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彬
(合肥市市政設計院有限公司,安徽合肥 230041)
平板顯示產業基地(以下簡稱平板基地)位于合肥市北部組團內,屬于合肥新站綜合開發試驗區。它位于合淮工業走廊最南端,規劃西至雙墩鎮、東至磨店鄉、南至禮河路、北至繞城高速(李灣、方崗村行政界線),規劃用地面積約為64.5 km2。
以電子信息產業為基礎,以平板顯示產業為核心,以相關上下游配套產業為支撐,以自主創新和國際合作為特色,是全國重要的、具有國際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平板顯示產業基地,是國際化、信息化、現代化、低碳化的新城區。
建設世界級平板顯示產業基地,形成全面提升合肥新型產業綜合競爭力的新經濟增長點。將中國(合肥)平板顯示產業基地建設成為集研究與開發、生產與流通、人才培養與綜合服務為一體的平板顯示產業發展平臺;以平板顯示生產、出口、應用、研發為主導方向的產業集群,形成配套全國乃至全球的平板顯示生產加工、出口基地和產品應用、研發基地。
促進全市電子信息產業形成區域分工體系。新站區形成平板顯示、光伏產業基地;老城區形成以中科大、合工大為代表的電子信息產業研發和人才培育基地;高新區形成軟件產業基地、動漫產業基地、電子信息服務外包基地;經開區形成電子、集成電路產業基地。
到2015年,最終實現累計投資920億元,年產值1 500億元(見表1),將試驗區建成平板顯示產業完整產業鏈生產、出口基地。

表1 2015年產業鏈總價值預測 億元
到2020年,形成年產值3 000億元的世界級平板產業生產、出口、應用、研發基地。
2020年,產業基地可提供居住人口規模35萬人~40萬人;可提供就業崗位人口規模35萬人 ~40萬人;總吸納人口規模60萬人~70萬人。
規劃區屬江淮丘陵地區,地形崗沖相間,總的地勢中間高、四周低、北高南低,地面高程在14.91 m~63.78 m之間。
規劃區地區地質構造為第三紀紅砂巖,少數為侏羅紀紅砂巖,粉砂巖組成,地表為上更新統沖積洪積粘土,土壤承載力為2.5 kg/cm2~3.5 kg/cm2,地下基巖埋深10 m ~15 m。
規劃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適中,日照期長。春季(3月~5月),冷暖空氣活動頻繁,天氣多變,風雨較多;夏季(6月~8月),常受來自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東南氣流影響,氣壓低,溫度高,降水多;秋季(9月~11月),雨水少,日夜溫差大,秋高氣爽;冬季(12月~第二年2月),寒冷干燥,氣壓高,雨雪少,盛行西北風。
年平均氣溫15.7℃,夏季最高氣溫在30℃ ~38℃之間,極端為41℃;冬季最低氣溫在-5℃ ~10℃之間,極端為-20.6℃。最大積雪深度45 cm,平均無霜期227 d,年平均降水量1 000.1 mm,最小年降水量573 mm,最大年降水量1 541.9 mm。
本次規劃范圍內主要涉及到的水系為南淝河、板橋河、二十埠河、店埠河、滁河干渠、三十頭水庫(鶴翔湖)、陶沖支流、陶沖水庫等。
區內水體均屬巢湖流域南淝河水系,其中,板橋河、二十埠河、店埠河均為南淝河的支流;陶沖支流為二十埠河的支流。區域屬淠史杭灌區,農業用水大部分來自滁河干渠的三十頭支渠。
排水規劃第一步工作就是對原有排水管線進行調查和分析,這項工作較為繁瑣但卻十分重要。現狀管線調查結果是否準確、詳盡將直接影響后序規劃的設計方案。
通過現場踏勘、向建設單位和城建檔案館調閱現狀排水管道施(竣)工圖紙和地下排水管線物探資料;當缺少資料時需要委托相關測量單位進行管線物探。重點調查的區域為雨季內澇區和雨污水合流區。
平板基地排水規劃承接上輪新站區排水規劃,設計人員對新增的范圍(三十頭鎮、三元開發區等區域)進行了重點的調查和分析。
根據區域1∶5 000或1∶10 000地形圖,劃分地形分水嶺和沖溝線,是丘陵區排水規劃設計的重要工作之一,這項工作比較耗時且容易出現錯誤。
平板基地排水規劃利用區域GIS彩色圖片,快速且準確的確定出了地形的分水嶺和沖溝線;利用該圖片表述設計方案可以清晰的反映地形和主要排水走向(見圖1)。利用GOOGLE衛星圖片,不但可以清晰的了解區域內現狀道路、污水廠等基礎設施的建設情況,而且為工程現場踏勘提供了方便。

由于平板基地內工業用地面積大,且平板顯示產業鏈中不同產業產污量相差較大,所以合理的預測工業用地產污量成了本次設計的重點和難點。設計人員對已入駐或簽約的工業企業進行了詳細的水量調查和分析,同時參考了無錫新區、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國內類似平板產業園區的建設經驗;根據總體規劃確定的產業布局,分片區確定了工業用地的污水量指標。
平板顯示產業基地以東方大道為界,形成兩大功能區。東方大道以南為平板顯示產業生產基地功能區;東方大道以北為平板顯示產業應用和研發基地功能區(見圖2)。經過分析和研究,對工業用地用水量指標預測如下:1)平板顯示產業應用和研發區(上游產業)選用一類工業用地用水量指標。2)平板顯示產業生產區(上游產業、中游產業)選用二類工業用地用水量指標。

在編制區域排水規劃時,應仔細分析城市總體排水規劃是否適用于本次規劃區域;在規劃范圍、產業性質、路網、水體保留等方面進行對比,找出區域總規與城市總規不一樣的地方后,相應調整區域排水規劃的方案。
城市污水廠的設計和建設周期一般較長,在污水廠建成前為了避免污水排入周邊水體、污染水環境,需要設置管道和泵站將近期污水臨時調入已建污水廠。
在編制平板基地排水規劃中,設計人員了解到京東方TFTLCD8G生產線將落戶平板產業基地,根據其建設計劃近期將全部投產(產污量將達到3萬t/d)。按地形走向,其污水應排入陶沖污水廠,但陶沖污水廠近期不建設。經過方案比選和論證,規劃建議建設臨時泵站和壓力管道,將近期污水調入已建成的蔡田鋪污水廠。
區域的開發建設一般是逐步進行的,在近期開發建設的區域中既有建設活動,又有農業生產。在排水規劃編制過程中需要對主干灌渠系統進行調查和了解,結合近期建設范圍,對在建設過程中(修建道路、地塊開發)需要保留的灌溉渠道提出改造方案。
平板基地內主要有滁河干渠及其3條支渠。滁河干渠在規劃區內長度約6 km,現狀渠底高程43 m~43.6 m。干渠灌溉設計流量19 m3/s,設計水位約為46.16 m~46.66 m。滁河干渠在區內主要有3條支渠,由西向東分別為三十頭支渠、三十頭電灌渠、五星支渠。其中三十頭支渠最大,灌溉流量約3 m3/s,其余流量1.5 m3/s。根據調查,近期開發建設會對3條支渠中的部分段有破壞,規劃建議根據其設計流量將其改造成管(涵),設置在市政道路下或用地圍墻邊。
為了避免地塊開發時,因硬化面積過大、市政管網管徑偏小,造成雨季地塊排水不暢,形成內澇現象。在平板基地排水規劃中,建議將綜合徑流系數0.6作為區內規劃審批控制指標之一,即地塊開發時其綜合徑流系數不能超過0.6;如果超過0.6,地塊內需自行建設下凹綠地、雨水調蓄池等排水設施截流并貯存部分雨水,保證汛期外排雨水峰值不超過市政雨水管道容量(市政雨水管道管徑按綜合徑流系數0.6計算得到)。
在排水規劃編制過程中,設計人員一直與總規編制單位保持密切的聯系、資源共享,對總體規劃涉及水系改造、排水分區、污水量預測等交叉章節,多次進行溝通和討論,共同確定出合理的設計方案,彌補了總體規劃設計的不足。我院和總規編制單位這種“無縫對接”的設計模式得到了業主的認可和贊譽。
[1]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室外排水設計規范[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