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成學
(山西一建集團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12)
某工程結構形式為框架結構,建筑層數地上3層。廠房車間地坪面積如表1所示。

表1 廠房車間地坪面積 m2
1)小組成員于2012年3月在新百佳廠房工程1號廠房2層現場質量調查,發現工人施工操作主要工序基本符合要求,細部處理存在問題,見表2,表3。

表2 地面工程質量現狀調查表

表3 地面工程質量問題數據統計表
2)分析:根據調查表的數據統計,我們繪制了排列圖,見圖1。

圖1 排列圖
從圖1中可以看出累計頻率小于80%的問題有兩個:
a.水平控制差;
b.面層施工差。按以往經驗這兩個問題為主要問題。
1)為了搞好新技術開發,必須通過過程控制,層層把關等各種有效措施,精細控制水平平整度,把表面平整及表面質量合格率控制在95%以上。
2)目標設定依據。
根據上述現狀調查,共取330個點,質量問題點50個,其中水平控制差為20個,面層施工差20個,分格縫劃分不合理4個,地面處理不到位5個,其他不到位1個,合格率84.8%。其中水平控制差,面層施工差占80%,如通過采取措施將水平控制差,面層施工差降低到5個,(330-15)/330=95%,能夠保證整體合格率達到95%。
經過現場實際檢查,結合本工程實際特點,小組召開了專題會議,對金剛砂地坪施工質量實測合格率低的原因進行了集思廣益、暢所欲言的原因分析,并繪制了關聯圖,見圖2。
想了一會兒,我感到頭暈得厲害,好像要從高空跌下來。我索性不想了。住就住吧,反正有人掏醫藥費。我記起過去看過一部叫《畫中人》的電影,畫上的仙女走下來給一個窮小子做飯?,F在有個老板替我交醫藥費也不算太離奇。畢竟,社會上還是有好人的。

圖2 關聯圖
共找出末端原因八條:
1)地面清理不到位;2)鋼筋頭標高控制差;3)質量管理辦法不完善;4)未做混凝土凝結試驗;5)未進行合理策劃;6)未進行專門培訓、交底不到位;7)質量跟蹤檢查不到位;8)檢測儀器陳舊。
通過要因確認,共找出三個要因,并制定了相應的對策,見表4。
對策實施一:
要因一:未組織培訓及交底。
措施1:技術負責人組織管理人員及操作人員在施工現場、會議室進行培訓學習。
措施2:根據設計圖紙、施工規范、標準圖集,編制有針對性、可操作性強的技術交底。
措施3:書面技術交底必須經過項目工程師審核批準,隨后下發到分包管理層及施工班組,并對操作工現場進行講解,分包方應認真閱讀后簽字認可、接受。書面技術交底中對施工流程及關鍵控制點進行詳細說明。

表4 地坪施工質量控制對策
措施4:書面技術交底后,組織施工班組操作人員進行口頭技術交底,操作人員有不懂之處,提出來由技術負責人講述,確保一線人員熟知操作工藝。
實施結果一:組織管理人員、操作人員培訓學習,經考核培訓合格率達到90%及以上。
對策實施二:
要因二:水平控制差。
措施:在項目部管理人員監督下,操作工鋼筋綁扎完畢后,管理人員將水準儀放置在現場周圍,由控制點引入標高,由專業操作人員在地板鋼筋每4 m×4 m焊接一條垂直地面方向的鋼筋,將鋼筋截斷在地面成型標高的位置,澆灌混凝土時由裸露的鋼筋頭控制地面成型標高,澆搗混凝土時厚度略高于鋼筋頭,隨即振搗密實,然后以鋼筋頭為標志,檢查平整度,在二次長刮尺刮平時再進行標高復核,保證標高誤差控制在3 mm以內。
實施結果二:整體面層表面平整度都達到良好的控制,實測值合格率達到95%。
對策實施三:
要因三:未做混凝土凝結時間試驗。
措施:項目部要求實驗員按金剛砂地坪混凝土使用要求,給商品混凝土站試驗站發送書面要求,并簽訂混凝土質量保證書,確保混凝土凝結時間及質量施工要求。另外,為提高操作工抹平速度及避免因停電等原因而錯失良好時間墁光,墁光機必須使用非電動型。
實施結果三:凝結時間得以確認,為工人掌握操作時間提供了可靠的依據,操作機械效率大大提高,使工人能夠很好的確保連續澆筑及面層施工速度相配合。
1)經過第一階段的PDCA循環,小組成員業務水平明顯提高,工作積極性也調動起來了,并提高了質量意識。
通過QC活動開展,金剛砂地面施工質量合格率提高了,現場檢查結果如表5所示。

表5 現場檢查結果
從表5可以看出:
a.金剛砂地坪工程達到了優良,合格率從活動前的84.8%提高到了95%,達到了目標值。
b.金剛砂地坪經業主、監理、設計等單位聯合檢查,認定為質量好,合格率高,達到了優良標準,監理驗收一次通過,加快了工程進度,贏得了業主的嘉獎。
2)效益分析。
通過金剛砂地坪施工,施工管理水平提高了,減少了地面返工,同時縮短了工期。初步估算可節省人工調整200個工日,80元/工日,節省費用200×80=16 000元,節約工期4 d。施工機械費4 000元×4=16 000元,合計節省費用32 000元。
1)通過QC活動的開展,管理層及操作工人質量意識提高了,工人好管理,工程質量提高了,既節省了工期、材料,也為公司樹立了良好的口碑。
2)小組成員認為有計劃地開展QC活動,是提高工程質量行之有效的途徑,增強了小組成員抓好工程質量的信心,同時提高了團隊合作精神。
3)小組成員掌握了QC工具的運用,找到了通過要因確認、對策實施等流程去解決問題的途徑。
4)科學就是生產力,只有通過不斷的推廣新技術,提高人員素質,提高工程質量標準,才能在市場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