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毛澤東
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張思德同志就是我們這個隊伍中的一個同志。
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中國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做司馬遷的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
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只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改正。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精兵簡政”這一條意見,就是黨外人士李鼎銘先生提出來的;他提得好,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采用了。只要我們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為人民的利益改正錯的,我們這個隊伍就一定會興旺起來。
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我們還要和全國大多數人民走這一條路。我們今天已經領導著有九千一百萬人口的根據地,但是還不夠,還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們的同志在困難的時候,要看到成績,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們的勇氣。中國人民正在受難,我們有責任解救他們,我們要努力奮斗。要奮斗就會有犧牲,死人的事是經常發生的。但是我們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數人民的痛苦,我們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過,我們應當盡量地減少那些不必要的犧牲。我們的干部要關心每一個戰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今后我們的隊伍里,不管死了誰,不管是炊事員,是戰士,只要他是做過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們都要給他送葬,開追悼會。這要成為一個制度。這個方法也要介紹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開個追悼會。用這樣的方法,寄托我們的哀思,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
[題解]:《為人民服務》是毛澤東同志于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警備團追悼張思德大會上的講演。當時,抗日戰爭正處在十分艱苦的階段,有許多困難需要克服。毛澤東針對這一情況,講述為人民服務的道理,號召大家學習張思德同志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團結起來,打敗日本侵略者。這篇講演論點鮮明,論述縝密,層層深入,語言通俗、自然、樸實。它的主要內容包括四個方面:一是指出中國共產黨和黨所領導的革命隊伍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要求每個共產黨員和革命戰士,都要像張思德那樣,從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二是論述了正確的生死觀,要求革命者必須樹立為人民而生、為人民而死的無產階級的革命人生觀;三是提出了為了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堅持真理和修正錯誤的思想原則,要求我們保持和發揚黨的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光榮傳統,為人民利益堅持好的、改正錯的;四是強調了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和互相幫助。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這篇講演對加強黨和革命隊伍的思想道德建設,提高共產黨員和革命者的政治覺悟,樹立共產主義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起了重要作用,教育了新中國的一代又一代人。即使在發展市場經濟的今天,學習這篇著作仍然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