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厲飛
人生,需要有一些時刻,慢下來,靜下來,聽花開的聲音,觀葉綻的曼妙。如果一本書,能讓你收獲此種感悟,何不捧起一讀呢?
人生,若能這么活,可真TM帶勁!如果一本書,能讓你拍著大腿這樣感嘆,何不買來一觀呢?
人生,若能遇到一本書,既讓你感悟,又讓你感嘆,何其幸運?
因工作機緣,我真獲得了這樣的幸運。當時,封面一下子吸引了我: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一個女孩子散著長發,跳躍起來攔車,有些狼狽,有些瘋狂。后來,終于忍不住買為己有。在大年初五的藍天白云下快意讀完此書,我堅定地認為,這個瘋丫頭就是作者陳宇欣本人。在那一躍的背影中,我強烈感受到了這本書最打動我的瘋勁兒,那種為了夢想敢于行動的勇氣。
陳宇欣曾是個乖乖女,學習用功,成績優良,順利保研。可就在讀研階段,她突然發了“瘋”。從小我們被教育,要好好讀書,考重點學校,找個好工作,每個人漸成沒有棱角的標準產品。當多數人習慣于此時,陳宇欣卻產生了疑問:這就是幸福嗎?人生有沒有比這更好的選擇?于是,在薪水優厚的金融工作崗位和休學到芬蘭半工半游之間,她選擇了后者。“你瘋了嗎?”很多善意的質疑電話接踵而至,卻阻不住她停下來慢慢看世界的腳步。從西伯利亞鐵路開始,在莫斯科、漢堡、格拉斯哥、赫爾辛基、朗伊爾賓,陳宇欣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跡。一本“慢”妙的書由此產生。
說它“慢”妙,是因為這里沒有一天一個地方的緊張日程,沒有一個接一個的景點狂奔,沒有慣常的“拍照—逛店—睡覺”三部曲,卻能收獲情誼。在自序中,陳宇欣就說,看過令人贊嘆的美景,卻沒進入到當地人的生活,是最遺憾的一點。于是,她把自己的腳步放慢,慢到有時間去觀察一座城市的每一個細節,慢到能聽見一座城市的細微呼吸。這種慢,讓很多當地人都成了她的朋友。把當地酒吧的老板喝成自己的好友,愿意為她端出雪藏的威士忌,這種經歷何等美妙!
因為“慢”妙,陳宇欣得以展示自己的瘋狂。經過5天6夜的火車到達莫斯科,住宿、買票后只剩5美元,卻買杯咖啡,決心繼續走下去;去漢堡時,初識一男子,和他在酒吧各喝兩瓶啤酒后,竟一起在美因茨的街道上走了整整一夜;在芬蘭,偶遇一個穿著中國旗袍的當地“瘋”男子,敢跟他回家品茶聊天。沒有最瘋狂,只有更瘋狂。在朗伊爾賓露營地,極度嚴寒讓她半小時凍醒一次,穿上三雙襪子,喝了半瓶二鍋頭都扛不住,得到救助才撐了下去。可就在這里,她卻決定:加入北極裸泳俱樂部。這意味著,她需要裸身潛到北冰洋的寒水中。看到此處,雖身在暖室,卻不由打了個寒戰,而這個瘋丫頭,最終成了該俱樂部的中國第一人!
因為“慢”妙,這本書變得特別。作為一本旅游漫筆,里面沒有滿眼的風景圖片,沒有離奇的旅途經歷,沒有實用的旅游攻略。10章的篇幅,絕大部分都在寫人,風景成了附屬品。在西伯利亞鐵路上相識的在莫斯科打拼17年的老陳,在不萊梅偷偷在信封里留給她50歐元的杰瑞德,為答謝她拍照而送她一捧玫瑰花的阿塞拜疆人,憐憫她獨行而請她吃漢堡、喝啤酒的麥當勞員工,都成了她故事的主人公。文字雖平淡,但近乎原始的信任感,形成一幅幅真善美的溫情畫卷,意味雋永。
此書本可以更充實,但有機會留在芬蘭的陳宇欣選擇了回國。她找回了生活的激情,也弄清了幸福的根源,但老天對這個慢旅行夢想實踐者的眷顧不止于此。回國后,她接到橄欖枝,得到一份與旅游相關的工作,20天的旅游假讓她頗有幸福感。后來,她貼在網上的歐洲游記被中信出版社相中,結集成書,就是這本《我就是想停下來,看看這個世界》。雖沒有阿城獲諾尼諾國際文學獎時的待遇:旅居三個月不需分文,只需留下一本書,但對樂享“慢”妙的陳宇欣而言,能出一本書,真是再好不過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