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這句話是革命導師列寧的著名論斷,它就像扎了根一樣印刻在我們腦海中,也在靈魂深處打下了烙印。近日,忽然從一個在校大學生的聊天中聽到一句話:“忘記過去,其實也意味著成功。一個人究竟能不能在今后的事業和生活中有所創造,有所突破,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是否真正能身心輕松地向前看,而不是掉頭往回看。”聽之,越仔細琢磨他的話感覺越有道理。
的確,一個人如果總是把心靈禁閉在回憶中,以依依溫情反復撫摸、回味過去的碩果與榮耀,這不僅標志著一個人精神世界的未老先衰,也等于患上了最嚴重的自我精神淫戀癥。
居里夫人聞名天下,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她一生獲得10項獎金、16種獎章、107個名譽頭銜,但她卻毫不在意。她的一位朋友來家里做客,看見小女兒正在玩英國皇家學會剛剛頒發給她的金質獎章,驚訝地說:“夫人呀,得到一枚英國皇家學會的獎章,是極高的榮譽,您怎么能給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說:“我是想讓孩子從小就知道,榮譽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絕不能看得太重,否則將一事無成。”居里夫人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因為她能夠把一切榮譽劃歸為零。從零開始,就是從新的起點出發。忘記過去的光榮,不斷降低自己的人生起點,對青年人和中年人來講無疑是獲得重新攀登高峰的良好開端,而對老年人來說則是保持良好心態、安度晚年的基礎條件。
同樣,一個人如果總是慎微拘謹于過去的失敗、舊日的痛苦或仇恨,在失敗和痛苦、仇恨的路口徘徊,就好比自己在雙肩上壓個大包袱,前面該走的路越長,就越會被壓得抬不起頭,邁不開步。因為它們就像蛀蟲,啃噬著我們的心靈;它們就像烏云,遮蔽著心靈的太陽;它們就像沉重的行囊,減慢我們前進的腳步。
1994年,紅塔集團原董事長褚時健被評為全國“10大改革風云人物”,走到了他人生的巔峰。褚時健使“紅塔山”成為中國名牌,他領導的企業累計為國家上繳利稅數以千億計,成為中國煙草大王、地方財政支柱。但是企業家激勵機制與監督機制的不健全葬送了他的政治和職業生命。1997年,褚時健帶著將破落的地方小廠打造成亞洲第一煙草企業的榮耀,和被判無期徒刑的身份,黯然離開掌握18年的“紅塔山”。1999年1月9日,他被處以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女兒在獄中自殺身死,自己又身陷囹圄,這對于70多歲的老人來說,是他一生中摔得最痛、跌得最慘的一跤。許多人既為他惋惜,也認為他這輩子完了。但是出人意料的是,這位老人并沒有垮掉,他先是獲得減刑,2002年,因為嚴重的糖尿病獲批保外就醫。按照我們的設想,在老家頤養天年,就是他最好的結局。然而又一次出人意料,他承包了2000畝荒山,開種果園,這一年他75歲。橙子掛果要6年,6年間,他用努力和汗水把荒山變成了掛滿果實的果園。現在已經85歲高齡的老人在2002年保外就醫之后,從75歲開始新一輪創業,種出品質極高的橙子,成為“褚橙”,受到市場歡迎,褚時健也因此成為億萬富翁。
猶太王大衛說:“一切都會過去。”的確,只有忘記曾經的陰霾,才會迎來新的艷陽天。韓信將胯下之辱置之腦后,不被曾經的恥辱壓倒,終于得以大展宏圖,助劉邦完成千秋霸業;司馬遷忘卻了宮刑帶來的肉體與精神的雙重打擊,終于寫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75歲的褚時健忘卻了罪犯的身份,在跌倒后又一次創造了財經神話,贏得了世人的尊敬和愛戴。
忘記是一種美麗,放棄是一種境界。
學會忘記,不耿耿于以往的挫折,不迷戀過去的燦爛,面對現實,知老,服老,認老,不懼老!放棄了,忘記了,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摘自江蘇美術出版社《女性,詩意地生活》 作者:閆婕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