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德華符圣苡郭麗/文
從副市長到囚徒
——綿陽市原副市長廖明被判無期徒刑
● 劉德華符圣苡郭麗/文
綿陽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長廖明,因先后98次收受28人所送賄賂共計人民幣1191萬元、港幣20萬元、歐元3萬元、美元3萬元。2012年3月,被眉山市人民檢察院以受賄罪起訴。同年9月,眉山市中級人民法院以受賄罪判處廖明無期徒刑。
2013年盛夏,在鐵窗下服刑的廖明說:“33歲當副區長,之后是大縣縣委書記、大城市副市長,我年少得志,但沒經受住權利和金錢的考驗……”
廖明出生在農村,家境貧寒。從小看到父親為撫養他們兄妹成長起早貪黑,把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錢給他們交學費,于是他在心中立志好好學習,長大后做一個有用的人,報效祖國,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1985年5月,廖明加入中國共產黨。當時他是華南農大青年教師,他懷著滿腔熱情,準備好好干一番事業。為了工作,他經常熬夜到天明。通過不斷地努力,他被調入綿陽市委政研室工作。而后下派鍛煉。
1995年至1996年,在下派基層擔任鎮黨委副書記期間,廖明勤奮工作,深得組織和群眾的信任。回到機關后,被提升為處長,33歲時到游仙區擔任副區長,成為當時市委機關派到縣區最年輕的干部。
廖明從莘莘學子走上領導崗位后,漸漸認為自己有知識、懂理論,對待學習,開始不以為然,逐漸從自覺學習,到應付學習,再到放棄學習。在對待學習的問題上走過場,在對待基本政策和法律法規的學習上更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
由于思想上的不堅定,廖明逐漸被吃喝玩樂的不良風氣,投機取巧、一夜暴富的“神話”所影響,逐漸迷失了方向,人生觀、價值觀也開始發生變化。尤其是在擔任縣委書記以后,廖明原來還信誓旦旦“老老實實做人,清清白白做官”,還想“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但是,權力地位提高后,吹捧的人多了、恭維的人多了,有求于他的人多了,他就開始昏昏然。
廖明的思想從入黨時追求共產主義遠大理想,逐漸演變為為個人的權力地位、金錢名譽而投機鉆營,黨性修養逐漸喪失。
從開始收紅包禮金時的心驚肉跳,到心安理得收受高額賄賂,廖明的生活也開始發生變化,開始追求吃高檔,穿名牌。廖明早已忘記了入黨時的誓言和人生的理想,人生的追求也變成對金錢的貪婪,對吃喝玩樂的向往,對物質財富的占有。尤其到后來不計后果斂財,不管送錢對象、目的、金額大小,來者不拒,已經完全沒有了防御底線。
廖明在鐵窗下后悔地說:“發生在我身上的腐敗問題,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是黨性修養喪失后出現的必然結果。如果不是黨組織及時發現,對我采取措施,自己在犯罪的泥潭里還將越陷越深,不但身敗名裂,還將葬送自己的生命,成為千古罪人。”
職位提升,權力增大,面對的誘惑也會不斷增加。廖明在走上領導崗位后,不但沒有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反而成了典型的反面教材。
1995年,游仙經濟試驗區準備修筑公路。在比選施工單位時,游仙經濟試驗區管委會總工彭某趁廖明出國的時候私自與承建方廖某簽訂了施工合同。廖明回來后就說彭某簽定合同越權,不同意廖某繼續承建工程。為了能夠繼續承建該工程,1996年春節,廖某在廖明辦公室送給廖明5萬元人民幣。廖明收了5萬元后,終于同意將工程給廖某。廖某為了感謝,也為了得到廖明的繼續關照,第二次送給了廖明5萬元。后廖某為了工程盡快決算,第三次送給廖明5萬元。正是這15萬元打開了廖明的貪欲之門,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欲望就如同無底洞。有了受賄經驗,廖明廉潔意識更加淡薄,從惴惴不安到心安理得,甚至受賄方式開始多樣:現金、銀行卡、購物卡等。
1997年至2011年期間,廖明利用擔任綿陽市游仙區政府副區長、游仙區經濟試驗區管委會主任兼任游仙區沈家壩開發辦主任、綿陽市副市長職務之便,在游仙區沈家壩開發工程、綿陽市“樊華似錦”、樊華廣場等房地產開發過程中,收受賄賂共計美元1萬元、歐元3萬元、成都仁和春天商場價值10萬元購物卡。
回頭來看,廖明擔任縣委書記以后,面對巨大的權力,監管的缺失,制約的薄弱,加之自身個性的強勢和所謂義氣,在他心中,已經基本沒有什么紀律制度可言,他的一句話就能將決定變成廢紙。在建設工程領域,黨和國家早就有明確規定,嚴禁領導干部插手干預招投標,但廖明置紀律而不顧,為關系人安排工程,或打招呼,把原則當兒戲。上級黨組織也多次批評廖明無視紀律的行為。然而,廖明卻不知悔改,錯誤地將組織的寬容理解為自己沒問題,之后更加大膽地插手工程,更加貪婪地斂財。
2007年至2011年期間,廖明利用擔任中共平武縣委書記、中共三臺縣委書記、綿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職務之便,在平武縣小河溝電站、三臺縣城西出口道路改建工程二段工程、綿(陽)遂(寧)高速公路望水埡互通式立交至三臺馬家橋連接線工程、三臺縣耀森三期房地產開發工程等方面為市政工程承建商、四川某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謀取利益。先后12次收受他人賄賂現金共計人民幣270萬元和成都美美力誠商場5萬元購物卡一張。
2009年至2011年期間,廖明在平武縣南壩中學工程承建、某實業集團所屬東圣租賃公司所在地塊拆遷等開發過程中,先后3次在綿陽“三多園”會所收受他人賄賂現金共計人民幣205萬元。
欲望如洪水般吞噬了廖明。此時的廖明收受他人的賄賂已經不只是心安理得,而是成為了一種習慣。98筆受賄清單,列出來的是廖明的犯罪事實,是他對入黨誓言的背叛、對法規制度的踐踏、對職責使命的褻瀆,也再次證明:不是在戰爭年代,才有忠誠與背叛的考驗。
廖明在鐵窗下后悔地說:“當無視制度紀律的我繼續大膽踐踏制度紀律時,今天受到紀律制度的制裁也是一種必然。”
的物質誘惑,面對一些人揮金如土的奢侈生活,心里逐漸失衡,開始攀比、效仿,并逐漸貪圖享樂,尤其是隨著權利、地位的上升,當上一把手后,更是隨心所欲地支配金錢,享受金錢給他帶來的滿足感。廖明將艱苦樸素、吃苦耐勞的傳統美德,還有當年父母的告誡,黨組織開展的傳統教育忘到九霄云外,心中想到的是利用權力聚斂更多的錢財,占有更多的財富,過上富豪的生活。
廖明身陷囹圄后,開始認真地反思,深刻地體會到了自己的行為危害是多么的巨大,后果是多么嚴重。
廖明成為了綿陽建市以來第一個被查處的市級領導干部,給綿陽市委、市政府的形象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廖明在多個地方擔任過黨政“一把手”,對他任職過的地方黨組織的整體形象、威信都產生了巨大的破壞。
廖明在漸漸走向腐敗的過程中,為了給關系人謀求經濟利益,損害群眾利益,傷害群眾感情。尤其是將金錢交易帶入工作中,實行權錢交易,不但破壞經濟秩序,敗壞黨風政風,敗壞社會風氣,更讓自己的家人蒙受了恥辱與痛苦。
廖明曾是父母心中的驕傲,妻子眼中的好丈夫,女兒心中的好父親。但由于廖明被查處,他們要承擔社會輿論的壓力,承受別人異樣的眼光,更要承受親人長期分別的痛苦。廖明想到自己收受錢物的初衷是為了讓家人生活更好一些,到頭來卻害了家人,更是痛心疾首、心如刀絞。
廖明在鐵窗下后悔地說:“想到今后自己可能長期失去自由、身陷囹圄,不能與親人團聚,才深切體會到做一個平凡、有用、自由的人是多么可貴,與親人團聚、享受家庭生活是多么美好。”(作者單位系四川省人民檢察院。 責編:賀貴成)
廖明走上領導崗位后,面對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