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刑法對職務犯罪的處罰金、沒收財產等規定較少,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對犯罪的懲治力度。少數犯罪分子甚至有‘一時服刑、刑滿享受’的思想。”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應勇近日接受記者采訪時建議完善相關法律,實現職務犯罪財產刑的全覆蓋,以有效震懾犯罪分子。
我國現行刑法中,對挪用公款罪、介紹賄賂罪、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隱瞞境外存款罪沒有規定財產刑;對貪污罪和受賄罪處一年至七年、七年至十年、二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沒有規定財產刑;對行賄罪只有處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才可以并處沒收財產,對處十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沒有規定財產刑。應勇認為,這種刑罰規定已不符合實際需要。
“打蛇打七寸!”應勇說,職務犯罪屬于貪利性犯罪,理應更多地適用財產刑。要根據職務犯罪對社會的危害程度,適用不同的財產刑,并加大職務犯罪財產刑的適用范圍,提高幅度,這樣可以有效防范和避免犯罪分子案發時轉移財產、刑滿后繼續享用的現象發生。
應勇建議對現行刑法的相關條款作出修改,即不論職務犯罪的輕重均有必要規定相應的財產刑,實現財產刑的“全覆蓋”,以增加違法犯罪成本,從經濟上制裁職務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