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2012年的俄羅斯航天活動

2013-08-14 02:01:50諸葛
國際太空 2013年2期

2012年,俄羅斯航天活動從整體講比2011年要好,航天發射次數仍居世界第一,共發射了29次,但沒有新型衛星上天,也沒發射導航衛星。其載人航天取得了兩項新成就:一是成功進行了2次快速交會對接試驗,即在宇宙飛船發射約6h就實現了與空間站的交會對接,大大縮短了交會對接的時間,這在世界上是首創的,具有多方面重要意義;二是成功用航向-NA(Kurs-NA)新型交會測量系統進行了與空間站的交會對接試驗。不過,俄羅斯質子-M火箭還是出現了一次完全失敗和一次部分失敗,負面影響很大。

1 人造衛星

3月30日,俄羅斯用質子-K火箭成功發射了“眼睛”(Oko)導彈預警衛星。該衛星編號為宇宙-2479,旨在利用紅外望遠鏡探測導彈發射。據悉,它是最后一顆“眼睛”系列導彈預警衛星,運行在地球靜止軌道,可對地球近半區域進行觀測。

5月17日,俄羅斯用聯盟-U火箭成功發射了第8顆改進型琥珀-4K2M(K2MYantar-4K2M)詳查光學成像偵察衛星[又叫鈷-M(Kobalt-M)]。該衛星編號為宇宙-2480,由進步中央設計局(Ts SKB-Progress)研制,由武庫設計局(OAO Arsenal of St Petersburg)制造。它有2個小的錐形返回艙,運行在近地點170km、遠地點370km、傾角62.8°~67.2°的軌道。俄羅斯并未公布衛星的詳細情況,但根據美國媒體消息稱,這顆衛星具有先進的偵察和陸地測繪能力,升空后加入俄羅斯偵察衛星網絡,該網絡由約70顆衛星組成。

7月28日,俄羅斯用隆聲號(Rokot)火箭成功發射了4顆衛星。它包括1顆軍用衛星和3顆民用衛星。軍用衛星為宇宙-2481;民用衛星為2顆信使-M(Gonets-M)衛星和1顆和平號(MiR)微型科學星。其中信使-M實際為軍民兩用衛星,可保障俄羅斯政府各部門與偏遠地區的通信聯絡,也是“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LONASS)衛星導航系統的一部分。該衛星本身具有能夠修正軌道的發動機裝置,其服務壽命比第一代“信使”衛星長2~5年。首顆信使-M衛星于2005年12月成功發射。輕型隆聲號火箭由俄羅斯RS-18洲際彈道導彈改制而來,由該導彈的頭兩級與微風-KM上面級組合。2000年以來,已經從普列謝茨克發射場發射了16枚隆聲號火箭。此次發射是2011年2月1日隆聲號未能將地球-IK-2(Geo-IK-2)軍用衛星送入預定軌道以后的首次發射。

11月3日,俄羅斯用質子-M火箭成功發射了2顆衛星,即亞馬爾-300K(Yamal-300K)通信衛星和射線-5B(Luc h-5B)中繼衛星。亞馬爾-300K由俄羅斯列舍特涅夫(Reshetnev)衛星系統公司為俄羅斯天然氣(Gazp rom)太空系統公司建造,裝有8臺C頻段和18臺Ku頻段轉發器,質量1640kg,設計壽命14年,用于向俄羅斯及獨聯體國家提供通信服務。射線-5B采用快訊-1000衛星平臺,質量950kg,設計壽命10年,用于保障“國際空間站”、運載火箭等與地面的通信。射線-5系列的第1顆衛星——射線-5A衛星已于2011年12月進入工作位置。中繼衛星系統對俄羅斯的意義重大,因為目前“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還無法與地面進行全天時通信。在4顆射線-5系列衛星全部部署完畢后,俄羅斯地面飛行控制中心才能獨立實現與所有低軌道航天器的全天候聯絡。

11月14日,俄羅斯用聯盟-2.1a火箭成功發射了子午線-6(Merid ian-6)軍民兩用通信衛星。2011年12月23日,俄羅斯用聯盟-2.1a火箭發射“子午線”衛星時,因火箭第三級發動機發生故障,衛星未能進入預定軌道,碎片墜落在西伯利亞地區。“子午線”采用與GLONASS-M衛星相似的衛星平臺建造,用于替換老化的“閃電”(Molniya)軍用通信衛星系統,既可以用來保障俄羅斯北部海域的船只和偵測飛機與岸上基站的通信聯絡,也能擴展西伯利亞與遠東地區的衛星通信網絡。該衛星能有效拓寬相關地區通信設備的頻率帶寬,且具有可靠性高及工作壽命長等特點。

組裝完畢的亞馬爾-300K通信衛星

12月8日,俄羅斯用質子-M火箭在發射亞馬爾-402通信衛星時未能把該星送入預定軌道。其原因是由于火箭的微風-M上面級與衛星的分離時間比預定時間提前了4min。為此,該衛星需要靠自身攜帶的發動機變軌才能進入運行軌道,但額外的燃料消耗會將衛星使用期限從15年減少到11年。該衛星由泰雷茲-阿萊尼亞宇航公司為俄羅斯天然氣太空系統公司研制,質量4600kg,原計劃定點在55°(E)赤道上空,為俄羅斯、西歐、中歐、中東和北非等地區提供轉播服務。

2 商業發射

在國際商業通信衛星發射方面,2月14日,俄羅斯用質子-M火箭成功發射了SES公司的SES-4通信衛星。該衛星采用美國勞拉公司的LS-1300衛星平臺,裝有52臺C頻段和72臺Ku頻段轉發器,質量6180kg,設計壽命15年。

俄羅斯發射的阿聯酋Yahsat-1B軍民兩用通信衛星

3月25日,俄羅斯用質子-M火箭成功發射了國際通信衛星-22(Intelsat-22)。該衛星由美國波音公司為國際通信衛星公司制造,裝有24臺C頻段、18臺Ku頻段和18臺超高頻轉發器,質量6.4t,設計壽命18年,用于為歐洲、中東、非洲和亞洲的客戶提供商業通信服務,并用搭載的超高頻有效載荷為澳大利亞國防軍提供軍用通信服務。

4月24日,俄羅斯用質子-M火箭成功發射了阿聯酋的Yahsat-1B軍民兩用通信衛星。

5月17日,俄羅斯用質子-M火箭成功發射了加拿大尼米克-6(Nimiq-6)通信衛星。該衛星是美國勞拉公司為加拿大衛星運營商制造的電視直播衛星,裝有32臺Ku頻段轉發器,質量4.5t,設計壽命15年,用于為加拿大提供入戶衛星電視服務。從1999年發射第1顆“尼米克”系列衛星到現在,俄羅斯已為加拿大發射了5顆該系列衛星。

6月1日,俄羅斯控股的海射公司用天頂-3SL(Zenit-3SL)海射火箭成功發射了國際通信衛星-19(Intersal-19)。該衛星由美國勞拉公司為國際通信衛星公司制造,裝有24臺C頻段和34臺Ku頻段轉發器,質量5.6t,設計壽命15年,用于替換位于166°(E)的國際通信衛星-8,為東南亞、澳大利亞、新西蘭和美國的3700萬用戶提供付費電視信號業務。其特點是提高了Ku頻段的傳輸能力,能優化澳大利亞衛星直播和網絡應用業務。它在C頻段具有更強的能力,可把視頻信息經過亞洲和太平洋傳輸到美國西部。

國際通信衛星-19剛入軌時南側太陽電池翼未能成功展開,后經采取應對措施后展開了。從衛星遙測數據顯示,南側太陽電池翼已經受損,衛星獲得的電力可能會因此而減少。美國航天分析專家表示,國際通信衛星-19太陽電池翼展開方面存在的問題突出了對航天工業開發衛星維修能力的需求,但這一方案也面臨著諸多困境。這些努力面臨的挑戰部分是因為技術原因,不過更大的挑戰可能在于財政、法律以及其他非技術方面的問題。美國維維衛星公司(Vivisat)的“任務擴展飛行器”(Mission Extension Vehic le)、MDA公司的太空基礎設施維修(Space Infrastructure Servicing),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機器人燃料加注任務(Robotic Refueling Mission)等開發項目,都將用于對在軌故障衛星進行維修。

調查顯示,海射公司對此故障不負有任何責任,目前調查聚焦在衛星制造商勞拉公司。有工業界官員稱,調查可能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天頂-3SL海射火箭和勞拉公司的衛星不匹配。也就是說,如果勞拉公司的衛星由其它火箭發射,或海射公司火箭發射其它衛星都不會出現這一問題。

8月19日,海射公司用天頂-3SL海射火箭成功發射了國際通信衛星-21。該衛星由美國波音公司制造,采用波音衛星系統-702MP(BSS-702MP)衛星平臺,裝有24臺C頻段和36臺Ku頻段轉發器,質量5980kg,設計壽命大于15年。該衛星用于取代國際通信衛星-9,為拉美國家用戶提供付費電視直播業務。

海上發射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世界上唯一能在海上發射運載火箭的公司,主要承接商業衛星發射業務,參加方有美國波音公司、俄羅斯能源航天火箭公司等。海射公司曾一度因利潤率低而中止業務。2010年,俄羅斯能源火箭航天公司通過重組掌握了海射公司95%的股份,并希望今后每年發射3~4枚火箭以保證贏利。

7月9日,俄羅斯用質子-M火箭成功發射了歐洲SES-5[又名天體-4B(Astra-4B)]通信衛星。該衛星最初被稱為天狼星-5(Sirius-5),采用美國勞拉公司的LS-1300衛星平臺,裝有24臺C頻段和36臺Ku頻段轉發器以及歐洲靜地衛星導航重疊服務(EGNOS)載荷,質量6008kg,設計壽命15年。

天頂-3SL海射火箭發射國際通信衛星-19

7月22日,俄羅斯用聯盟-FG火箭成功發射了5顆衛星,它們是俄羅斯老人星-B(Canop us-B)和MKA-PN1[又稱探測器-PP(Zond-PP)]衛星、白俄羅斯“貝爾卡”(BKA)衛星、加拿大ADS-1衛星(又稱Exac tView-1衛星,即精確視圖-1),以及德國技術試驗臺-1(TET-1)衛星。其中的MKA-PN1衛星是第一批基于俄羅斯新衛星平臺“克拉”制造的微型科研衛星,質量不足100kg,用于搜集地球海洋表面的溫度和鹽度,以及陸地表面溫度和濕度的數據,這些數據對氣候學家建立氣候模型和海洋環流模型必不可少,旨在研究俄羅斯沿海海洋環流和氣象數據;ADS-1衛星是精確視圖公司先進船只監視衛星星座的第5顆衛星,質量100kg,由英國薩瑞衛星公司、俄羅斯商業太空技術公司聯合建造;技術試驗臺-1衛星質量70kg,是德國航天局“在軌驗證”(OOV)項目的一部分,在軌運行14個月之后交由德國航天局研究發展部門負責,成為“火神鳥”(FIREBIRD)星座的一部分;老人星-B和“貝爾卡”衛星都是遙感衛星,前者質量400kg,后者是老人星-V1的姐妹星。執行這次發射任務的聯盟-FG是三級液體火箭,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為6.9t,主要用于發射載人飛船,也可用于商業發射衛星。2001年至今,該火箭進行的40次發射無一失敗,與其他俄羅斯火箭相比可靠性較高。

俄羅斯快訊-MD2裝箱

8月6日,俄羅斯用質子-M火箭在發射俄羅斯快訊-MD2(Exp ress-MD2)衛星和印尼電信-3(Telkom-3)通信衛星時失敗,這是俄羅斯自2010年12月以來的第7次火箭發射失敗。近3年來(2010-2012年),俄羅斯因發射失敗而造成的損失或達270億盧布(約合8.5億美元),根源可能是沒有聯合控制體系。這次發射失敗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該火箭的微風-M上面級推進器燃料輸送故障所致,使原本應點火5次、第3次點火后工作18min5s的發動機,僅工作了7s后便停止了,衛星未能進入預定軌道,而是運行在近地點266km、遠地點5020km、傾角49.9°的軌道上。這起事故是生產質量問題,微風-M上面級推進器備用燃料箱的液壓系統油路出現堵塞。它不僅給俄羅斯帶來經濟損失,而且還損害了俄羅斯的國家形象。快訊-MD2和電信-3現都已成為太空垃圾。8月9日,俄羅斯國防部空天防御部隊發言人佐洛圖欣上校表示,這2顆衛星目前不會對“國際空間站”產生威脅。10月16日,微風-M上面級在近地軌道炸毀,目前發現并監測到12個碎片,俄羅斯表示這些碎片也不會對“國際空間站”構成直接威脅。

快訊-MD2由俄羅斯赫魯尼切夫(Khrunichev)國家航天科研生產中心和法國泰雷茲-阿萊尼亞公司聯合研制,裝有8臺C頻段、1臺L頻段轉發器,質量1.14t,設計壽命10年,原定用于為俄羅斯遠東和南西伯利亞提供數字電視、電話、視頻會議、數據傳輸等多種業務。電信-3是俄羅斯信息衛星系統公司為印度尼西亞電信運營商研制的通信衛星,采用快訊-1000N衛星平臺,裝有32臺C頻段和10臺Ku頻段轉發器,有效載荷功率5.6kW,質量1.6t,設計壽命15年,原定用于為印度尼西亞和中南半島提供通信和電視廣播服務。

這2顆衛星發射前已經投保,其中快訊-MD2的保額為11.77億盧布(約合2.38億元人民幣),而電信-3的保額為750萬美元(約合4778萬元人民幣)。發生故障的微風-M上面級由俄羅斯赫魯尼切夫國家航天科研生產中心研制,最多可以進行8次點火,在太空飛行不少于24h,可幫助衛星進入低、中、高和地球同步軌道。8月15日,赫魯尼切夫國家航天科研生產中心總經理弗拉基米爾·涅斯捷羅夫辭職。此后,該中心仍在繼續制造“質子”系列火箭和微風-M上面級,因為在目前俄羅斯還沒有能取代它們的運載器。赫魯尼切夫國家航天科研生產中心組建于1993年,其前身是俄羅斯最大的航空、火箭和宇航設計制造機構—赫魯尼切夫機械制造廠和禮炮設計局。目前,該中心是俄羅斯火箭和航天工業領域的龍頭企業之一,主要產品是執行俄羅斯商業火箭發射任務的主力—“質子”系列運載火箭及其使用的“微風”上面級,以及即將投入使用的“安加拉”新一代運載火箭。

進步 M-14M飛往“國際空間站”

進步 M-16M貨運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快速對接

9月17日,俄羅斯用聯盟-2.1a火箭成功發射了歐洲氣象業務衛星-B(MetOp-B)。

10月14日,俄羅斯用質子-M火箭成功發射了國際通信衛星-23。該衛星由軌道科學公司建造,采用星-2.4E(Star-2.4E)衛星平臺,裝有24臺C頻段和15臺Ku頻段轉發器,質量2700kg,設計壽命15年。

11月20日,俄羅斯用質子-M火箭成功發射了美國回聲星-16(Echo Star-16)。它是美國勞拉公司制造的新一代電視直播衛星,為美國直播衛星運營商回聲星公司所有。它采用LS-1300衛星平臺,裝有32臺Ku頻段轉發器,質量6.5t,設計壽命15年,為北美地區的用戶提供高清電視信號。這次是“質子”系列火箭第382次發射,也是該火箭自1996年4月投入商業運營以來的第76次發射,還是第5次發射“回聲星”系列衛星以及第24次發射勞拉公司制造的航天器。

12月1日,俄羅斯用聯盟-ST火箭成功發射了法國昴宿星-1B(Pleiades-1B)軍民兩用光學成像衛星。本次任務是“聯盟”火箭第4次從法屬圭亞那航天中心發射。昴宿星-1B質量為970kg,衛星相機分辨率為50c m。昴宿星-1B與2011年12月發射的昴宿星-1A一道,可在24h內實現全球覆蓋。法國航天局(CNES)希望2013年春季,這2顆衛星的系統能實現全面運行。它們將會繞694km高的地球軌道運行至少5年。“昴宿星”每天能向法國國防機構和情報機構發送最多50張高分辨率圖像,其余的可用于商業用戶。

3 載人航天

“進步”系列貨運飛船升空

1月25日,1月24日與“國際空間站”分離的俄羅斯進步 M-13M貨運飛船釋放了一顆名為田鳧-M(Chibis-M)小型科學衛星。該衛星由俄羅斯航天研究所和列別杰夫物理研究所共同研制,凈質量40kg,有效載荷12kg,其中包括X和γ射線探測器、紫外線探測器、等離子波檢測儀、無線電頻率分析儀和光學數碼相機。據俄羅斯航天研究所的專家介紹說,距地球表面10~20km的空間存在高強度γ射線,會對飛機乘員構成潛在威脅。如果抵達地面的γ射線超過一定的輻射量,可能對地球生態和人體健康造成影響。因此,探測地球大氣層中的γ射線是田鳧-M衛星的主要使命之一。此外,這顆衛星還通過探測無線電高頻脈沖,為研究全球無線通信的特點提供科學數據。按計劃,田鳧-M衛星在太空中的工作壽命不少于2年。

1月25日,俄羅斯用聯盟-U火箭成功發射了進步 M-14M貨運飛船。它裝有2.6t各類貨物,其中包括燃料、氧氣、水、衣物、新鮮蔬果、醫療和科研設備,以及給航天員的各種包裹。1月28日,該飛船與“國際空間站”碼頭號(Pirs)對接艙自動對接。4月19日,與“國際空間站”分離,然后實施了代號為“雷達-進步”的多項試驗,旨在確定由于飛船發動機工作而在航天器周邊產生的電離層環境的物理特性。4月28日,飛船按指令墜入南太平洋海域。

4月20日,俄羅斯用聯盟-U火箭成功發射了進步 M-15M貨運飛船。它裝有超過2.4t的各類貨物,除常規的燃料、氧氣、水、衣物和信件外,還為“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段運去了用于進行人體模型空間輻射試驗的新型傳感器。4月22日,該飛船與“國際空間站” 碼頭號對接艙自動對接。7月22日,與“國際空間站”分離,以進行一系列工程調試,并測試經過改進的新型自動交會系統。7月24日,進步 M-15M與空間站交會對接失敗,因為當飛船在距空間站161km時,空間站無線電對接系統拒絕了進一步操作,致使對接失敗,此后飛船一直滯留在距空間站500km的安全距離處。

交會對接失敗的原因是由于進步M-15M表面溫度過低,使新的航向-NA交會對接系統上的敏感器失靈,從而觸發“被動中止”程序,導致交會對接中止。為解決這一問題,技術人員啟動了所有可能的加熱裝置為飛船升溫,最終使得飛船溫度穩定保持在22℃,從而成功激活航向-NA,使得此后的交會對接試驗順利進行。航向-NA是第三代“航向”交會對接系統,它將原來的5副天線合并為1副,同時以數字信號處理裝置代替了模擬信號處理裝置,目的是提高安全性,降低功率。其特點是輕巧節能,它的質量是航向-A的1/2,能耗減少了2/3。測試成功后,它將在2014年替代“進步”系列貨運飛船和“聯盟”系列載人飛船上使用的航向-A。7月29日,該飛船與“國際空間站”交會對接獲得成功。對接后,“國際空間站”上航天員再次打開艙門,拆除了飛船內的航向-NA,以便能夠運回地球,使俄羅斯專家對溫度為何會影響航向-NA的原因做進一步分析。7月30日,分離后的飛船開展了“雷達-進步”試驗。8月20日,飛船按指令墜入南太平洋海域。

8月1日,俄羅斯用聯盟-U火箭成功發射了進步 M-16M貨運飛船。它裝有2.6t用于保障空間站運行和乘員生活的物資,以及用于生物技術實驗的菌根真菌發酵罐和細胞材料。其一項重要任務是驗證新型快速交會對接模式,即飛船在發射6h后(繞地飛行4圈)就實施與“國際空間站”的對接,結果獲得成功,大大縮短了對接時間,使飛船消耗的燃料更少,航天員和地面控制人員在對接上花費的精力也更少。以往“進步”系列貨運飛船和“聯盟”系列載人飛船在對接前要繞地球飛行34圈,花費近2天時間。俄羅斯對快速對接模式已經研究多年,并在地面通過了測試。使用快速交會對接模式要求“國際空間站”運行在400km高的軌道。快速對接模式將在2014年正式應用于“進步”貨運飛船和“聯盟”載人飛船系列。

10月31日,俄羅斯用聯盟-U火箭成功發射了進步 M-17M貨運飛船。它裝有2.4t燃料、氧氣、食物和水、科學實驗和醫療設備以及新鮮蔬菜和水果、各種糖果和親人的包裹等。該飛船于6h后與“國際空間站”自動對接,成為第2艘實現快速對接的飛船。

“聯盟”系列載人飛船升空

4月27日,俄羅斯聯盟 TMA-22載人飛船返回艙安全降落在哈薩克斯坦境內。它載有俄羅斯航天員安東·什卡普列羅夫(Anton Shkaplerov)、阿納托利·伊瓦尼申(Anatoly Ivanishin)和美國航天員丹尼爾·伯班克(Dan Burbank)。他們于2011年12月23日抵達“國際空間站”。在“國際空間站”的近4個月里,他們進行了近40項科學實驗,迎接了1艘載人飛船和3艘貨運飛船,其中什卡普列羅夫還在2012年完成了一次太空行走。俄羅斯的2架安-12、1架安-26、14架米-8直升機和8輛搜救車參與了聯盟 TMA-22返回艙著陸的保障工作。

5月15日,俄羅斯用聯盟-FG火箭成功發射了聯盟 TMA-04M載人飛船。該飛船載有“國際空間站”第31期長期考察組的俄羅斯航天員根納季·帕達爾卡(Gennady Padalka,指令長)、謝爾蓋·列溫(Sergei Revin)和美國航天員約瑟夫·阿卡巴(Josep h Ac aba)。帕達爾卡曾在1998年和2009年3次飛往空間站,擁有585天的太空工作經歷,完成過8次出艙任務;阿卡巴有1次太空飛行經驗;列溫則是頭一次離開地球。他們接替于4月27日返回地球的3名航天員,在“國際空間站”工作4個半月時間。在“國際空間站”迎接他們的航天員為俄羅斯航天員奧列格·科諾年科(Oleg Kononenko)、美國航天員唐納德·佩蒂特(Don Pettit)和荷蘭航天員安德烈·凱珀斯(Andre Kuip ers)。5月17日,聯盟 TMA-04M與“國際空間站”探索號(Poisk)迷你研究艙-2成功對接。第31期長期考察組計劃在“國際空間站”完成近40項實驗,其中包括8項新實驗,比如,發射小衛星模擬太空物體墜落地球;用真人骨骼研究人在長期太空飛行中的鈣流失情況;在太空環境中培養和觀察地球微生物等。他們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迎接美國第1艘由私營企業制造的飛船—“龍”貨運飛船以及2艘“進步”貨運飛船和第3艘日本H-2轉移飛行器(HTV)。

7月1日,俄羅斯聯盟 TMA-03M載人飛船返回艙安全降落在哈薩克斯坦境內。它載有俄羅斯航天員科諾年科、美國航天員佩蒂特和荷蘭航天員凱珀斯。航天員帶回了一系列太空科學實驗的結果。比如,名為“恒量”的實驗結果將幫助科學家了解生物酶在失重環境下的表現,以便研發出有效方法維持航天員在長期飛行時的活力。從太空帶回的放置了近1年的人骨,將幫助醫學家解決影響航天員在太空長期工作的一個主要問題—骨骼鈣流失。

7月15日,俄羅斯用聯盟-FG火箭成功發射了聯盟 TMA-05M載人飛船。它載有“國際空間站”第32期長期考察組的俄羅斯航天員尤里·馬連琴科(Yuri Malenc henko,指令長)、美國女航天員蘇尼特·威廉斯(Sunita Williams)和日本航天員星出彰彥(Akihiko Hoshide),其中馬連琴科之前已4上太空,威廉斯和星出彰彥各有1次登天經歷。他們計劃在“國際空間站”內工作4個多月,完成30多項科學實驗。馬連琴科說,他對所有實驗一視同仁,關鍵是要準確、高質量地完成任務,測試新的飛船對接系統。威廉斯表示對研究航天員心血管系統等一系列生物醫學實驗最感興趣。星出彰彥則更關心日本方面制定的太空實驗計劃,其中一項是研究小型淡水魚在微重力條件下的生長情況,還負責釋放5顆微型衛星。他們要測試哪種體育鍛煉最適宜在太空長期駐留的人,并研究航天員心血管系統的狀況,這些實驗對于人類未來離開近地軌道飛往其他行星來說非常重要。7月17日,聯盟 TMA-05M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這一天正好是美蘇飛船首次對接第37周年紀念日。第32期長期考察組進入“國際空間站”后,威廉斯擔任新一屆“國際空間站”站長。

俄羅斯航天員尤里·馬連琴科在“國際空間站”內喝水

8月21日,“國際空間站”的2位俄羅斯航天員出艙作業。這是“國際空間站”航天員在2012年實施的第2次太空行走,第1次行走于2012年2月由航天員安東·什卡普列羅夫和奧列格·科諾年科完成,執行第2次太空行走任務的是俄羅斯航天員帕達爾卡和馬連琴科。此前,帕達爾卡和馬連琴科分別擁有8次和4次太空行走經驗。這次太空行走歷時5h50min,在此期間,身著海鷹-MK(Orlan-MK)艙外航天服的航天員完成了5項任務:把碼頭號對接艙的貨物起重機挪到曙光號(Zarya)功能貨艙上;發射領域號(Sp heric al)微型科研衛星;為星辰號服務艙(Zvezd a)安裝隕石防護板;從空間站表面回收用于生物醫學實驗的儲藏罐;在碼頭號對接艙外安裝支撐桿。領域號衛星質量9kg,直徑53c m,呈球形,俄羅斯科學家將它作為一個太空目標來測試太空跟蹤技術,這種技術用于監視太空垃圾;還測試它如何重返大氣層。這個小球預計在軌停留3個月后墜向地球。在此次出艙時航天員遇到艙門密封不嚴等難題,為此耽誤了47min。

“國際空間站”第33期長期考察組乘員諾維茨基(中)、塔列爾金(左)和福特

9月17日,聯盟 TMA-04M載人飛船返回艙安全降落在哈薩克斯坦境內。它載有俄羅斯航天員帕達爾卡、列溫和美國航天員阿卡巴,他們在“國際空間站”工作了5個月,進行了一次太空行走,與俄羅斯“進步”系列貨運飛船、日本第3艘H-2轉移飛行器、聯盟 TMA-05M載人飛船進行對接和分離,還在“國際空間站”內進行了40多項科學實驗。為了確保他們安全著陸,俄羅斯出動了3架飛機、12架直升機和6輛搜救車保駕護航。3名航天員在出艙后,先在搜救車上接受醫生檢查,然后乘直升機前往哈薩克斯坦卡拉甘達機場,再從那里轉飛機返回莫斯科。

10月2日,“國際空間站”首次利用激光通信手段將寬帶信息傳輸到地面站,傳輸數據量為2.8GB,傳輸速度達到125Mbit/s。俄羅斯太空激光通信系統由俄羅斯精密儀器制造系統公司和能源火箭航天公司共同研發。它從太空發射激光信號,再由地面接收站將激光解調成電信號,從而實現信息傳輸。根據俄羅斯航天部門2012年2月進行的試驗,該系統可在1000km的距離內以2~75Mbit/s的速度傳輸數據。與傳統的無線通信相比,激光通信的優點是保密性強、不怕電磁干擾和通信質量好。目前,“國際空間站”與地面的主要信息傳輸手段是衛星電話,但不能全天候通信,且只能為空間站提供速度不快(僅夠瀏覽新聞)的互聯網服務。激光通信系統的運用為補充快捷、可靠的太空通信手段開辟了道路。

10月23日,俄羅斯用聯盟-FG火箭成功發射了聯盟 TMA-06M載人飛船。該飛船載有“國際空間站”第33期長期考察組的俄羅斯航天員奧列格·諾維茨基(Oleg Novitskiy)、葉夫根尼·塔列爾金(Evgeny Tarelkin)和美國航天員凱文·福特(Kevin A. Ford),他們將在空間站工作5個多月。10月25日,他們抵達“國際空間站”。

11月14日,莫斯科一條光纜發生故障,有媒體稱這可能導致俄羅斯同衛星以及“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失去聯系。對此,俄羅斯航天局新聞發言人稱,光纜故障并未影響其衛星及“國際空間站”的正常運行,因為使用了備用光纜,與“國際空間站”的聯絡通過美國通信系統進行。11月15日,聯系俄羅斯地面飛行控制中心與各跟蹤站的光纜已經修復,控制系統運轉正常。

11月19日,聯盟 TMA-05M載人飛船返回艙安全降落在哈薩克斯坦境內。它載有俄羅斯航天員馬連琴科、美國航天員威廉斯以及日本航天員星出彰彥,他們在“國際空間站”工作4個月,迎接了3艘俄羅斯“進步”系列貨運飛船和1艘“龍”商用貨運飛船,讓歐洲“愛德華多·阿瑪爾迪”自動轉移飛行器脫離空間站,完成了4次太空行走(1次按照俄羅斯飛行計劃,3次按照美國計劃),還對“國際空間站”進行了機動,以避免太空垃圾對安全構成的威脅。他們帶回了多項科學實驗結果和各種可回收設備。

12月19日,俄羅斯用聯盟-FG火箭成功發射了聯盟 TMA-07M載人飛船。該飛船載有“國際空間站”第34期長期考察組的俄羅斯航天員羅曼·羅曼年科(Roman Romanenko)、加拿大航天員克里斯·哈德菲爾德(Chris Had field)和美國航天員托馬斯·馬什伯恩(Thomas Marshburn)。12月21日,他們抵達“國際空間站”。第34期長期考察組將在147個晝夜中完成2次太空行走,在空間站完成大量常規和新型科學實驗,僅美國就規定空間站乘員需完成130余項科學實驗。此外,還需接收并卸載4艘俄羅斯貨運飛船、1艘歐洲貨運飛船和美國“龍”新型商業貨運飛船。12月16日,為了與聯盟 TMA-07M載人飛船對接創造條件,“國際空間站”的軌道升高2.5km。測驗空間站規避太空垃圾的新系統也是“國際空間站”此次調整軌道的目的之一。

“國際空間站”第34長期考察組準備出征

“火衛一-土壤”探測器墜入大氣層

4 空間探測

1月15日,俄羅斯“火衛一-土壤”(Phobos-Grunt)探測器墜落在智利南部惠靈頓島以西1250km的太平洋海域。該探測器于2011年11月9日發射,但它在同運載火箭分離后因其主發動機啟動失效而無法實現變軌,使探測器未能脫離近地軌道,且俄羅斯失去了對“火衛一-土壤”的有效控制。“火衛一-土壤”總質量13.5t,其中有近11t的有毒燃料和供探測使用的放射性鈷-57。它在墜落后經過大氣層時基本燃燒殆盡,最終僅剩20~30個碎片墜落地球,總質量不超過200kg。有毒燃料可能基本燒盡,探測器上光譜分析儀中所含的鈷-57質量不超過10μg,半衰期極短,不會造成放射性污染。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综合色在线视频播放线视| 亚洲av无码人妻| 成人国产免费|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无码| 久久一本精品久久久ー99|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在线网站|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呦| 亚洲国产成熟视频在线多多| 一区二区日韩国产精久久| 91视频日本| 欧美不卡视频一区发布| 国产在线精品99一区不卡| 欧美日韩综合网| 无码人中文字幕| 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免费|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 又爽又大又黄a级毛片在线视频| 国产色婷婷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A∨精品日韩精品无码| 91福利免费| 国产视频只有无码精品| 国产精品免费福利久久播放| 国产中文在线亚洲精品官网|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 免费毛片网站在线观看| 伊在人亞洲香蕉精品區| 五月激情婷婷综合|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 在线免费观看AV| 国产精品自拍露脸视频| 亚州AV秘 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躁天天躁夜夜躁婷婷| 青青草一区二区免费精品| 欧美区国产区| 久久一级电影|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播放| 成·人免费午夜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午夜| 精品一区二区无码av| 91在线激情在线观看| 蝴蝶伊人久久中文娱乐网| 亚洲天堂精品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欧美区| 亚洲免费人成影院| 久久黄色一级片| 好紧好深好大乳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av| 青草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无码观看|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国产凹凸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黄网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超福利久久精品| 狠狠色综合久久狠狠色综合| 日本三级精品| 欧美在线导航| 日韩二区三区无| 好久久免费视频高清| 播五月综合| 久久综合色天堂av| 国产一区成人|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第二区| 色偷偷综合网| a毛片在线| 亚洲视频在线青青|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 日韩精品资源| 久久窝窝国产精品午夜看片| 无码免费的亚洲视频| 一级黄色欧美| 操美女免费网站|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日韩专区 | 久久亚洲黄色视频| 在线欧美日韩国产| 潮喷在线无码白浆| 亚洲欧美不卡视频| 美女视频黄又黄又免费高清| 尤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视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