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瑋 吳俊杰
金陵有大美,以石城東北為最。此話古來有之,如若不信,不妨親臨一見。
時值春天,驅車從中山門出城沿滬寧高速連接線朝前急駛,幾乎只需一眨眼工夫,便可拐入直通長江二橋的繞城公路,只見道路兩側,逶迤的丘陵連綿起伏,猶如一道深綠淺翠的天然屏障,又恍若一幅幅流動的壁畫,令人神清氣爽,顧盼生情。這樣的畫面,從車窗外迅速掠過后,又意猶未盡地朝前鋪展延伸,連同寬闊平坦的繞城大道。倘若你再細看,便不難發現,以往道路兩側雜亂無章分布的一些低矮破舊的房屋不見了,取代的是一幢幢排列有序、嶄新氣派的安居房,以及隨處可見的景觀綠地。這是長江二橋高速棲霞段帶給人們的一段美麗風景。目睹此景,人們不由得會想起那些用智慧、心血和汗水傾情打造風景的建設者。
長江二橋高速是南京一條重要的交通干線,交通流量很大。然而,多年來道路沿線所形成的具有一定規模的城中村危舊房,不僅嚴重影響到區域的環境面貌,而且還使南京“北大門”的形象蒙上了一道塵垢。
為徹底改善這一現狀,提升南京“北大門”形象,棲霞區結合南京市“動遷拆違治亂整破”專項行動,迅速啟動實施了長江二橋高速棲霞段兩側環境整治提升工程。該工程北起太新路,南止東楊坊立交,全長約6.3公里,預計動遷投入45.6億元,綠化投入1.2億元。以二橋高速和緯一路為界,劃分為燕子磯新城、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邁燕交界區、新堯新城四個片區迅速推進。自2012年11月以來,該區采取非征地拆遷模式,迅速推動了二橋高速沿線的拆遷工作,在短短2個月時間內,就完成拆遷總面積達69.95萬平方米,其中居民2146戶,達99.4%;工企單位62家,達100%,此舉被多家媒體喻為“棲霞速度”。
動遷拆違的“棲霞速度”,凸顯出令人贊嘆的“棲霞效率”。為了收獲這種“速度”與“效率”,棲霞區實行領導掛帥,強化責任落實,嚴格督查考核,并且還專門成立了“動遷拆違治亂整破”暨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指揮部,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任政委和總指揮,三區相關領導為副指揮,各街道和區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下設綜合協調、征收拆遷、環境提升、交通整治、信訪維穩、紀檢監察等6個專項工作組,并從機關各部門抽調人員集中辦公。隨后,該區將整治工作分為動遷整治、窗口地區、交通秩序整治3個類別,并成立15個項目工作組,每個工作組由一名區領導掛帥推進。各工作組實行“雙責任單位”的工作機制,明確整治項目所在街道為第一責任單位,包干部門牽頭單位為第二責任單位,全區上下,很快形成了“人人有任務、個個背指標”的工作氛圍。這些措施的制定與落實,無疑為動遷拆違的“棲霞速度”和“效率”,提供了強勁有力的有效保障,并使得該區動遷拆違和城中村危舊房改造工作走在了南京市前列。與此同時,該區通過科學規劃,結合周邊原生態山體、水體,還精心營造出一條自然的可持續生態景觀長廊,從而使得長江二橋高速棲霞段沿線的環境面貌真正變得煥然一新。
在“動遷整治”工作中,棲霞區按照“多線推進、依法拆除”的要求,強力拆除各類違法建設,并針對不同地域和不同地段的實際情況,出臺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如收入低、住房小的拆遷戶,確保其“拆有所居,遷而安居”;對身有殘疾、身患重大疾病者給予適當的民政補助;對弱勢群體、困難群眾在尋找過渡房、拆遷搬家等方面給予幫扶;為企業搬遷提供“綠色通道”……正因為如此,該區才做到了所有違建,能夠全部通過自拆、助拆形式拆除,從未發生一起強拆,進而真正實現了“零沖突、零事故、零群訪”的目標。由此,人們不難看出,棲霞區在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中追求“速度”與“效率”的同時,還平添了一道別樣的人文景觀。
如今,外地人前往南京,經過長江二橋的機會日益增多,人們在車上,對四周的景色或許只是轉瞬即逝的一瞥,可那一瞥,卻是外界對“六朝古都、十朝都會”的第一印象。隨著“青奧”腳步的不斷臨近,棲霞人民正以波瀾壯闊的創新實踐和爭分奪秒的建設速度,精心裝扮著這一窗口地帶。相信不久的將來,這片臨山伴水、鐘靈毓秀的大地,定會讓世人領略到更多的魅力與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