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永柏 /文
從信仰與責任角度思考改進作風
●柴永柏 /文
對高校而言,“四風”表現重點在于“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關鍵在于解決“信仰”和“責任”問題,落腳點是勇挑歷史重擔,培養(yǎng)和造就時代所需人才,奉獻祖國、服務人民。出發(fā)點在于心中真正裝著師生,行動真正體現務實。
“四風”之弊在于影響黨的形象、動搖黨的根基,損害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其危害性和腐蝕性絕不容小視。作為一名長期在教育部門工作的教育工作者、一名高校領導班子的“班長”,應清醒地認識到“四風”的危害。必須旗幟鮮明反對“四風”、下大決心糾正“四風”,始終把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
在一代又一代川音教育仁人志士的辛勤奉獻中,我們培養(yǎng)出無數優(yōu)秀的藝術工作者,取得了社會公認的成績。但是,在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縱觀當前教育行業(yè),各種亂象皆徐徐滋生。結合川音存在的問題,將其歸納為四個方面:一是作風不正。少數干部信仰動搖,表現在思想上境界不高、情趣不佳、為人不真、做事不實。個別專業(yè)干部思想渙散,教學態(tài)度不端,甚至滑向“教”、“錢”交易的境地;二是理論學習不夠,特別是對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系統(tǒng)學習不夠。一些政治學習、形勢教育大多也是流于形式,缺乏深刻的思考,沒有做到真正用群眾路線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研究提高內涵和教學質量,沒有真正用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來約束行為;三是責任意識不強。表現在奉獻精神差、責任感不夠。學習只圖應付,工作只重應對,不注意腳踏實地、全心全意。沒有站在更高的立場想問題,有點成績就自我滿足,得過且過;四是適應能力不強,新知識和新技術手段缺乏靈活的運用,對新一代思想活躍的學生缺乏溝通與交流。對創(chuàng)新文化發(fā)展新理念、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模式缺乏深層次思考。對綜合知識的學習、對人生境界的提升有較大差距。這些普遍存在的“四風”問題,如不及時得到更正,必將對教育事業(yè)、對高校發(fā)展帶來更大沖擊,直接影響人才培養(yǎng)質量,嚴重阻礙人才強校,綜合實力的提高就難以實現。
堅定信仰、勇挑責任,這既是時代要求,也是現實需要。“信仰”問題直接關系到我們的黨員干部能否堅定立場、站穩(wěn)立場,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堅持原則、敢于擔當,是否真正把心思用在學習和工作上,用在創(chuàng)新文化發(fā)展新理念上,把功夫下到察實情、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上,這恰恰是反形式主義必須要解決的問題。“責任”問題則直接考驗黨員干部是否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師生,調查研究,急群眾之所急、解決問題;是否虛心向師生學習,真心對師生負責,熱心為師生服務,這正是反對官僚主義必須解決的問題。
按照這次教育實踐活動“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做到對照黨章、查找差距;正視問題,改正缺點。我們四川音樂學院要立足于學校發(fā)展的階段性特征,把開展活動同做好當前各項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力求務實為民,辦好十件實事:一是在辦學層次上,力爭本年博士后流動站申報成功;二是在奮斗目標上,全力爭取國家教育部年底前復議“四川藝術大學”的設置;三是在校園文化建設上,暑假期間全面啟動新校區(qū)文化景點建設;四是在解決新校區(qū)上課上班職工后顧之憂上,暑假期間完成“教工之家”改造和爭取本部青年教師廉租房建設;五是在科研工作上,力爭取得國家級項目新突破。全面啟動“民族樂器改良研制”的國家文化提升項目;六是在教學管理上,全面規(guī)范二級辦學單位;七是在年青教師培養(yǎng)上,全面啟動年青教師國際國內培訓計劃;八是在創(chuàng)作上,發(fā)揮特點,以“中國夢、四川夢”、“實踐教育”活動為主題出3—5個好作品;九是在勤儉節(jié)約上,全年削減行政辦公經費20%;十是在改善辦學、生活條件上,安排1000萬用于增加教學琴房樓二部電梯(約400萬);學生宿舍實施改造(約200萬);充實流行音樂學院教學設備(約200萬);增加學生食堂電梯及附屬設施(約200萬)。本次教育活動結合學習、查擺、整改,在以上這十件實事上下功夫,切實落實師生們的熱切期盼。
我們黨從立黨之初起,就心系最廣大人民群眾,致力于為人民群眾謀福利,結下了黨群、軍民的魚水深情。旗幟鮮明反對“四風”關鍵在于領導班子中的“班長”。作為帶頭人,我們心中必須要真正裝著師生群眾,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辦好人民群眾滿意教育。心中裝著群眾,關鍵是要付諸行動。藝術教育工作者特別是領導干部,必須立足于走出“象牙塔”、“研究室”,經常到基層一線去走一走,到學生家中去坐一坐,到鄉(xiāng)村去創(chuàng)作作品,多同普通師生群眾聊一聊,了解、體會人民群眾所思、所盼、所愿,為師生辦更多的好事實事,為人民群眾創(chuàng)作出的作品才更受群眾歡迎。同時,在和人民群眾的知心連接中,也不斷提升自我思想境界,建立黨群、干群的血肉聯系。
針對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現象,我們還必須多在思想上找原因,多從工作中找教訓,多在工作中添措施,從嚴要求、率先垂范,對工作負責、對師生負責。正視自身存在的問題,明確整改目標,邊查邊整邊改,切實整頓教風教紀和校風學風,健全和完善管理、教學和服務評價體制機制,加強督查,對嚴重違背學校“三風”建設的黨員干部必須進行專項幫助,既堅持以人為本、又要堅持依法治校,在“四風”建設中以實實在在的成效讓師生滿意。
“大樹扎根于沃土,高樓立足于基石”。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是我們黨永遠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心中裝著群眾,是黨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具體實踐,是黨“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線的客觀體現。作為西南地區(qū)唯一一所綜合性高等藝術院校,川音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和新挑戰(zhàn),要實現新的跨越,再創(chuàng)新的輝煌,必須與黨員干部一起緊緊依靠全校師生員工,發(fā)奮學習、勤奮工作、振奮精神、創(chuàng)新文化發(fā)展新理念,為文化強國、文化強省,為辦好人民滿意的四川藝術大學不懈奮斗。(四川音樂學院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組長、黨委書記、教授 責編:李妍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