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施堅軒
本市檢察機關將懲治和預防職務犯罪向基層延伸反腐“下沉”接地氣
文 施堅軒
地鐵站里,有檢察機關制作的簡潔生動的廉政公益廣告;社區里,有開展廉政教育、接受群眾舉報的社區檢察官;各級黨校的講臺上,安排有檢察官的課程……這是本市檢察機關近年來將懲治和預防職務犯罪向基層延伸、更加“接地氣”的幾個片斷。
在前不久結束的上海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市檢察院檢察長陳旭在工作報告中說,2008年以來,全市檢察機關共查處貪污賄賂犯罪1658件1941人,其中,大案1557件,查處處級干部239人,局級干部14人;五年來,共查辦瀆職侵權犯罪157件176人;在工程建設、教育衛生、涉農惠民等民生領域查辦了一批有影響的案件。通過對查辦的職務犯罪案件分析、調研發現,本市職務犯罪案件呈現出大要案比例上升、一些行業或領域職務犯罪案件易發多發等特點。針對這些新情況,本市檢察機關采取懲防并舉、注重預防,實施深化懲治和預防職務犯罪年度報告、行賄犯罪檔案查詢、職務犯罪風險預測預警等舉措,從源頭上遏制職務犯罪的發生。
廉潔上海,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本市檢察機關在加大查辦職務犯罪力度的同時,還不斷創新舉措、延伸觸角,使原本多限于機關、企業等單位內部的職務犯罪預防教育走進基層、走向社會公眾,提高社會各界參與預防工作的熱情和抵制貪腐行為的自覺性。
徐匯區醫療資源相對集中,轄區內市級醫院眾多、醫學專家型人才聚集。徐匯區檢察院在查辦職務犯罪案件過程中發現,建立臨床信息安全防控機制是治理藥品商業賄賂的重要方面。該院遂聯合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復旦大學、上海交大醫學院、上海中醫藥大學和區衛生局,共同向轄區所有醫院提出推行“防統方”軟件的建議,大力倡導運用科技手段對藥品規范使用情況進行全天候監控。一旦發現越權登陸、違規操作等行為,實行超常預警,并依規嚴肅處理,起到了有效的威懾作用。此外,徐匯區檢察院還通過在醫院網站、院報開辟廉政文化專欄,為醫學領域專家人才提供法律服務,增強從業人員廉政意識;在醫院門診、病房等場所播放廉政格言警句、廉政公益廣告,揭示醫療領域職務犯罪的危害性,提高就醫群眾的監督意識。
市檢察院聯合浦東、虹口、崇明三家區縣檢察院在調研后發現,行業準入門檻低、審批環節監管乏力、租借管理存在漏洞等問題是航運領域一些產業鏈中的廉潔風險點,為此,專門向相關部門制發了具有針對性的檢察建議。本市檢察機關還成立了國有企業、專家型人才、涉農惠農、金融領域等多個預防職務犯罪專業小組,并依托職務犯罪預防工作網絡、專家人才法律服務站、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等載體,搭建起了社會化的預防工作平臺,將廉政理念、廉政文化播灑到多個行業領域的最前端,以配合加快推進本市的創新驅動、轉型發展。
從2010年開始,全市檢察機關在各級黨委的支持配合下,開展了預防職務犯罪教育“進黨校”活動,預防職務犯罪教育已經納入各級黨校、各類干部教育培訓的必修課程。此舉為有效提升黨員領導干部廉政勤政意識提供了平臺。在今年元旦前夕,市檢察院還聯合市經信委、靜安區檢察院,向900余名靜安區和市經信委系統部分黨員干部發送了“廉潔彩信”,這種具有親和力的形式使廉潔自律的意識深入人心。這一新探索今后有望在全市逐步推廣。
2011年11月29日,徐匯區檢察院派駐凌云檢察室收到群眾的實名舉報,反映某物業保安隊長曲某有侵吞單位和居民停車費的嫌疑。收到舉報之后,凌云檢察室進行了初步判斷,認為這一舉報線索具有較高的初查價值,于是立即將該線索移交本院反貪部門進行初查。經查,曲某利用負責上繳小區停車費的職務便利,截留公款11萬余元。徐匯區檢察院遂以涉嫌貪污罪對曲某立案偵查。這是本市首例由社區檢察室受理線索并移送反貪局立案偵查的貪污案件,也是檢察機關依托社區檢察室開展職務犯罪預防的收獲之一。案件偵破后,社區居民拍手稱快,也進一步鼓勵了社區居民參與舉報的積極性。不久,徐匯區檢察院又根據社區居民的舉報,立案偵查了一起貪污案件。
開展法制宣傳,受理群眾舉報、控告和申訴,接受罪犯自首是派駐社區檢察室的一項重要職能。檢察機關利用其扎根街鎮、直接面對基層群眾的便利,使之成為開展職務犯罪預防宣傳的前沿陣地。
自2010年6月試點以來,目前全市已設立31家派駐社區檢察室,覆蓋86個街鎮和117個公安派出所。全市檢察機關通過在社區、農村設立警示教育基地、法制宣傳長廊,從轄區黨員干部中聘請檢察聯絡員、預防宣講員,向居民、村民發放廉政教育宣傳小冊子等形式,加大對職務犯罪預防工作的宣傳力度,鼓勵老百姓進行舉報。奉賢區檢察院還結合地域特色,選取農村基層組織人員職務犯罪典型案例,開展模擬法庭、排演廉政小品,將廉政教育送到村民當中。據統計,2012年以來,全市社區檢察部門共移送職務犯罪線索20件,其中,15件16人被立案偵查,且均為大案。
喜慶的春節里,小男孩收到了長輩們送的壓歲紅包,開心之余,他回憶道:長輩們的下屬在送紅包時都說要關照,長輩們給自己紅包,是要我關照他們什么呢?面對孩子的疑問,長輩們的表情由喜悅迅速變為了吃驚。隨后,畫面出現了“正視孩子疑問,共創和諧社會”的字樣,引發觀者的思考。在人來人往的地鐵車站里,閘北區檢察院策劃制作的這部30秒的廉政公益廣告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目光,孩子天真的質疑引起了大家對收送紅包這一“潛規則”的反思。
廉政文化宣傳要走向社會公眾,就需要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來展現,而簡潔明了、形象生動、發人深省的廉政公益廣告成為檢察機關開展社會化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重要選擇。2011年,本市檢察機關開啟了廉政公益廣告“進地鐵、進機場、進電視”活動。目前,廉政公益廣告已經覆蓋本市所有地鐵站點2979塊電子屏、地鐵車廂2萬余塊電子屏以及兩大國際機場候機大廳180塊電子屏。針對地鐵、機場等公共場所人聲較為嘈雜的特點,一些視頻類的公益廣告專門采用了默片形式來表現,提高了廉政公益廣告的有效性。
去年,市檢察院又與市工商局舉行廉政公益廣告“進樓宇”活動簽約儀式,將這些優秀的廉政公益廣告推廣至寫字樓、商務圈中。這一全國創先之舉,增強了職務犯罪預防宣傳教育的規模效應,也為傳播廉政文化、深化反腐倡廉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為了鼓勵多出一些寓意深刻、制作精良的公益廣告,2012年4月,本市檢察機關舉辦了首屆以“廉潔上海、和諧上海”為主題的廉政公益廣告評選大賽,面向全市各基層檢察院和上海機場集團、申通地鐵集團等特邀單位,征集到33部視頻類作品和53幅平面類作品。經過層層評審,楊浦區檢察院制作的《貪腐必有報》等平面類作品、閘北區檢察院制作的《正視孩子的疑問》等視頻類作品共12件分獲一、二、三等獎。而在全國檢察機關首屆廉政短片、公益廣告評選活動中,本市檢察機關共有6部作品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