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衛平 張翔
【摘要】就業工作事關社會穩定,事關學校生存與發展,新時期新形勢下的一個有效提升就業競爭力就是信息化技術的廣泛應用。教育部、各教育廳多次舉辦高校畢業生網上聯合招聘活動,但仍不能滿足企業、學生的差異化需求。通過分析當前高職院校就業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就實現高校就業信息化建設和提高就業工作效率,提出了解決方法和對策,建立一個全面的、系統的就業信息化平臺,為就業的雙向選擇提供全新模式。
【關鍵詞】高職就業信息化競爭力
中國就業研究所從2008年的就業形勢跟蹤調查分析顯示,我國勞動力總體需求量仍很大,但數據又顯示很多高校的初次就業率、就業率都偏低。高職學生的技能特點讓他們在人力市場較受歡迎,除了自身專業、綜合能力等原因外(本文暫不討論此問題),信息渠道不暢、就業市場把握不準讓很多應屆學生錯失了很好的就業機會,我們深感惋惜。
一、目前高職就業信息化特點及存在的問題
信息化建設在畢業生就業服務體系是從九十年代末興起,隨著科學技術的進一步提升,各高校發展迅捷,信息化程度也日益增強,促進了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工作。但從調查研究情況來看,仍然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不能突出差異性和自身院校的特色
目前多數高校就業網站的招聘信息主要是就業辦管理員發布管理,就業信息量少,更新慢,信息面窄。而且就業網站信息缺乏有效的審核機制,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時效性都缺考證。很多招聘信息都是通用性并沒有突出體現院校自身的特色,比如有的院校財經類學生眾多,有的院校偏工科,有的偏藝術等等,差異化需求、院校特色不足。更缺乏對單個用戶進行的差異化職業測評。
2、信息化的交互性不足
就業信息化平臺的兩大主體即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相似同學、相似企業的信息很多時候不能有效對比,畢業生一般只能看到基本信息,就業單位也僅僅只有部分投遞信息。雙方的互動性其實都遠遠不足,而低年級段同學的獲用信息率幾乎忽略,互動性不足導致后期種種問題不能及時有效解決。各參與者之間缺乏必要的互動和交流,致使畢業生的就業平臺受限。
3、目標不明,服務功能有待完善
目前大多數高校的就業網站的指導服務功能不夠完善,僅限于信息發布功能,缺乏如網上招聘、遠程視頻面試、在線指導、職業測評等實用功能。
二、高職院校就業信息化平臺的搭建
江西財經職業學院始終把就業工作放在“事關社會穩定,事關學校生存與發展”的戰略高度加以重視,始終貫徹“一把手”工程,重點推進就業信息化建設,確保就業工作穩步推進,效果顯著。
一個有效的交互性信息化就業服務體系,能為學校、畢業生和用人單位提供一個網絡“對話”平臺,三方可以通過線上咨詢、遠程視頻等多種信息化方進行交流。新平臺的搭建主要有后臺模塊、前臺模塊兩部分,下面列出模塊具體的功能設計,并據此完成設計。
1、后臺模塊說明
(1)職位管理:職位列表、修改、刪除位、刷新、審核職位、職位搜索等。
(2)企業管理:企業列表、認證、刷新、刪除、搜索企業。
(3)個人會員:會員列表、搜索、設置每個會員可以發布簡歷數量、每天允許申請職位數量、上傳照片限制、簡歷列表數、簡歷默認有效期、簡歷默認審核狀態、簡歷默認照片審核狀態、允許游客查看簡歷、簡歷姓名顯示方式。
(4)簡歷管理:簡歷列表、簡歷等級、審核簡歷、審核照片、刷新、刪除簡歷。
(5)新聞資訊:新聞列表、添加、刪除、搜索新聞、添加、刪除、修改分類、分類排名、新聞屬性列表,添加、刪除、修改屬性。
(6)導航設置:導航列表、導航排序、添加導航、設置導航(打開方式,鏈接顏色,鏈接地址,頁面導航標記)、導航分類管理(頂部導航和自定義導航)。
(7)分類管理:地區分類管理、刪除地區分類、職位分類管理、排序,職位二級分類管理、添加、刪除分類組等。
(8)反饋信息:查看反饋(可按類型,回復狀態,會員類型,添加時間列表)、回復建議、刪除信息。
(9)郵件設置:配置發送方式、郵件服務器、賬戶名、密碼、SMTP端口、設置發送規則(注冊是否郵件通知)、郵件模板在線編輯器(支持HTML)、郵件群發等。
(10)QQ互聯:在線開啟QQ帳號登錄、管理appid和appkey。
(11)熱門關鍵字:關鍵字管理,關鍵字排序,關鍵字搜索次數設置,添加關鍵,刪除關鍵字。
(12)微招聘:整合新浪和騰訊開放平臺,利用接口進行數據交互對接。利用微博進行低成本、高效率的網絡人際傳播,提高招聘的網絡社會化。
(13)智能招聘策略:采用數據挖掘技術,自動采集互聯網中的就業行業信息,形成數據報表并根據特定變化規律為招聘者和應聘者提供參考策略。
(14)網絡面試:提供多方視頻語音交流,電子白板,幻燈片直播,圖文直播,無插件化使用等功能。
2、前臺模塊說明
在前臺模塊的分類中,我們有針對性的設置了企業相關模塊設計、個人相關模塊設計和管理員用戶模塊設計,具體崗位功能如下:
(一)企業相關模塊
(1)職位管理:發布、修改、刪除職位、提升職位排名、暫停、激活職位招聘。
(2)招聘管理:搜索人才、下載簡歷、發起面試邀請、企業人才庫、收到的職位申請等。
(3)企業推廣:選擇企業模板、置頂職位、推薦職位、緊急招聘。
(4)公司資料:基本資料、審核營業執照、上傳企業logo、電子地圖標注等。
(5)賬戶信息:個人資料、帳號狀態、頭像、密碼修改、綁定QQ帳號登錄。
(二)個人相關模塊
(1)簡歷管理:創建簡歷(基本信息,求職意向,技能特長,教育經歷,工作經歷,培訓經歷,個人照片在線裁切)、提升簡歷排名、刪除簡歷、升級簡歷、設置簡歷模板、設置簡歷默認顯示方式、設置簡歷照片顯示、設置簡歷公開狀態。(2)求職管理:搜索職位、查看收到的面試邀請、申請職位、申請職位記錄、職位收藏夾。(3)賬戶管理:個人資料、意見建議、帳號狀態、頭像設置、密碼修改、綁定QQ帳號登錄。
(三)管理員模塊
(1)管理員基本信息的管理。
(2)個人用戶的管理。
(3)企業用戶管理。
(4)招聘信息管理。
(5)求職信息管理。
3、就業信息化平臺的特色
(1)建立畢業生及用人單位就業信息庫。此信息庫基于數據挖掘技術的智能就業信息庫,它能夠提供預測性的信息,發現就業的新趨勢和對就業形勢進行預測。(2)建立畢業生就業問卷調查網絡模塊。主動地從用戶在網站的行為細節中提取有效信息,反饋就業信息系統進行自身改進。
(3)建立畢業生及用人單位審核網絡模塊。
(4)建立網絡在線職業測評服務模塊,為畢業生提職業測評。(5)基于FMS技術實現的能夠實現網絡在線面試招聘,多人在線面試,分組在線面試等功能的在線面試系統。相對目前流行的即時通訊軟件具有安全、傳輸成本低、多用戶、客戶端兼容性好等特點。(6)將數據挖掘技術運用在就業指導中,提供給招聘應聘策略指導,提高招生就業效率,開創性地為高職高專的專業設置和招生就業工作提供基于數據科學分析的理性市場導向。
四、結語
2010屆江西財經職業學院畢業生初次就業率為90.5%,就業率96.7%,初次就業率和就業率均位居全省高職院校前茅。2011年度成功入選全國50所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就業工作引起財政部網站、中國青年報、江西日報、省財政廳網站、省教育廳網站等媒體廣泛關注,是本年度江西省唯一一所獲此殊榮的高校。“充分就業、體面就業、公平就業、安全就業”,在畢業生就業推薦方面,充分發揮校園招聘平臺、網絡就業平臺和通過“飛信”發布招聘信息平臺、“微博”互動平臺,“四個平臺”的作用,為畢業生和用人單位之間的雙向選擇創造條件,搭建橋梁,為畢業生和用人單位之間的雙向選擇創造條件,搭建橋梁,給高校、畢業生和用人單位提供全面的一站式的就業招聘服務。
參考文獻
[1]錢琨.大學生就業信息化建設問題探析.南京審計學院學報,2009年7月
[2]范重慶.大學生就業信息化平臺系統研究.中國大學生就業,2007年7月
[3]李偉,盧捷.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化建設的問題和對策.無線互聯科技,2012年10月
[4]陳璞,單寶珍.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化建設現狀分析.現代商貿工業,2009年11月
[5]曾志明,蔡立豐.高校畢業生就業網站招聘模塊信息化的建設與創新.中國科技信息,201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