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軍
湖南省華容縣人民醫院,湖南華容 414200
肝細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死亡率高,是最為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高、病程進展迅速、治愈率低等特性引起人們廣泛關注并不斷向外科醫生提出新的挑戰[1]。2007—2008年來自美國癌癥學會的統計分析報告顯示,肝癌的發病率在惡性腫瘤中位列第6,病死率在惡性腫瘤中位列第3,主要發病人群集中在東南亞和非洲等地區。全球被確診為肝癌的新發病例約有711128例,因肝癌死亡的病例為613071例[2]。外科切除術是肝癌治療的傳統方法,應用較廣,而射頻消融術作為一種新的治療措施也表現出較好的療效[3]。本科室于2007年1月—2011年9月,分別對88例肝臟的惡性腫瘤患者施行了CT引導下經皮射頻消融術和外科切除術治療,并對兩種治療方法的療效進行了系統的比較,現將分析結果報道如下。
對2007年1月—2011年9月期間于本科室就診的88例肝癌患者進行了回顧性研究分析。其中,射頻消融術治療組患者共45例,對全部患者應用CT定位掃描,掃描完成后,再根據CT掃描的數據來選擇合適的穿刺位點,定位針選擇22G的chiba針,選擇最佳的肺癌部位穿刺,再根據chiba針的位置把射頻針沿chiba針送入肺癌發生部位,打開儀器電極,等到測溫點溫度達到90℃后開始計算,消融治療需要保持10 min?;颊吣[瘤大小1.2~3.8 cm,平均2.1 cm,年齡(57.7±14.5)歲,男性26例,女性19例;外科切除術治療組43例,腫瘤大小3.2~4.8 cm,平均4.1 cm,年齡(47.1±5.2)歲,男性21例,女性22例。本研究獲得了倫理委員會批準,并且所有病人在治療前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本研究所用的CT監測設備為HiSpeed8排螺旋CT;射頻消融針為HG-20/HG-25可控冷單極針;RFA系統為珠海和佳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的冷循環射頻消融系統。
使用SPSS 15.0軟件進行統計,采用Kaplan-Meier法繪制生存曲線,差異性分析采用log-rank檢驗,治療前后顯著性差異用t檢驗比較,計數資料比較用χ2檢驗,并發癥的觀察,住院期間由臨床觀察獲得,出院后電話隨訪獲得。
我們通過AFP檢查和CT檢查結合來判斷消融治療的療效,首先做常規的螺旋CT平掃,再作增強掃描,病變區范圍縮小且病變區無強化,作為評價治療是否有效的標準,患者治療后每1個月復查一次。腫瘤完全壞死標準:CT值在治療之后馬上后及時降低,病變呈凝固性壞死增加,或者是病灶內部出現不同程度的氣化現象;腫瘤進展:腫瘤體積增大或者是腫瘤出現增強掃描強化的情況。
結果見圖1。主要并發癥在外科手術切除組(22/43例)顯著多于射頻消融術組(10/45例)(P=0.004)。1、3、5年總體生存率,射頻消融術組分別為97.5%、88.7%和72.1%,外科手術切除組分別為88.5%、70.2%、60.1%(P=0.033)。無復發生存率的情況為射頻消融術組66.4%、52.2%、47.8%,外科手術切除組77.6%、58.1%、52.1%(P=0.028)。如表1。


表1 射頻消融術組和外科切除術組患者總體生存率和相對應的無進展生存率(%)
本研究說明CT引導下經皮射頻消融術的療效和安全性優于外科手術切除,CT引導下經皮射頻消融術治療腫瘤創傷小、并發癥少、近期療效明顯,是一種有效的微創手術。目前,肝癌手術切除和局部消融是當前肝癌的主要治療手段,射頻消融術治療是一種在CT或超聲等影像技術引導下經皮穿刺技術,是在腫瘤組織中直接插入射頻電極,電極發射出高頻率的射頻波,在腫瘤組織中產生高度的熱量,熱量在局部形成高溫可達70~120℃。腫瘤部位在高溫作用下,腫瘤周圍組織凝固壞死后,會形成一個隔離罩,阻斷腫瘤的內部供血,進而切斷腫瘤供血,同時能夠有效的阻止腫瘤轉移到其他部位,可以達到手術切除的效果[4]。對于復發病灶,射頻消融術治療可以用來作為追加治療方案,此外,射頻消融術治療可以激活患者的抗腫瘤免疫功能[5],在此,熱能的積累超過細胞的耐受而引起細胞死亡稱熱凝固壞死[6]。
治療肝癌是一項復雜的工作,涉及腫瘤的多個方面的指標和特征,一般病例選擇需根據以下原則:腫瘤體積大小適宜,太大則難以全部消融,治療后容易復發,達不到治療的目的。腫瘤的大小一般認為射頻消融治療的適合腫瘤直徑為不超過3 cm,3~5 cm之間可結合具體情況進行分析,超過5 cm則不適合射頻消融治療。腫瘤的數目一般認為小于3個病灶的肝癌適宜做消融,超過3個病灶則不適合采用此法。在治療過程中如果腫瘤的位置緊鄰大血管,建議首選單極針治療,若是位于大膽管旁的腫瘤行射頻消融治療時應慎重,因為位于大膽管旁的腫瘤基本不具備冷卻沖刷作用,膽管損傷后將引起肝功能衰竭等癥狀[7-8]。肝癌的射頻消融治療療效好、見效快、組織損傷小,可作為一項新興的微創技術進行推廣。射頻消融治療與其他治療方法的聯合應用,也為肝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療途徑,在未來的臨床實踐中應給予重視。
[1]潘杰,陳紹輝.全麻下CT引導下經皮穿刺射頻消融治療肝內特殊部位的惡性腫瘤[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0,19(6):478-481.
[2]Laspas F,Sotiropoulou E,Mylona S.Computed tomographyguide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of hepato cellular carcinoma:treatment efficacy and complications[J].J Gastrointestin Liver Dis,2009,18:32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