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飛
彰武縣自開展黨代會常任制試點工作以來,就黨代表閉會期間發揮作用問題進行了積極探索與實踐,創建了“四個三”模式,為黨代表履職搭建了廣闊平臺。
三個組織。一是黨代表聯絡工作辦公室。負責與代表團、代表活動小組和代表的聯絡及相關組織、協調、管理、服務等日常工作。隨著黨代會常任制工作的全面展開,全縣48個黨委全部成立了黨代表聯絡工作辦公室。二是黨代表工作室。按照黨代表所在選區劃分代表團,每個代表團成立一個黨代表工作室。按照“由誰選舉,對誰負責”的原則,黨代表工作室由黨代表輪流值班,負責本選區黨員群眾的接待服務工作。三是專業代表活動組。按照單位性質、行業關聯等因素,分為12個代表活動組,組織代表圍繞相關行業開展調研視察、建議征集、學習培訓等系列活動。
三聯機制。一是縣委常委—黨代表活動組—黨代表三級聯系。每個縣委常委聯系1~2個黨代表活動組,黨代表活動組聯系所在組內的黨代表和組織開展活動,縣委常委對黨代表活動組開展的活動進行指導,督促其經常開展活動。二是縣委委員—黨代表—黨員三級聯系。縣委委員聯系5~10名黨代表,黨代表聯系5~10名黨員群眾,宣傳有關政策,收集基層信息,促進縣委、縣政府各項政策的落實和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的解決。三是黨代表聯絡辦公室—常任制聯絡員—黨代表三級聯系。黨代表聯絡辦公室在基層各黨委指定專人作為常任制聯絡員,組建常任制聯系網絡。聯絡員承擔聯絡黨代表、材料報送、信息采集等方面的工作,起到了上傳下達,下傳上達,暢通渠道的作用。
三個載體。一是開展“黨代表選區行”活動。以“‘兩委’委員聯系黨代表、黨代表聯系黨員群眾”為主要內容,組織“兩委”委員和黨代表到所在選區,走訪慰問代表和黨員,向聯系對象通報工作,聽取黨員群眾的意見、建議,幫助他們排憂解難,解決實際問題。二是開展“黨代表集中活動月”活動。每年組織一次為期一個月的代表集中活動?;顒悠陂g,通過專業代表活動組組織開展視察、調研、通報工作、征求意見和建議、詢問質詢等活動,增強黨代表履職責任。三是開展“黨代表、人大代表聯合活動”。鄉鎮既是組織本地縣黨代表活動的主體,又是組織鄉鎮黨代表活動的主體,組織縣、鄉黨代表和人大代表開展聯合調研視察活動,可以節約活動成本,擴大知情范圍,擴大監督群體。

三項監督。一是“雙述雙評”。“兩委”委員就思想工作作風,組織領導能力,工作實績,廉潔自律,貫徹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本級黨代表大會決定、決議情況,群眾普遍關心和社會反映強烈問題的解決情況等方面向黨代表進行述職,黨代表對“兩委”委員進行民主測評;黨代表對自己如何行使黨代表的職責權利、履行黨代表義務、密切聯系黨員群眾、發揮黨代表作用及年度代表活動開展等情況向選舉單位黨員群眾述職,黨員群眾對黨代表的信任度和滿意度進行測評。縣、鄉兩級每年至少開展1~2次的述職評議活動,根據需要,有時就某個專項工作進行述職評議。2012年5月,有24名縣黨代表對下派的“第一書記”和黨建指導員進行了考評打分。6月中旬,24個鄉鎮黨委書記進行了黨建工作述職測評大會,邀請了60名縣、鄉黨代表參加。二是詢問質詢。黨代表可就黨的建設、經濟社會發展問題,黨代表大會和黨委的決議、決定在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黨員群眾關注、反映強烈的問題,向黨委及所屬黨組織或有關部門(單位)提出詢問和質詢。在兩個試點鄉鎮召開的年會上,共有關于醫療改革等4個方面的問題進行了現場詢問和答復。三是參與重大決策和活動。黨委在黨的建設、項目建設、干部公開選拔等重大決策中,邀請部分黨代表列席全委會、常委會、常委班子民主生活會,讓黨代表了解事關全局的一些重大事項,廣泛聽取黨代表的意見、建議。2012年,共邀請180名黨代表列席了常委會、黨建工作述職測評會、后進村整頓匯報會。在全縣縣鄉人大、政府和縣政協換屆過程中,有的鄉鎮成立了黨代表換屆觀察小組,有的鄉鎮對換屆重點工作、重點環節、關鍵問題向黨代表公開,發揮了黨代表的監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