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 昕 張 強
【古代地中海文明】
《雅典谷物稅法》譯注
盧 昕 張 強
雅典于公元前4世紀初針對勒莫諾斯、因布洛斯、斯庫洛斯三島頒布的谷物稅法,是由貨幣稅而實物稅的一次稅法改制,目的是保障雅典的糧食供給,所得稅款則用于城邦的軍費支出。該稅法對谷物的運輸、存儲、度量、出售以及監管等均有明確說明,是為解讀公元前四世紀雅典經濟及法律制度的重要史料。
谷物稅法;勒莫諾斯;因布洛斯;斯庫洛斯
由于自然環境所限,雅典的谷物產量不能自給,主要依賴境外進口。在古典時代,雅典的谷物貿易活動已為常態,事關到民生的要務。其時,雅典的谷物貿易遍及整個地中海世界,其中東北一線為黑海糧道。
勒莫諾斯(Lemnos)、因布洛斯(Imbros)、斯庫洛斯(Scyros)三島地處愛琴海北部,盛產谷物,亦為雅典通往黑海的前哨。伯羅奔尼撒戰爭后,雅典海外領地告失,其中包括早期拓殖地勒莫諾斯、因布洛斯及斯庫洛斯。公元前4世紀初期,雅典漸興,復收三島。據色諾芬相關記載,“阿塔薛西斯王認為,亞細亞諸城邦、島嶼中的克拉佐美納伊、塞浦路斯理應歸己;除勒莫諾斯、因布洛斯及斯庫洛斯外其他希臘大小城邦理應自治。三島理應一如既往歸雅典人”。此即所謂的“大王敕令”,從中可以看出波斯對希臘各方勢力的制衡與影響。
公元前374/373年,雅典針對勒莫諾斯、因布洛斯、斯庫洛斯三島出臺的谷物稅法,是由貨幣稅而實物稅的一次稅法改制,目的是保障雅典的糧食供給,所得稅款則用于城邦的軍費支出。西方古典學界除整理稅法銘文外,對十二一稅、五十一稅以及稅法所反映的谷物度量、監管機制等問題亦多有討論。
該大理石碑1986年發現于雅典廣場遺址。銘文計六十一行,除個別字母漫漶外,整體保存完好,現藏廣場博物館(Agora Museum)。本文系根據R. S. 斯特勞德的??北咀g出。

碑銘局部(一至二十八行)
諸神!
索克拉提德斯時任執政官——關于諸島的谷物十二一稅法——阿古里奧斯提議如次:
為使民眾共有谷物,將在勒莫諾斯島、因布洛斯島和斯庫洛斯島出賃谷物的十二一稅及五十一稅。
每股五百麥地姆諾斯:小麥一百,大麥四百。包稅人須自負風險將谷物輸入皮拉埃烏斯港,并自費運進城,將谷物堆入阿伊阿克斯圣所。城邦將為阿伊阿克斯圣所置頂、設門,包稅人運谷物進城須在三十天內自費替城邦度量。谷物運進城后,城邦不會收取包稅人存儲費用。
包稅人須度量小麥,度量的小麥,六分之五麥地姆諾斯為一塔蘭特;度量的大麥,一麥地姆諾斯為一塔蘭特,干燥且無毒麥。一如其他商賈,包稅人須采用標準量器度量。
包稅人無須預付定金,但須支付銷售稅與拍賣人的費用,每股二十德拉克馬。包稅人須每股指定兩名——經議事會核準——有財力的保人。
六人為一組,份額三千麥地姆諾斯。城邦向六人組——一人或全部組人征收谷物,征齊應繳谷物為止。
選舉將軍時,民眾須在公民大會從所有雅典人中遴選十人,負責監管谷物。依成文所定度量谷物后,他們須經公民大會決議在廣場出售;但不可在酒神月前將出售谷物事宜付諸票決。
民眾負責制定小麥、大麥的價格,被遴選之人須照此出售。十二一稅包稅人須在兇月前運送谷物。民眾遴選之人負責監督,確保谷物按時運達。
被遴選之人售完谷物后,須向公民大會呈帳,將錢款攜至公民大會,并使谷物所得用于軍餉。
收稅官應分配自諸島的定金及五十一稅所得——同于上一年自什二稅所得。所得現歸內帑,今后所得將不再征收存款的什二稅。

[2] 即下文中所列的勒莫諾斯、因布洛斯和斯庫洛斯三島。

[4] 約公元前38 9/38 8年出任雅典將軍。據德莫斯提尼《訴提莫克拉泰斯》(134-135)記載,阿古里奧斯因侵占公帑而入獄多年,償清后才獲自由。從其所提稅法一案來看,阿古里奧斯在公元前374/373年仍活躍在雅典政壇。







[12]即谷物稅法頒布前一年三島繳納的稅款。此后貨幣稅變為以谷物形式繳納的實物稅。
[13] 疑為實物稅實施后,遂取消了“存款的什二稅”。
[作者盧昕(1973年—),東北師范大學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吉林,長春,130024;
張強(1960年—),東北師范大學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教授,吉林,長春,130024]
(責任編輯:吳宇虹)
2012年10月25日]
* 本文系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古代、中世紀法律文獻資料選注”(11ZAD075)及東北師范大學“十一五”哲學社會科學行動計劃重大攻關項目“西方古典著作整理與研究”(NENU-SKB2009)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