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瓜(加拿大)
九十老太游走于加拿大福利制度漏洞中,游刃有余,可欽可佩。不過呢,這種制度漏洞鉆起來還是小心為妙,別說這樣坐著小汽車的長途往來老人的身體吃得消吃不消,萬一被人舉報,每個月七百刀(不知道這幾年漲了沒有),兩三年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退賠起來,不知道要不要罰金,算不算利息,即使是本金,也是一筆令人肉痛的數字。
九十年代中期,蜜瓜老爸出訪澳大利亞,代表團中的某人女兒正好在那邊定居,帶著這些老世交參觀游覽吃飯,講解一些異國的法律制度及習俗。其中有一條就是——這些人拿到身份后,可以把父母辦過去,住滿多少年,這些老人也可以拿退休金。
當時蜜瓜想破腦袋也沒想明白——這些移民的父母一輩子沒在澳大利亞工作過,怎么可能拿該國的退休金?
后來蜜瓜自己出國,也常常聽移民說起把中國的父母辦過來,一來可以享受加拿大的免費醫療,二來住滿十年,可以享受這邊的養老金。
在中國,養老金和退休金通常是一個含義,所以蜜瓜還是沒整明白怎么回事。一直到蜜瓜去學校上課,學習一些關于加拿大的福利方面的內容,才搞清楚。
原來中國人口中的這些依附子女移民的老人的養老金/退休金,并非西方人所說的PENSION,而是一種最低生活保障,是加拿大給七十歲以上無收入老人的社會福利。
工作積累到退休的PENSION,無論你居住在哪里,全球的任何地方都可以拿。所以我知道很多加拿大的老人工作了一輩子,退休后選擇溫暖的過渡比如巴拿馬等生活費用低、英語比較普及、對外國人有優惠的國度去享受退休生活。
而依附子女移民的老人所拿的低保,只有在加拿大境內定居才有效,出了加拿大國境,就不可以領取了。
蜜瓜知道有這么一個老太,大約九十來歲了吧,據說活得精神抖擻,腦筋一點也不糊涂,還幫著孫子孫媳婦帶重孫子。老人是加國公民/居民,因為兒子媳婦去美國幫孫子孫媳婦帶孩子(父母愛大于天,自帶養老金幫兒子媳婦,于是老太也跟著到了美國)。記住,PENSION是可以全球領取的,但是老太太的低保出了境就不可以領了。每月700加幣,不小的數目呢。年紀這么大的人,胃口當然不能跟年輕人比,放開肚皮吃,大約頂多吃三百多加幣,這每個月還可以存不少呢。如果奉公守法,這老太應該是不能享受社會這每月七百刀的福利的。
令人驚奇的是,老太不僅僅住在美國,還每個月享用著加國政府的福利,為孫子的小家庭建設添磚加瓦,這是怎么辦到的呢?
經常行走于美加兩國的人應該猜出來了——那就是,不管你多大年紀,身體硬朗不硬朗,都辛苦一點,不要坐飛機,要讓家人開車往返美加兩地,這樣就不會留下出入境記錄,把通訊地址設在加國的親戚朋友處,這樣九十老太即使長期居住在美國N年,也照樣月月拿加國低保。
你說聰明不聰明,合算不合算?唉,難為整天有人自我標榜“遵紀守法”,原來這“遵紀守法”還可以是另外一種解釋。
這不,老太太生了病,講愛心的孫子孫媳婦沒有給老太太在美國買保險——美國的健康保險多貴啊?老太太有加國的公費醫療福利,干嘛要買啊?于是乎,九十老太又被媳婦不辭勞苦地送回加國,交給親戚照顧,媳婦自己再趕回美國去照顧兒子孫子。
加拿大政府也好,人民也好,可真夠NICE的,學雷鋒做好事任勞任怨。這老太太的媳婦孫子孫媳婦一家子聰明人,經常嘲笑別人傻、愚、癡,別人納悶為什么他們一家這么有“智慧”呢?原來人家基因好,老祖宗聰明啊!
九十老太游走于加拿大福利制度漏洞中,游刃有余,可欽可佩。不過呢,這種制度漏洞鉆起來還是小心為妙,別說這樣坐著小汽車的長途往來老人的身體吃得消吃不消,萬一被人舉報,每個月七百刀(不知道這幾年漲了沒有),兩三年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退賠起來,不知道要不要罰金,算不算利息,即使是本金,也是一筆令人肉痛的數字。
吞進去的東西,吐出來困難,還不如當初不吃。當心聰明反被聰明誤。
蜜 瓜
網絡筆名漢代蜜瓜,本名秦嶺,1969年出生于上海,畢業于杭州大學(現與浙江大學合并)中文系,出國前曾經從事過廣告、外貿以及教育等多種職業。
作者2002年起遷居加拿大多倫多,2005年在海外著名中文網站發表處女作都市情感故事《斷指》,引起轟動。其后又陸續發表《所謂伊人》、《咖啡的幾種喝法》、《全職太太的幸福生活》、《我曾經是你的女人》等婚姻愛情連載小說以及詩歌、小品文和評論文章,在海外華人讀者群中有很高的知名度。2008年十月由北方文藝出版社出版《悲情姐弟戀》(網絡原載《孽情》),曾在新浪原創盤踞榜首一個月,創造日點擊超過一百萬的奇跡。
2008年底遷到加拿大風景秀麗的阿爾伯塔省新興石油城卡爾加里。作者出國后讀過書,從事過商店售貨員、婚紗設計、圖案設計等職業,對西方社會有深入細致的了解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