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濤
重慶市墊江縣人民醫院,重慶 408300
胸外傷患者病因主要有車禍傷或銳器刺傷以及跌傷等,且主要為閉合胸外傷類型;可能造成傷者肋骨骨折或者血氣胸以及肺挫裂傷等臨床癥狀。對于上著的檢查目前廣泛應用的是胸腔鏡。因為胸腔鏡手術屬于微創手術,不用將肋骨撐開或者切除,也不會破壞患者呼吸肌,而術中的出血量也隨之減少,在臨床上應用較多。為了觀察胸外傷患者予以胸腔鏡手術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該研究對該院2006年11月—2011年11月期間胸腔鏡在檢查胸外傷的應用情況進行介紹,取得較好的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收集該院共收治的174例胸外傷患者臨床資料,其中有男性患者144例,有女性患者30例;患者平均年齡為48.5歲。其中有60例為交通車禍傷,有36例為跌傷,有14例為墜落傷,有38例為銳器傷,有6例為重物砸傷,有20例為爆炸傷;其中共60例為開放性損傷,共114例為閉合性損傷[1-2]。有88例肋骨骨折,有78例多根多處的肋骨骨折;有110例并發血氣胸,有58例合并肺挫裂傷,有54例合并脊柱與四肢的骨折,有6例合并胸骨骨折,有6例合并胸椎骨折,有16例合并顱腦的損傷,有16例合并膈肌損傷,有18例合并腹部損傷,有2例合并支氣管斷裂,有2例合并心外傷,有2例合并大血管損傷[3-4]。
在該組中,共154例患者予以胸腔鏡手術進行治療,另20例予以開胸手術治療,其中有14例開胸前行剖腹手術,有6例予以胸腹的聯合切口,采用胸腔鏡治療的患者均予以雙腔管進行氣管插管,在全身麻醉后,呈健側臥位。自腋中線的第7肋間或者腋前線的第4肋間以及腋后線的第6肋間做1.5個cm的切口為胸腔鏡孔(在術前已予以胸腔引流的患者,則拔出胸管后自原切口將胸腔鏡置入),將套管針置入后,依據鏡下的探查結果來選定操作孔,一般先取患者腋前線的第4肋間行長約7個cm的切口為操作孔,將胸內積血先予吸盡后,查找出血源并電凝,達到視野清潔后,詳細探查創傷并擬定術式,通過電凝以及縫扎止血,和胸腔鏡的切割器以及直接的褥式縫合對肺挫裂傷與隔肌的裂口等進行修補,并觀察記錄患者手術的時間和術后的胸引量,以及胸引管的拔除時間等。
胸外傷患者的主要病因為車禍傷(34.5%)與銳器刺傷(21.8%)以及跌傷(20.7%),并且以閉合胸外傷為主要的類型;其中車禍傷患者主要的臨床癥狀為肋骨骨折與血氣胸,而跌傷患者主要的表現為血氣胸,其中墜落傷患者表現為肋骨骨折與血氣胸以及肺挫裂傷,而銳器傷患者表現為血氣胸,其中重物砸傷患者主要表現為肋骨骨折與肺挫裂傷,而爆炸傷患者主要表現為肺挫裂傷;174例患者均順利的完成手術,共68例予以肋骨骨折的固定術,共66例予以肋間血管的破裂止血,共52例予以肺破裂修補,共20例予以胸壁的損傷修補,共20例予以輔助的小切口手術,共6例予以中轉開胸術,共6例予以肺段切除,共4例予以心包積血的開窗引流術,共14例予以膈肌的破裂修補,共14例予以肝膈面被膜的破裂修補。經6個月~3年的隨訪,全部患者均恢復良好,未出現明顯的臨床并發癥,見表1。

表1 胸部創傷的原因分類[n(%)]

表2 由不同致病因素導致的臨床表現[n(%)]
表3 患者術中與術后的臨床資料(±s)

表3 患者術中與術后的臨床資料(±s)
項目數值手術胸引量(mL)術后胸引量(mL)手術時間(min)術中出血量(mL)術后并發癥(例)住院時間(min)152.6±35.82.1±0.570.5±16.276.5±32.807.1±2.8
目前胸腔鏡于胸外傷的治療中已經具備了較多的優勢。從胸部外傷的臨床表現來看,主要為肋骨骨折、血氣胸、肺挫裂傷及脊柱四肢骨折等,采取胸腔鏡手術治療方法,患者在手術中的胸引流量為(15.2±35.8)mL,術后胸引量為(2.1±0.5)mL,術中出血量(76.5±32.8)mL,平均手術時間(70.5±16.2)min,住院時間(7.1±2.8)d沒有發生術后并發癥問題,可見,胸外傷采用胸腔鏡治療,患者痛苦少、住院時間少,并發癥發生可能性低,具有臨床價值。首先胸腔鏡手術為微創手術,可以不用將肋骨撐開或者切除,同時也不會破壞患者呼吸肌,而術中的出血量也隨之減少[5-6]。患者胸部切口出現并發癥的概率也減少,并且能夠減輕患者術后傷口的疼痛,對咳嗽排痰等也基本不會影響,患者術后恢復的速度較快,能夠早日出院,從而減少其治療的成本。
綜上所述,應用胸腔鏡手術對胸外傷患者進行治療,不僅具有微創與臨床并發癥少,以及術后恢復快等特點,如能夠合理掌握患者胸腔鏡手術治療的臨床適應癥,更有利于胸外傷患者診治水平的提高,應予推廣。
[1]王峻峰,陳淑章,袁挺,等.電視胸腔鏡在胸部外傷中的應用[J].中國血液流變學雜志,2011,21(3):451-453.
[2]曹洋,宗聲,楊其偉等.傳統開胸術與胸腔鏡輔助小切口治療胸外傷的療效對比[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1,2(11下旬刊):120.
[3]江俊偉,李國鵬,張耀森,等.胸外傷胸腔鏡術后IL-2、WBC/Hb的臨床觀察[J].現代醫院,2010,10(4):58-60.
[4]謝志寧,黃思光,覃流珠,等.電視胸腔鏡技術在胸外傷中的應用價值[J].微創醫學,2011(6):547-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