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青年政治學院 曲偉
2011年1月4日,經國務院批準,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確立全國首個以海洋經濟為主題的區域發展戰略,這成為山東經濟飛躍發展的新起點。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在地域上涵蓋了山東全部海域和青島、東營、煙臺、濰坊、威海、日照6市及濱州市的無棣、沾化2個沿海縣所屬陸域。山東作為我國東部的沿海大省,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兼具較強的海洋科研實力,再加上良好的海洋產業基礎,這些因素使得山東具有發展海洋經濟的獨特優勢。藍色經濟區作為省內海洋經濟科學發展先行區,具有更大的發展前景和潛力。2011年藍黃兩區實際到賬外資79.7億美元,同比增長達31.5%,在世界各國投資都受到金融危機影響的調整時期中,增幅仍處歷史高位。2012年,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內生產總值達到23645億元,比2011年增長10.7%;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750億元,增長率達到18.3%。此外,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其他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這些數字證明了藍色經濟區廣闊的經濟發展前景。與此同時,山東省文化產業的發展也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2012年全省文化及文化創意相關產業發展勢頭良好,預計全年文化產業增加值達到2720億元,同比增長17.9%。尤其是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漸入佳境,品牌效應開始顯現。山東省的文化產業園區建設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績,截至目前,山東省已擁有1家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1家國家級文化產業試驗園區、12個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3個國家級動漫基地、5家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104個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文化產業園區的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明顯增強。
從地理角度看,藍色經濟區內農村地區所占比例很大,農村文化資源也非常豐富,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尤其是源遠流長的民間文化更具特色。首先,山東省的農村手工藝文化歷史悠久,資源豐富,包括并稱三絕的高密撲灰年畫、剪紙和泥塑、馳名中外的濰坊風箏、被譽為“全國三大木版年畫”之一的楊家埠木版年畫等。其次,近年來山東省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漸入佳境,特色文化旅游演藝項目不斷推出,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更加突出,就農村旅游資源而言,有青島膠南大珠山、瑯琊臺、平度茶山、即墨鶴山以及石老人等觀光風景區,威海的劉公島、成山頭、石島赤山等風景區。此外,山東省的戲曲藝術也馳名中外,包括濰坊、濱州等地的五音戲,被譽為膠東之花的茂腔及產生于清代中期的柳腔等。盡管藍色經濟區內農村文化資源豐富,但是在文化產業發展上遠落后于城市。尤其是地方傳統文化的傳承更是缺乏系統的研究和管理。近兩年來區內文化產業投資發展迅速,文化產業項目涵蓋了文化創意、影視劇拍攝、文化基地建設、出版發行、旅游開發等多方面,但是除了旅游開發,其他項目中對農村文化資源的統籌利用很少,這與農村文化資源豐富的境況極不相稱。
賈斯汀歐康納文化、傳媒和創意產業研究中心選取了2009~2011年間中國文化產業方面的統計資料及數據,對各省市區文化產業競爭力狀況進行綜合評分,計算得出2008~2010年全國31個省市區文化產業競爭力綜合得分變化情況,其中2008~2010年湖北、四川、湖南、河南的文化產業競爭力分別增長了4倍、3.5倍、3.48倍、3.3倍、2.9倍,位居前五位,而山東省增長不足0.5%,這一增長率與山東省在2010年全國31個省市文化產業競爭力排名中位居第六的情況極不相稱,這說明齊魯文化產業尚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山東是沿海大省,有著悠久的海洋經濟和文化發展歷史。但是二者的發展是不平衡的。藍色經濟區確立之后,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成為打造和建設好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核心任務。2011年全省海洋生產總值預計達到8300億元,比上年增長16%。水產品總產量813.5萬噸,比上年增長3.8%;漁業經濟總產值2676.4億元,比上年增長12.7%。此外,海洋水產品精深加工、現代海洋化工、能源礦產、海洋生物、裝備制造、工程建筑等產業體系也正在建設和形成。海洋產業發展前景廣闊。藍色經濟區的發展方向與區內文化建設息息相關。
藍色經濟區的建設和發展過程中,海洋文化的確立至關重要,因為文化左右著經濟的發展方向,在經濟實力競爭中發揮著關鍵作用,海洋經濟和海洋文化的關系同樣如此,后者為前者提供支撐作用、保障作用、導向控制作用,甚至會具有影響全局、決定勝敗的作用。藍色經濟區海洋產業建設如火如荼開展,如何在大規模的產業建設同時避免海洋生態環境和海洋資源破壞,關鍵就要看藍色經濟區海洋文化的引導方向。因此應盡早確立藍色經濟區海洋文化的核心內涵,并用以引導藍色經濟區的產業建設和經濟發展。
藍色經濟區里面青島、東營、煙臺、濰坊、威海、日照、濱州的傳統文化根源和發展歷史具有較高的相似度,尤其是青島、煙臺和威海三市在民俗和傳統文化上更是相近。但是各市經濟發展水平和經濟發展方向卻不盡相同。從2011年的數據來看,2011年青島實現了GDP總值和各產業的較快增長,煙臺和威海的第一產業同比增長分別為3%和1.4%,增速相對落后,東營、濰坊和日照各產業增勢較好,但是GDP總值不高,尤其是日照,2011年GDP總值僅為1214.07萬美元。各地市經濟與文化發展水平不一致,就不能盲目追求各地市文化產業的同步發展,要根據各地實際情況有步驟、有秩序地實施文化產業振興。
齊魯文化是指先秦齊國和魯國以東夷文化和周文化為淵源而發展建構起來的地域文化,從形式上而言,包括飲食文化、民風民俗、文學藝術、工藝美術等內容,均具有鮮明的特色和較高的知名度,與之相矛盾的是山東省文化產業品牌效應相對較弱。
文化產業園區建設的關鍵和核心是產業集聚,以此為基礎形成更加完善的產業鏈條。文化產業園區的建設要形成多種產業鏈形態的產業集聚,涵蓋研發設計、生產、營銷、售后服務等產業鏈條,同時將產業園區建設與區域戰略目標相結合,圍繞區域發展規劃,優化提升文化產業園區功能,合理構建產業發展框架,深化產業發展機制。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農村傳統文化資源,豐富文化建構形式,加強城鄉文化融合力度,促進產業集聚,延長產業鏈條。從藍色經濟區各地市的實際情況出發,發揮青島煙臺等地的文化產業龍頭作用,充分帶動周邊地區同步發展,以文化產業大集團為主導,以文化產業大項目為依托,因地制宜培育建設文化產業集群,不斷提高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文化產業的區域競爭優勢。
藍色經濟區內聚集了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青島大學、煙臺大學等諸多教學資源豐富,科研實力雄厚的高等科研院校,充分利用這些教育資源加快培養一群文化造詣較高,掌握文化產業知識,具有較強經濟分析能力的文化經濟復合型人才,能夠有效地推動文化產業在經濟區內的合理布局,保障藍色經濟區內文化經濟的深層次發展。同時建立文化人才庫,對文化人才進行分類管理,首先是鄉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間文化傳承人特別是非遺傳承人;其次是高層次和高技能人才、有突出貢獻特殊人才、德藝雙馨藝術名家;此外還包括文化藝術和產業經營管理的領軍人物、名家大師和創新創業人才。
2013年將在山東省舉辦的第十屆中國文化藝術節是對外宣傳藍色文化的大好時機,政府和企業都應抓住這次機遇,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和網絡等各種媒體資源,有針對性地制作文化宣傳片及文字宣傳材料,因地制宜、因人而異的進行高效率的推廣與宣傳。政府和企業要進一步提高品牌意識,以藍色品牌為核心,優化品牌結構,著力塑造特色鮮明、內涵豐富、優勢突出、競爭優勢明顯的藍色文化產業品牌體系,并加強內容、技術與業內創新,堅持自主創新主導戰略。
[1]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網.http://www.ccitimes.com/.
[2]山東省統計年鑒.
[3]農村文化產業發展的八項建議.中國手藝農村課題組,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