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輝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國際交流合作中心,北京 100713)
黨的十八大提出,中國將堅定把中國人民利益同各國人民利益結合起來,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國際事務,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積極參與多邊外交事務,推動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朝著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國際組織是多邊外交的重要舞臺,是各國民間外交的重要載體,也是展示各國影響和地位的重要舞臺。由于國際交流與合作對人類經濟和社會發展發揮重要作用,一些綜合性的國際組織越來越多地參與到聯合國等政府間國際或區域性組織討論和解決全球或區域性重大問題的進程中,成為這些政府間組織的參謀和顧問。
改革開放30 多年來,我國國力大幅增強,隨著中國和平崛起,我國各界對擁有自己主導的對外交流合作平臺的愿望越來越迫切。本文研究了在我國民政部民間組織管理局注冊管理的國際性社會團體的實現途徑,目的是為今后各專業領域發起成立國際性社團組織提供借鑒和參考。
本文采用了文獻研究、對比研究和實地調研等方法。本文所提及的國際性社會團體名稱均來自民間組織管理局《國際性社會團體2011年年度檢查結果公告》,公告中出現的我國發起的國際性社團相關材料均來自互聯網上該社團的介紹或該社團網站,筆者還前往國際數字地球學會進行了實地調研。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國際組織和多邊國際活動中發揮出巨大的作用,但參與得多,主導成立得少,與我國的大國地位和實力并不相符。而目前我國對國際性社會團體還沒有頒布專門的管理辦法,在我國注冊登記的法律依據是《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50 號,自1998年10月25日起施行),我國國際性社會團體的歸口管理部門是民政部民間組織管理局。截至2012年底,在民間組織管理局注冊登記的由15個部委主管的國際性社會團體共28 個(如表1)。

表1

4國際儒學聯合會 社證字第4587號文化部 北京5博鰲亞洲論壇 社證字第4642號外交部 博鰲6國際武術聯合會 社證字第4645號體育總局 北京7國際粉體檢測與控制聯合會 社證字第4663號中國科協 沈陽8世界醫學氣功學會 社證字第4685號中醫藥管理局 北京9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 社證字第4721號中醫藥管理局 北京10 國際煙花協會 社證字第4725號商務部 瀏陽11 國際易學聯合會 社證字第4739號中國社科院 北京12 世界珠算心算聯合會 社證字第4749號財政部 北京13 國際數字地球協會 社證字第4752號中國科協 北京14 亞洲排球聯合會 社證字第4781號體育總局 北京15 國際動物學會 社證字第4821號中國科協 北京16 世界漢語教學學會 社證字第4828號教育部 北京17 中國東盟農資商會 社證字第4835號供銷合作總社 南寧18 國際反貪局聯合會 社證字第4841號最高檢 北京19 國際小水電聯合會 社證字第4857號水利部 杭州20 亞洲大學生體育聯合會 社證字第4858號教育部 北京21 世界泥沙研究學會 社證字第4874號水利部 北京22 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 社證字第4879號文化部 揚州23 國際仿生工程學會 社證字第4896號教育部 長春24 中俄機電商會 外社證字第019號商務部 北京25 國際健身氣功聯合會 社證字第4905號體育總局 北京26 亞太森林恢復與可持續管理組織 社證字第4909號林業局 北京27 國際沙棘協會 社證字第4915號水利部 北京28 世界旅游城市聯合會 社證字第4937號國家旅游局 北京
2012年2月,民政部國際性社團規范化管理工作會議指出,我國國際性社團數量不足,建設和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與國家經濟建設發展水平和我國在國際上的大國地位不匹配,與國內社團組織建設規模不成比例。會議提出,要大力培育和發展國際性社團,要從定量、定性、定位三個方面加快發展,準確把握國際性社團的培育和規范化管理,堅持民主辦會,健全規章管理制度,堅持政府管理、社會監督。在堅持社團屬性的基礎上,突出國際性,形成國際性的品牌,擴大我國在國際社會活動中的影響力。目前國際性社團發展與管理條例已制訂,并已報送國務院法制辦審定。
另據網上消息,目前我國正在發起成立的或擬發起的國際性社會團體有:世界華人體育管理協會(長春)、世界城市冰雪旅游合作組織(哈爾濱),健康旅游國際組織(海南)。目前發起成立的國際性社會團體的重點在旅游、體育、科學技術等人文及自然科學領域。可見,隨著我國社會建設和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必將不斷拓展。預計到2020年,我國國際性社會團體數量將達到100 家。
1. 加強對外宣傳,樹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
發起成立國際性社會團體,可以更好地服務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對外宣傳,可以全面展示我國各項事業的快速發展所取得的顯著成效,全面、準確、及時地向國際社會介紹黨和國家的各項政策措施。成立并主導專門領域的國際性社團可以配合政府主管部門,更加積極主動地引導輿論,及時化解國際社會疑慮,澄清誤解,消除偏見,樹立我國良好、負責任的國際形象,最大程度地爭取國際社會對我國的理解和支持。
2. 擴大對外開放,增加在國際專門領域的話語權
發起成立國際性社團,可拓展多邊外交的平臺,而且增加我國在專門領域話語權。促進專門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充分發揮民間組織的作用,國際上很多專門領域工作往往通過非政府的中介組織或社團組織(NGO)開展,成立國際性社團可以做到“官民并舉,以民促官”,以民間外交促進官方外交。
3. 加強專門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借助國際社團的平臺進行科學和技術交流,制訂國際標準和規則,開展國際間合作,可推動我國各項事業創新發展。
4. 國際性社團的定期活動對我國經濟發展具有拉動作用
有影響的國際性社團的定期會議等大型活動對東道國經濟有直接的作用。以會展經濟為例,會展經濟涉及交通、旅游、廣告、裝飾、邊檢、海關以及餐飲、通信和住宿等諸多部門,可以直接或間接帶動一系列相關產業的發展。這是地方政府熱衷于發起成立國際組織的主要動機,地方政府通過國際組織這個平臺,開展定期的大型活動,吸引國內外的來訪者,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如濰坊國際風箏節等活動的成功舉辦促進了眾多國內旅游目的地城市組建國際性社會團體。
由于我國尚未有明確的法律法規規定國際性社會團體登記管理程序,目前是按照《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進行登記,具體辦理程序如下:
1. 確定發起人或發起人單位,條件準備(如提交成立國際性社會團體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包括擬訂組織章程、組織成員國家反饋意見等)。
2. 發起人或發起人單位向其主管部門申請籌備成立國際性社團,經主管部門審查同意。
3. 主管部門行文報請國務院審批(事先要征得外交部同意,如申請中央財政支持或在中央財政中列支經費還需征得財政部同意)。
4. 國務院批準同意后,由主管部門向民政部申請籌備成立國際性社團,經民政部審查批準同意后,開始籌備工作。
5. 發起人或發起人單位向主管部門申請召開會員(代表)大會,主管部門審查同意并召開會員(代表)大會后,由主管部門向民政部申請登記成立,民政部審查批準后辦理登記、備案事項。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涉臺問題的處理必須符合外交部的規定。
由于我國國際性社團注冊登記需要找到一個部委做主管部門,還需征得外交部、財政部等同意,最后在民政部方能注冊登記,注冊登記門檻過高是影響我國國際性社會團體的數量的主要因素。經梳理分析,現有的我國發起的28 個非政府國際性社團籌建方式分為以下類型:
1. 整體接轉已有國際組織。如國際動物學會、國際沙棘協會籌建是把已有的國際組織整體接轉,在中國注冊,優點是可以有效利用現有資源,不必重新征集會員。
2. 競選國際組織主席。如亞排聯、亞大體聯、國際武聯籌建,均由我國競選已有國際組織的主席,競選成功后,根據章程,該類型的國際組織總部設在主席所在國。體育國際組織一般采取這樣的模式。
1. 依托現有政府機構、事業單位或科研院所成立。如最高人民檢察院主管的國際反貪局聯合會依托最高檢設立、國家旅游局主管的世界旅游城市聯合會依托北京市旅游發展委員會成立,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依托揚州市政府設立;水利部主管的國際小水電聯合會、世界泥沙研究學會、國際沙棘協會依托水利部事業單位成立;中國科協主管的國際數字地球協會、國家動物學會、國際仿生工程學會、國際粉體檢測與控制聯合會等依托科研院所成立,可以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這類型有10 個。
2. 利用我國在世界獨有資源優勢建立專門國際性社團。如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世界醫學氣功學會、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世界漢語教學學會、國際煙花協會、世界珠算心算聯合會、世界中國烹飪聯合會、國際風箏聯合會、國際儒學聯合會、國際易學聯合會、國際健身氣功聯合會11 個國際性社團都是這樣籌建。
3. 利用會議舉辦成立。如外交部主管的博鰲亞洲論壇,可以借助國際大會的召開,凝聚共識,征集國際會員;如國際沙棘協會是先召開國際沙棘大會,大會倡議成立一個國際組織;國際數字地球協會也是先召開了國際數字地球大會,會議提出籌建相應國際組織。
4. 注冊為區域性社團。可以申請注冊區域性國際社會團體,如仿照中俄機電商會、中國東盟農資商會、亞太森林恢復與可持續管理組織3 個國際性社團,待業務走上正軌,逐步變更名稱,注冊成為國際性社會團體。
國際性社會團體是國際組織的一種,是我國開展多邊外交和公共外交的重要平臺,隨著我國國際地位不斷攀升,越來越多的由我國發起的非政府國際性社會團體會不斷涌現,這些國際性社團將為我國開展總體外交提供可靠有力支撐,為我國爭取和平發展的國際環境做出更大貢獻。因此,適當放低對我國發起的國際性社會團體審批門檻,盡快頒布國際性社會團體登記管理辦法,支持符合條件的國際性社會團體通過整體接轉、競選已有國際性社團領導人和依托我國現有資源等各種方式,加快提升我國國際性社團數量,力爭實現在2020年前有100 家國際性社團在我國民政部注冊登記并實施有效管理的目標。符合條件的部門和地區應積極進行本部門本地區籌建國際性社會團體的可行性研究,利用好國家鼓勵發展國際性社團的有利機遇,利用好國際組織這一平臺促進本部門、本地區的國際交流合作。
[1]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胡錦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 人民出版社,2012:46-49.
[2]民政部公告第260 號. 國際性社會團體2011年年度檢查結果公告[EB/OL].http://swshzz. chinanpo.gov.cn/2351/57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