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培,張玉領
(淮陰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江蘇 淮安 223300)
校企合作是學校和企業雙方共同參與人才培養的過程,國外職業院校校企合作已經有百年的歷史,從以往的經驗可見校企合作模式對高等職業教育及企業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模式是以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綜合能力和就業競爭力為重點,利用學校和企業兩種不同的教育環境和教育資源,將課堂教學與學生參加實際工作有機結合,來培養適合不同用人單位需要的應用型人才的教學模式。校企合作、工學結合辦學是促進衛生職業教育持續健康發展,培養合格的醫療衛生單位需要的醫學檢驗專門人才的有效途徑,是衛生職業學校的辦學趨勢[2]。
理實一體化教學法即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突破以往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現象,教學環節相對集中。它強調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設定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讓師生雙方邊教、邊學、邊做,全程構建素質和技能培養框架,豐富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環節,提高教學質量。理實一體化教學理念在許多課程如高職藥學[3]、中藥化學、電子產品分析與制作、廣告攝影等領域均有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是在校企合作的基礎上對醫學高等職業院校教學過程中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的教學效果進行比較,從而尋找適合醫學職業院校學生技能培訓的良好教學方式。
2008級高職檢驗專業學生95人。
將兩個班隨機分為實驗班和對照班,其中實驗班49人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方法教學,對照班46人采用傳統教學方法教學。兩個班在理實一體化教學前的成績無顯著性差異。
傳統教學法采用理論課講授結合實訓操作,理論課講授在教室進行,實訓操作在實訓基地進行,也就是先進行理論學習而后進入實訓基地進行實踐操作學習。理實一體化教學法將理論講授與實訓操作有機結合,將學生帶到校企合作基地——迪安醫學檢驗中心進行教學。教師結合臨床案例、實踐操作講授理論知識,同時學生邊學習邊動手操作。
理論課考核兩個班級均按照學校要求閉卷考試,實踐考試分小組在實訓室進行,由專業課教師負責打分,主要從實驗原理、目的、意義、操作規范程度、結果準確性等方面對學生的實踐操作進行評分。
在采用一體化教學和傳統教學1個學期后對兩個班級檢驗專業主干課程臨床檢驗、生化檢驗和微生物檢驗實踐操作成績進行比較。
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后實驗班和對照班相比臨床檢驗實踐操作成績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表1 實驗班和對照班臨床檢驗實踐操作成績比較
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后實驗班和對照班相比,微生物檢驗實踐操作成績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2)。

表2 實驗班和對照班微生物檢驗實踐操作成績比較
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后實驗班和對照班相比,生化檢驗實踐操作成績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3)。

表3 實驗班和對照班生物化學檢驗實踐操作成績比較
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理實一體的教學模式,其目的是實現校與企的合作,工與學的結合。依靠行業優勢與企業緊密合作,尋求校企雙贏的有效結合點,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而對于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要實現完備的校企合作相對比較困難,但目前來看,絕大多數醫藥衛生類職業院校檢驗技術專業在克服種種困難后將校企合作的培養模式納入人才培養方案里。實踐表明,將企業引進課堂,將課堂設在企業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是實現醫學檢驗類人才培養目標的有效途徑[4]。
在本研究實施前學校已經構建了校企合作的基本模式,做好了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的前期準備工作,將迪安醫學檢驗中心引入本校,實現了儀器設備等的優勢互補。學校給企業提供了檢驗檢測的場所和設備,而企業給學校提供了讓學生到臨床一線實習、見習的機會。檢驗中心既是學生學習和技能訓練的場所,也是教師專業實踐和科學研究的基地。本研究在學校與檢驗中心已經實施初步合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優化,通過比較理實一體化教學方式和傳統教學方式的差異尋求更好的教學模式。本研究將我校2008年級醫學檢驗專業五年制高職學生隨機分成兩個班作為研究對象,在學生進入專業基礎課教學后,一個班作為對照組按照傳統的課堂理論教學加實驗實訓的模式教學。另一個班作為實驗組,專業課程教學安排在醫學檢驗實訓中心完成理實一體的教學,然后與對照組進行對比研究。學期結束時采用相同的測試標準對學生的理論和技能進行測試。后期可進一步對學生實習情況進行調查,跟蹤比較兩個班學生的專業技能及其對崗位的適應性、實習單位對學生的滿意度等,并對專業培養模式、實驗實訓模式進行反饋指導。
通過統計分析發現,實施理實一體化培養的實驗班,實踐操作成績、操作熟練程度、規范性及對實驗的整體把握都明顯優于對照組;理實一體化的教學過程能夠讓學生較好地在“學中做,做中學”,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說明理實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方式符合高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要求。然而在進行理實一體化的培養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1)由于學生不了解專業理論知識對實訓操作的指導意義,如果不注重激發和保持學生學習專業理論知識的興趣,很容易導致學生重操作輕理論的現象[5];(2)由于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把理論和實踐操作有機融合在一起,需要對現有的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標準進行調整,教師備課、上課任務明顯增加;(3)企業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一次能夠容納的學生數量有限,很難做到把所有的教學任務都放到企業完成;(4)由于部分課程需要企業工作人員參與完成,雖然他們有很強的臨床一線工作經驗,但他們未經系統教學方法、教學理論的培訓,教學效果需要改進。
[1]韓銳.高職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有效性探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1(18):135-136.
[2]何文涓.高職藥學專業課程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的探討[J].職業技術,2009(11):21.
[3]郭德懷,徐白梅.校企合作育人彰顯人才培養特色[J].中國高校科技,2011(7):79-80.
[4]劉曉明,楊如順.高職校企合作的現狀、問題及模式選擇[J].職教論壇,2003(14):30-31.
[5]高偉,劉蔚.關于理實一體化教學中理論教學的幾點思考[J].考試周刊,2010(46):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