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進蓮
甘肅文縣中醫院,甘肅文縣 746400
中孕引產是指孕12~28周因某種原因不宜妊娠或患者自愿要求終止妊娠而采取的終止措施,在引產的過程中,孕婦需要到專業醫院進行終止妊娠的手術,一旦處理不當,可能會出現出血、胎盤胎膜殘留、感染等并發癥,不利于孕產婦的身心健康。將利凡諾爾聯合米非司酮配合米索前列醇的應用,有助于提高引產成功率,縮短產程以及降低清宮率減少出血量及感染等并發癥。
本組所研究的100例要求終止妊娠的患者是從醫院收治的病例中篩選出來的,年齡20~34歲,孕周14~28周,經B超確定宮內中孕,無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禁忌,血尿常規正常,肝腎功能正常。并排除了生殖系統炎癥等。
對于對照組患者,在患者的羊膜腔內注射100 mg的利凡諾爾后待其自然發動宮縮。而對于觀察組患者,則是在羊膜腔內注射100 mg的利凡諾爾后立即口服150 mg的米非司酮(服藥前后2 h空腹),在服藥12 h后(或次日晨)在患者陰道后穹隆放置100~200 mg的米索前列醇后觀察腹痛情況。利用統計學相關的理論知識對兩組患者在產程、出血量、引產后陰道出血時間以及胎盤胎膜殘留的狀況進行對比性分析與研究。
利用統計學的理論知識對利凡諾爾聯合米非司酮配合米索前列醇在中孕引產中的應用進行有效性觀察與研究,得出以下結論。見表1。
從表1中可知:觀察組患者的出血量與引產后出血的時間少于對照組患者,胎盤胎膜的殘留例數少于對照組患者,且觀察組患者的產程較對照組患者明顯縮短。因此,利凡諾爾聯合米非司酮配合米索前列醇應用到中孕引產中,具有安全、簡便,成功率高、出血量少,殘留率低,產程短(可使住院時間縮短1~2 d)等優勢。具有極強的臨床應用與推廣價值。
由于中孕期間的胎兒發育尚不成熟,進行妊娠終止的操作需要依靠外界的力量促使孕婦出現有效的宮縮、宮頸逐步軟化、宮口逐步擴張,為胎兒及其附屬物的排出提供較好的通道。當前臨床上較為常用的終止妊娠藥物為利凡諾爾、米非司酮與米索前列醇等。
利凡諾爾作為使用頻率較高歷史較為悠久的終止妊娠藥物。臨床應用中的引產機制包括以下三點:一是胎兒在吸收母體胎盤及羊水中的利凡諾爾后,其中的成分對胎兒的肝腎、心臟以及肺等器官具有損害的作用,使得胎兒因中毒死亡;二是具有引發子宮收縮的功能,利凡諾爾中的藥物成分可以使得孕婦的妊娠子宮肌束出現具有節律性的收縮,并逐漸增加子宮收縮的幅度與頻率;三是利凡諾爾中的藥物成分可以使得胎盤的組織出現變性或者壞死等,崩解合體滋養細胞,使得胎盤的絨毛與蛻膜變性與壞死,胎盤的功能逐步消退,胎盤中絨毛膜的促性腺激素、雌二醇、雌三醇以及孕酮含量逐漸下降。該藥還可以促使蛻膜細胞里的前列腺激素合成釋放的量增加,進而使得子宮的平滑肌收縮的幅度、頻率和張力不斷增加。但由于中孕期的孕婦妊娠宮頸不夠成熟,單獨使用利凡諾爾易出現不協調性的宮縮,使得患者所承受的疼痛感加重,產程加長。

表1 兩組對利凡諾爾聯合米非司酮配合米索前列醇在中孕引產中的應用效果比較
米非司酮作為一種新型的孕酮受體的拮抗劑,在母體中和孕激素受體具有極強的親和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拮抗母體中的孕激素。在中孕引產的過程中,將米非司酮應用其中,該藥物直接作用于孕婦體內的孕激素受體,進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孕婦的胎盤血氧供應,使得蛻膜組織出現水腫變質甚至是壞死等,致使孕婦胎盤的絨毛模板與蛻膜相分離,有助于胎膜與胎盤的剝離。另外米非司酮藥物的應用有助于降低宮頸膠原纖維的合成速度與合成量,使得絨毛組織與蛻膜分離速度加快,宮頸擴張軟化的程度更加成熟,同時還可以有效刺激孕婦子宮內膜的間質細胞與胎盤中的蛻膜細胞產生大量的前列腺素F2a來有效提升子宮平滑肌對前列腺素的敏感程度。將米非司酮與利凡諾爾進行聯合使用有助于在最大程度上彌補利凡諾爾單獨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而米索前列醇作為人體前列腺激素的衍生物,具有興奮孕婦子宮平滑肌、增強子宮張力及宮內壓,軟化與擴張子宮頸以及抑制孕婦子宮頸膠原纖維的有效合成釋放的巨大作用。另外該藥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陰道所放置藥物的利用率,降低了患者的出血量,減輕了患者的生理痛苦。
本組所研究的100例要求終止妊娠的患者中,將利凡諾爾、米非司酮以及米索前列醇進行有機結合使用,有助于有效軟化與擴張孕婦的子宮頸、興奮子宮平滑肌,使得子宮收縮的時間提前,進而在一定程度上縮短了產程,有效減輕了孕產婦的生理與心理痛苦和壓力。單獨使用利凡諾爾進行引產,雖然具有操作簡單、引產成功率高的優勢,但產程時間需要41~60個小時,患者的出血量一般超過100 mL,且易發生胎盤胎膜殘留并需常規清宮,孕婦受到感染的機率加大,不利于孕婦的身心健康。利用利凡諾爾聯合米非司酮配合米索前列醇進行引產,具有產程短、安全方便、殘留率低、出血量少、患者所承受的生理與心理痛苦小以及被感染的機率低等優勢,具有極強的臨床推廣與應用價值。
[1]盧巧玲.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與利凡諾聯合應用于中孕引產[J].廣東醫學,2007(6):134-135.
[2]田萍,梁遠新,蔣鴻.米非司酮聯合米索前列醇中孕引產觀察[J].職業衛生與病傷,2011(3):432-434.
[3]俞亞萍.米非司酮配利凡諾用于中孕引產的臨床觀察[J].檢驗醫學與臨床,2007(10):401-403.
[4]黃慧,鄧曉燕.米非司酮應用于利凡諾中孕引產126例的臨床觀察[J].衛生職業教育,2007(18):804-805.
[5]鄢碧.米非司酮聯合利凡諾在中孕引產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0(3):625-627.
[6]季曉峰.米非司酮在依沙吖啶中孕引產中的作用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0(24):196-198.
[7]王蕊香.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諾用于中孕引產的臨床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0(22):734-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