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晨,兩個小時的車程,我從布魯塞爾到達了阿姆斯特丹中心車站。今天對我來說是比較特殊的一天,因為沒有在阿姆斯特丹訂旅店,我的行程安排是白天暴走,晚上飛到哥本哈根,在哥本哈根機場留宿。在網站上,哥本哈根機場的休息區評價分很高,最適合留宿。
存好行李,我就輕身上陣了。阿姆斯特丹市中心不大;中央車站,兩條主要的商業街、達姆廣場、中國城和紅燈區。出了車站往右手邊走,這條長長的大道便通向達姆廣場。前幾日在巴黎和布魯塞爾,天氣總是陰沉沉的,今天終于看到燦爛的陽光,明晃晃的湖藍色路燈與碧空遙相呼應,很有風情。
達姆廣場曾是阿姆斯特丹甚至整個荷蘭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廣場中間有座紀念“二戰”中犧牲者的白色國家紀念碑,對面的荷蘭王宮與大教堂是其歷代君王舉行登基大典的地方。《安妮日記》的作者當年藏身的閣樓——安妮小屋就隱藏在皇宮后的巷子里。
阿姆斯特丹臨街的房子有一個特點——門臉很小,但是進去后房子在后面漸漸展開。這是因為以前的房屋稅是按臨街門臉的寬度來收的,人們為了少繳稅就把門臉建得很小,但是進屋子后會橫向展開。因為門窄了,東西進不去,所以每個房子的屋頂上一定會有一個掛鉤,用來安裝定向滑輪,繩子的一端綁住家具,另一端通過滑輪把家具吊上去,從窗戶進屋。
風車、木鞋、郁金香和奶酪號稱是“荷蘭4寶”,前“3寶”在阿姆斯特丹市區見不到,但奶酪可是隨處都是,每走幾步就是奶酪店。
看過各種有趣的奶酪,我重回火車站外的碼頭,這里可以乘坐游船暢游阿姆斯特丹運河,按線路的長短,票價15至50歐元不等。我選了一個精典路線,1小時的航線,有英文解說,票價15歐元。
阿姆斯特丹有大大小小165條運河,河道縱橫交錯,號稱“北方威尼斯”。坐在有玻璃窗頂的游船中穿行在運河上,看兩旁典型的荷蘭民居,悠然成趣。這些民居大多建于17世紀,紅磚青瓦尖頂,單看哪一座都是歪的,卻因為彼此相依,倒也相安無事。
正午兩點,正是最熱的時候。運河上飄著許多露天小游艇,里面的男子打著赤膊,人手一瓶冰鎮啤酒,慢慢蕩著,優哉游哉。
從游船上下來,找了個小餐飲吧休息了一會兒,然后繼續閑逛,選了條陌生的巷子走進去。阿姆斯特丹16、17世紀鋪就的磚頭路不太寬敞,自行車就成了當地人最鐘愛的交通工具。在火車站一側,有個巨大的自行車場,粉紅底色上鮮明的白色標語表示:我愛自行車!
這里的路口雖然繁忙,卻不見交警指揮,各種交通方式按照路燈指示和優先次序流暢地融合在一起。按照當地的規定,公共電車優先等級最高,其次是行人和自行車,道路兩側都有自行車專用道。在小巷里,自行車人流更是川流不息,有學生,有老人,有筆挺正裝的商務人士,更有打扮時髦的妙齡女郎。別看他們車騎得飛快,但座駕卻不是山地車,樣式非常復古,當地人把這種自行車叫做“荷蘭自行車”。
自行車實用又環保,阿姆斯特丹擁有73萬人口,自行車幾乎人手一輛。為了推廣自行車交通政策,荷蘭政府的官員們也常常騎自行車上下班,公務員70%的外出工作量是利用自行車和公共交通工具來完成的。阿姆斯特丹絕對是環保的自行車王國!
正因為如此,來到阿姆斯特丹,首先感受到的是清新的空氣,看到的是碧空如洗,見識到的是充滿活力和動感的荷蘭人,所有一切都昭示這個自行車王國的公民親近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環境的生活態度。
走走停停,轉眼就到了下午6點鐘,在超市買了晚餐,坐在一片居民小區的花園里吃東西。雖然距車站只有兩條街之遙,這里卻分外安靜,另是一番天地。看著周圍精心布置的民居小樓,吃著從超市里買回的晚餐,口中之味也清爽簡單。就這樣,我的阿姆斯特丹之旅在一派清爽簡單中結束了。
(摘自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一個人走歐洲:17國22城完備獨游攻略》 作者:Ada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