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赟杰 江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
回顧百年奧運,卻經受了嚴酷的考驗,曾在上世紀70年代陷入低谷,導致多屆奧運會主辦國受到嚴重虧損,尤為1976年蒙特利爾“陷阱”之后,無任何國家愿意申請主辦奧運會。由于多屆主辦國受到經濟虧損的困境,甚至出現原申辦國由相互爭奪,變成互相推卻,不肯主辦。確實當時人們對奧林匹克品牌和“五環”標志認知度和關注率較低,因而對奧運品牌與明星個人品牌也停滯在“欣嘗”“感慨”低層次之中,把奧運大舞臺所創造的成就視為成功的表演,它只不過為人們生活中帶來瞬間的閃光點,影響力不大,更無深度。然而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第一次出現民辦奧運會,用集資形式,體育與商化結合帶來了生機,由虧轉贏,獲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奧運的知明度。為此,本課題就奧運這塊招牌與明星品牌的影響力與行銷價值、廣泛地收集資料,進行信息加工和調查分析,通過求證,主要聯系上世紀1984年之后多國爭辦奧運會的現實,加以深入研究奧運明星品牌,商化的影響力與奧運的營銷價值。
1.用商化打造奧運品牌爭占行銷制高點。20世紀70年代,由于奧運與國家政府之間缺乏有效地進行互動行銷,致使1972年到1980年德國慕尼黑,加拿大蒙特利爾、前蘇聯莫斯科連續三屆奧運會經濟受到嚴重虧損(見下表),共計虧損118.75億美元。

表 1972年~1980三屆奧運會經濟虧損 (單位:億)
國際奧委會為了解救財務負擔,爭取財經獨立,贏得政府的支持,特別加強了奧運與國家之間的有效互動,決心走商業化道路,用集資形式,與商化結合,打造奧運品牌,搶占行銷制高點,引進商機。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之后,奧林匹克運動正面臨著夭折的危機,1984年只有美國洛山磯一家申辦,正當經濟嚴重受阻之時,一位美國制片商戴維·奧爾伯先生,大膽建議:“由私人企業籌資承辦23屆洛山磯奧運會,創造良好的民辦奧運會的商機。”結果1984年洛山磯奧運會主要經濟收入來自電視轉播、門票收益、商業贊助和其它紀念品,紀念幣與奧運資產的大拍賣等銷售渠道盈利(圖1)。

圖1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收入
1984年洛山磯奧運會的成功主辦和盈利,極大地鼓舞了全球多國城市申辦奧運會,形成了互相爭奪主辦權的局面。此后成功地主辦了漢城(韓國)、巴塞羅那(西班牙)、亞特蘭大(美國)、悉尼(澳大利亞)、雅典(希臘)、北京(中國)和倫敦(英國)七屆奧運會,奧運會已成為全世界人民的節日盛會,打造了奧林匹克品牌獨家資產與自身的價值,為發展奧運贏得了先機,爭占了商業行銷的制高點。奧運會品牌(五環旗標志)認知度排名榜首(圖2)。

圖2最具知名度的世界組織或企業
一個強勢品牌首先是一個具有豐富內涵的品牌,經受長期傳播與熏陶體驗中發展起來的。奧運會之所以成為全球人民向往的節日盛會,奧林匹克品牌與五環標志,通過人們視知覺,聽知覺,刺激人腦的興奮中心,引發人腦的聯想,出現運動員拼搏表演的瞬間畫面,對奧運明星與明星品牌的心象極為尊重和向往,把豐富的聯想,投入狂熱行銷意識,以顯示奧運品牌價值,以更好的放大明星品牌的市場營銷功能。
2.奧運品牌造就明星品牌促進商品行銷。每當分析討論奧林匹克品牌和奧林匹克這個大舞臺時,不能不聯想它所造就的一顆顆光彩照人體育明星,形成的公司品牌與產品品牌,腦海中就浮現出紅色“√”標志的“耐克”牌喬丹的氣墊鞋和“L”標志的李寧牌,體育用品公司的運動服裝,成為人類極限邊沿的豐碑,明星們通過出色的表演,使奧林匹克的盛火越燒越旺,而它所打造的奧運明星的品牌產品越來越豐厚,不斷地推動這些品牌的行銷價值。“李寧”品牌躍升為世界名牌,正是在奧運品牌長時孕育的結果,李寧在長達18年的體操生涯中,先后共贏得106塊金牌,14次贏得世界級大賽冠軍,不僅名氣大,而且思想境界也高,他曾立誓要讓中國運動員穿上國產的領獎服。1990年,成立了李寧公司,僅短短的十幾年就發展成為擁有12個子公司,近400多家專賣店和2000個銷售網點,年銷售量達7億人民幣,是我國中學生最喜歡的品牌,成為中國運動員出席奧運會耀眼的領獎服,為中國運動員出征奧運會贏得了自尊與自信。
一個強勢的、有價值的品牌必定擁有一個獨具特色的品牌個性,也就是說強勢品牌與普通品牌不同之處就是具有自己的品牌特點。中國李寧牌的領獎服裝,以中國龍為主題的中國紅高氣質高雅服式,當中國體操隊五名隊員榮獲團體冠軍的慶祝動作,五名隊員右手持星,以紅色領獎服自然的組成五星紅旗示意慶祝,充分顯示了中國李寧牌的品牌個性,體現了中國人的樂觀向上、挑戰自我、拼搏進取的精神,充分展現了在奧林匹克旗幟下的社會價值。
3.加強“三維”行銷管理機制提高品牌效益。人們把奧運會比做一個造就明星的工廠,在全世界數億雙眼睛激情的注視下,一顆顆奧運明星冉冉升起,有人認為體育明星的出現就是一個成功的品牌。然而作為商家如何選擇品牌的代言人,這就需要結合品牌的特點,加強對明星對象的選擇,同時強化對組織和道德規范的管理,以及對行銷機制的管理,為實現目標選擇科學路徑,不能對體育明星代言廣告蜂擁而至,如果蘿卜、白菜一鍋煮,只能起到負面作用,損害運動員的群體形象,這就需要加強“組織對象”、“行銷機制”和“目標徑路”的“三維”“魔方”管理。模型如圖3(見下頁)。
代言人,對象的選擇,代言費用和實現目標的途徑,必須加強“三維”模式管理。無疑,許多奧運明星以其青春活力的形象贏得眾多商家的青睞,但是必須結合產品充分反映品牌的特點,如體育綜合用品公司所做的361°品牌廣告,“多一度熱愛”非常深入人心;再如安踏體育用品選擇乒乓球國手孔令輝做電視廣告:“我喜歡,我選擇”留給人們印象深刻,又與現實相吻合。相對而言,趙本山給霍香正氣做廣告,一副小品形象非常不雅(病人總是希望以快樂的心境迅速康復),否則,會給品牌形成負反饋。因此,代言對象的選擇和制做電視廣告應遵循“雙贏”原則,如“加多寶”曾成就網球明星;而李娜作為代言人也促進了紅罐涼茶全國銷售領先。這就需要品牌的管理機構,如實的強加“三維”(魔方)式科學管理,適時地加以控制,以提高商品行銷效益。

圖3三維(魔方)管理模型
商家要確認一個競技體育代言人,必須具有“運動實力+外貌”的優秀運動員,國家羽毛球隊單打運動員林丹之所以成為廣告新的寵兒,一是受群眾歡迎,有著愛看羽毛球比賽的廣泛的人群基礎;二是林丹具有當今世界羽壇男子單打頂尖的一流技術,在世界級大賽中多次擊敗排名第一的馬來西亞名將李宗偉;第三是代言人的身材和外貌,林丹也都是一流的。在廣告代言中,林丹為現代人創造了“穿李寧服裝”,“喝紅牛飲料”、“開雪鐵龍轎車”、“嚼綠箭口香糖”、“剃須用吉列”的時尚生活方式。為商家不同品牌的營銷帶來極大的商機和經濟效益。林丹倫敦奧運會榮獲冠軍,包括獎金、廣告和代言收入計1600萬元人民幣,排行榜名列第一,廣告收入是“吸金”的主要來源,明星的強勢可結論為“羽毛球超一流技術+標準身材與外貌”,他給商家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
1896年,由顧拜旦開創的奧林匹克運動這塊金字招牌,在上世紀70年代,由于連續幾屆奧運會主辦城市出現嚴重損失,給主辦國政府帶來極大的經濟困惑,無法繼續承辦奧運會。正當奧運會面臨危機之時,1984年只有洛杉磯一家申辦正在打退堂鼓之際,被提前推薦尤伯羅斯,是當時美國著名影視導演戴維·沃爾帕,他們在“不打不相識”的偶遇中建立起來的好友;其實尤伯羅斯在億萬富翁中并不突出,但他卻在不花政府一分錢,成為成功地主辦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領軍人物,使他們贏得了全世界的矚目,用集資形式,民辦奧運會,把體育與商業相結合,卻給奧運帶來了新的生機,使之成為由虧轉贏辦奧運的典范,這充分證明薩馬蘭奇的論斷:“沒有商業的贊助,奧林匹克運動走向死亡”是千真萬確的。本文已運用數據進行比對與分析,贏得了奧運品牌的最高最強勢的知明度和榮聲,這是無可爭辯的事實。
但是,引人關注的是如何加強在奧運知明度高的品牌下,實施“奧運明星個人品牌”的科學管理,健全“三維”魔方式多因素,全方位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正如品牌研究領域的權威學者大衛·艾克《品牌領導》新作中指出:強勢品牌的塑造至少需要“品牌識別、品牌傳播和品牌管理機構,尤其品牌識別是品牌管理者對品牌遠景的戰略性規劃”有重要意義。應通過這三個維度,對奧林匹克品牌進行全方位的考察和分析,以更好地發揮品牌在行銷中的功能性作用。
[1]萬建紅,韓燕.論體育贊助商業化理念與商務合作原則.商業現代化,2006.4下旬刊
[2]盧泰宏,羅時茗.行銷體育SPORT MARKETING.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3
[3]黃南潔.體育市場贊助中的商務合作效益研究.商場現代化,2006.7中旬刊
[4]饒軍.孫楊、林丹角逐體壇“吸金王”.江西晨報,2012.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