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亮峰
(陜煤蒲白礦業公司白水煤礦,陜西 渭南 715604)
白水煤礦為百年老礦,設計生產能力105 萬t,礦區位于鄂爾多斯拗陷區南緣、渭北褶斷束中部,褶曲、斷裂較發育。含煤地層為上石炭系太原群及下二迭系山西組,地質條件復雜,且斷層發育較多。本井田基本為一軸向NE 向SW 傾伏為主,東部轉SEE 并同向傾伏的背斜構造。因被新井等正斷層切割,呈NE的條狀單斜斷塊,斷塊間具有緩波狀起伏及局部凹坑,煤層傾角一般為8°至15°。井田內斷裂較多,以高角度正斷層為主,斷裂之間形成地塹式塊段。
礦井巖層基本情況:下二疊系山西組(p1Sh):上部灰色,下部灰黑色中細粒石英砂巖,泥巖及砂質泥巖;中、下部夾1~3 層薄煤(局部可采);底部為一層含鈣質的石英細砂巖(K4),偶夾1~2 層灰巖透鏡體及黑色頁巖礫塊,層面富集大量定向排列的云母片,是劃分山西組和太原群的重要標志。本組厚約58m,與上覆地層整合接觸。
上石炭系太原群(c3t):為本區主要含煤地層,以灰黑色泥巖為主,次為鋁土頁巖,細砂巖及薄層泥灰巖,含煤3~4 層,本組厚度30m,與上覆地層局部假整合接觸。下奧陶系馬家溝群(Q1+2m):為本區煤系地層沉積底盤,以灰色及淺灰色灰巖為主,夾薄層燧石,鈣質頁巖。厚度不詳,與上覆地層假整合接觸。
掘進所施工的煤巷錨桿支護從無到有,種類有管縫錨桿、等強錨桿、高強錨桿等。但支護參數一直沿用借鑒臨近相似礦井的錨桿支護參數,錨桿問排距均為700mm×800mm。但該間排距偏小,工序較多,制約著施工進度,造成材料、人員、工時浪費。因此,合理確定及適當增大錨桿問排距,對減少材料費投入,減少施工工序,提高施工進度和單進水平,保證接替正常、提高礦井產量,保證安全生產有著重要意義。
錨桿支護在支護原理上符合現代巖石力學和圍巖控制理論。錨桿與被錨固圍巖共同承載,屬主動支護,因而能夠調動和利用圍巖自身的穩定性,充分發揮圍巖的自身承載能力,有效地控制巷道圍巖變形,所以錨桿支護更有利于保護巷道圍巖的穩定,改善巷道維護狀況。
平頂巷道的層狀頂板,可看作是以巷道兩幫為支點的疊合梁。疊合梁層間抗剪力不足,在荷載作用下,將發生較大的彎曲變形和層間錯動。若用錨桿穿過并緊固,各層之間便互相擠壓,層間摩擦阻力增加,在外荷載作用下,層間不再發生離層錯動,抗彎抗剪強度增強,頂板便由“疊合梁”變成了“組合梁”。這樣大大提高了頂板巖層的承載能力,錨桿本身還起到抗剪銷釘的作用,能更加有效地阻止巖層的層間錯動。錨桿支護的作用并非各個獨立,一般是同時并存綜合作用,只是在不同的地質條件下某種作用占主導地位。
以白水煤礦二四采區軌道運輸巷為例,按懸吊理論計算錨桿參數(斷面為下寬:4.2m;高3.7m)。
(1)錨桿長度計算
L=KH+L1+L2
L——錨桿長度,m;H——冒落拱高度,m;K——安全系數,一般取K=2;L1——錨桿錨入穩定巖層的深度,一般按經驗取0.6m;L2——錨桿在巷道中的外露長度,一般取0.2m;其中:H=B/2f=4.44/(2×4)=0.555m。
式中:B——巷道開掘寬度,取4.44m;f——巖石堅固系數,砂巖取4。
則:L=2×0.555+0.6+0.2=1.91m
(2)錨桿間距、排距計算,間排距擬定相等,取A

式中:A——錨桿間排距,m;Q——錨桿設計錨固力,50KN/根;H——冒落拱高度,取0.555m;R——被懸吊砂巖的重力密度,取25.48KN/m3;K——安全系數,一般取K=2。

通過計算,選用直徑20mm,長度2200mm 螺紋鋼錨桿,間距采用800mm,排距采用900mm 能夠滿足要求。
(1)該巷道斷面為半圓拱形巷道,斷面尺寸為:掘進斷面,寬4.44m,高3.82m,S 掘=14.8m2,凈斷面,凈寬4.20m,凈高3.70m,S 凈=13.64m2。
附:巷道支護斷面圖1,斷面支護布置展開圖2。

圖1 巷道支護斷面圖

圖2 斷面支護布置展開圖
(2)支護形式為錨網錨索支護。
(3)支護材料:1)錨桿:拱部采用Ф20×2200mm 型螺紋鋼錨桿,兩幫采用Ф20×2200mm 型螺紋鋼錨桿,錨桿間排距為800×900mm,布置形式為矩形布置。2)錨固劑: 拱頂部采用K2360 樹脂藥卷,錨固長度1200mm,錨固劑使用數量為2 節/根。幫部采用K2360 樹脂藥卷,錨固長度600mm 錨固劑使用數量為1 節/根。3)托板采用鐵托板規格為150×150×5mm;鋼板。4)錨索采用Ф18mm×5300mm 型錨索,布置形式為1-0-2-0-1方形布置,間排距為1600×1800mm,錨固劑用量為3 節/根。5)鋼筋網采用規格為: 直徑×寬×長 (6×1100×2000)mm,網孔為100×100mm 型焊接式金屬網。
以改變錨桿的間排距,從原來的700mm×800mm 的間排距改變成現在的800mm×900mm,在白水煤礦二四采區軌道運輸巷進行試驗后,減少了材料費投入,減少了施工工序,提高施工進度和單進水平,保證了生產接續正常,提高了礦井的整體產量,掘進進尺由原來的60 米/月提高到81 米/月,掘進速度提高了35%以上,初步實現了高效、安全、改善工序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