款式,一應齊全,可謂百花爭艷。資源稀缺、特色鮮明的獨山玉,將越來越顯現其強勁的優勢,潛力無限。南陽玉雕也越來越受到收藏大家們的關注和關愛,成為當代收藏的“新寵”。
一代宗師仵永甲的《濟公》、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仵應文的《雙層轉動花薰》、張克釗的獨玉《妙算》、仵金滿的《白菜》、《九龍缸》、魏玉忠的《翡翠五環爐》、劉國皓的獨玉《山行》等一大批名作名品先后榮獲國家和省級大獎;仵應文的水晶雕件《大威德力士明王》被法國吉美博物館收藏,仵海洲的《鹿鶴同春》被中國美術館長期收藏。南陽玉雕一改過去的“粗、大、笨”,“創新、精致、巧奪天工”已經成為對南陽玉雕作品的最高評價。
南陽玉雕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應該是在改革開放尤其進入新世紀,南陽地區經濟迅速發展之后的事。其間,南陽玉雕業創造了數個全國第一:從業人員單位數全國第一。南陽地區玉雕從業人員已達15萬多人,加工企業1萬余家,各類銷售門店2萬多個,已成為全國玉雕生產加工業最為集中、人數最多的地區之一。鎮平玉雕大世界、石佛寺、玉雕灣等成為聞名全國的玉雕集散中心。
組織機構完備全國第一。南陽在全國率先成立地區政府轄下的玉雕管理局,重點鄉鎮成立相配套的玉雕管理辦公室,形成有機構、有領導、有管理、有政策的“四有”管理體系;每年舉辦規模性的國際玉雕節,也創全國之最。

《鳥語花香》

《江山多嬌》


《嬉戲》
南陽玉雕業幾千年的發展歷史,人才輩出。一代宗師仵永甲,他的藝術風格影響著幾代南陽玉雕人。當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吳元全、仵應文作為南陽玉雕的領軍人物,也名聞遐邇。吃苦耐勞的南陽玉雕家是全國業內出名的“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滾爬”、“特別敢拼搏”的群體。可以說,哪里有玉雕市場,哪里就有南陽人。由數萬人組成的南陽玉雕銷售大軍的足跡遍布全國各地。
當今的南陽玉雕,藝術特色十分顯著,“俏色巧作”的藝術處理手法,強烈的色差對比運用都恰到好處,大大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作品巧奪天工,惟妙惟肖,獨樹一幟。南陽玉雕經過幾代南陽人艱苦奮斗,已脫穎而出,南陽名師的“南陽有好工”已是不爭的事實。
我們相信,繼海派、揚派、京派和南派等中國玉雕流派后,一定會出現更多、更好的像南陽玉雕那樣風格特色的派系。
編輯:沈海晨 mapwow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