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 王平
圖書館特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商用數據庫資源與館藏紙本書刊共同構成了高校教學、科研的重要資源保障體系。隨著中國高等職業教育的跨越式發展和圖書館數字信息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在資源共享環境的有利支持下,特色資源建設成為體現圖書館服務特色和提高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指標。高職院校圖書館必須要科學定位,明確思路,應該緊緊圍繞著學校特色專業建設和專業對口產業發展需要,創新特色資源建設方法,逐步完善特色資源體系,只有這樣才能肩負起為學校教學科研服務及為區域經濟發展服務的雙重任務。
所謂特色資源就是人們所認同的其產生和發展與人類活動和需求不同于其他個體屬性的資源,世界也正是由各種不同的特色物質資源構成一個斑斕而多維的空間。圖書館的資源分為特色資源和普通資源,其中特色資源是指一個圖書館經過一個漫長時間的文化積累,在數量、品種類型上達到一定規模,有較高的學術品位和情報價值,在其學科領域或某個專題方向上具有結構比較完整的信息資源優勢。當然特色資源概念也將會隨著社會發展進步不斷地完善。
高職院校圖書館是高等職業教育培養人才的重要條件之一,是大學生的第二課堂,是豐富校園文化的最佳場所,更是一個為教學和科學研究服務的學術性機構,是學校信息化和社會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高等職業教育主要是培養生產、管理、服務第一線具備綜合職業能力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和復合型人才的。高職院校圖書館必須遵循自己的發展規律,針對高職院校專業特色以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就業方向,進行特色館藏建設,以便使圖書館在教學、科研、專業產業發展方面發揮更有效的作用。
盡管許多高職院校在參與特色資源建設,調整館藏結構,實現資源共享等方面進行了一定的改進,但由于辦學模式、辦學方向、辦學層次和辦學歷史等局限,圖書館特色資源建設工作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具體表現在,一是領導不夠重視,忽視圖書館特色資源建設;二是館藏不足且質量不高,學科范圍較窄,龐雜而無特色,教材的內涵空洞,高層次、高質量的專業書少,研究型文獻匱乏,館藏文獻收藏層次不高;三是缺乏統一的特色文獻資源建設標準,各個學校的建設特點雜亂無章;四是不能實現資源共享,高職院校的師生很難得到學校外部的特色文獻資源;五是館員隊伍建設參差不齊,知識結構不盡合理,服務理念落后,形式單一,不能滿足讀者較高層次要求。
高職院圖書館特色資源定位首先要考慮當地經濟發展的社會職能和本校的專業發展特色,以就業為導向,突出以重點專業、精品專業、特色專業為基礎的專業設置,充分發揮高職圖書館為學校教學科研服務的主要職能。結合專業建設情況、研究和探索發展目標,定位好本館的優勢特色資源,形成一套以優勢專業為導向的完整藏書體系,以信息和資源共享為依托的特色數據庫資源,以歷史文化和專業理念為背景的價值聯動模式,為學校的教學、科研工提供必要的文獻資源保障,進而成為整個高職院校圖書館特色資源建設工作的標志。其次,高職院校專業設置要以社會區域經濟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為背景,以產業結構和社會對人才需求的結構為依據,以能夠為對口產業提供信息資源服務為目標,轉變固有專業設置模式,努力打造與地方發展特色相匹配的示范專業,豐富特色資源建設內容,構建產業化特色資源體系,推動圖書館對經濟建設的促進作用,以深化圖書館對社會的服務,體現圖書館特色資源建設的社會價值[3]。
一般來說,圖書館的特色資源分為學科特色、地方特色、文獻語種特色、文獻類型特色、民族特色、專題特色六個部分,對于高職院校來說,圖書館特色資源的建設內容要考慮學校自身的實際情況及地方區域產業的發展需求,具體來說有四個方面,一是學科特色資源,應以本校的主要學科及優勢學科為重點,建設特色資源數據庫,以保證教學和科研的需要。為滿足社會并根據專業設置需要,要有針對性地系統鑒別、搜集、整合重點學科專業的信息資源。二是校內特色資源,主要包括本校師生發表的學術論文、科研成果和在本校召開的學術會議文獻以及與本校合作密切的行業企業內部發行的專業圖書、報紙、期刊及非書資料等專業信息資源庫。三是館內特色文獻資源,主要是高職院校圖書館在某一研究方向、某一學科專業或某一學術領域形成的具有一定規模、內容豐富、結構完整的經過十幾年或較長時間積累的文獻資源。高職院應緊密結合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根據辦學方向、宗旨、專業設置、地方經濟的發展和人才培養目標,并集中一切力量對學院的重點學科、特色專業以及特色信息資源進行系統的、有組織的開發、整理,運用使這些資料系統化、規范化、標準化。四是充分利用本地及行業特色資源,對本地、行業文獻資料進行完整系統的分類收藏,整合利用,也最能為研究本地區行業的發展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資料。
信息資源標準化是特色資源體系數字化的基礎,是建設高質量特色數據庫的根本保證。首先要在數量、類型和質量上要達到一定的標準,擴大文獻型和數字型資源容量,提高資源深度,加快更新速度,確保使用者能夠查詢到所需要的資源,并能代表學科發展的最新研究水平和動向,提供最新的資源和最先進的知識。其次,在數據庫建設過程中,必須對特色數字化資源的結構、類型、內容表達及加工數字信息進行規范。起步就要嚴格執行標準化,特別是在描述語言和標引語言方面,必須盡可能地采用國際、國內通用的數據著錄標準、數據格式標準、數據標引標準、規范控制標準及協議,以保證使用者準確、最大化地查詢和使用資源。
每一所高職院校都有各自特殊的行業背景、各自的辦學特色和專業特色,高職院校特色資源建設要根據本校特色專業的文獻保障能力,對有利用價值的特色資源進行收集、分析、評價、處理、存儲,并按照一定標準和規范,建立滿足讀者個性化信息需求的特色數據庫,同時兼顧地方產業發展需要開發特色資源庫,充分發揮學術研究水平的權威性和專業特色的優勢,建立本校的重點學科專題數據庫、教學課件數據庫科研成果數據庫、產學研合作數據庫等,形成具有高職院校自身學科、校內、館內文獻、行業特色的核心資源,有效地實現其服務和教育的職能。
一個地方的高職和本科院校的圖書館資源的合作與共享能夠大大降低圖書館資源建設成本,拓展和豐富圖高職書館可用信息資源,可以使資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在網絡信息環境中,高職院校要合理科學運用數字信息技術,搭建網絡信息共享平臺,積極參與區域數字圖書館建設、依托高校圖書館的力量,聯合參考咨詢、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服務,獲取校外特色資源,產學研合作便是高職院校辦學的一大亮點。總之,高職圖書館特色資源庫建設要與政府、行業協會、高校、企業之間開展多方面合作,探索和建立合作共享機制,通過校企互動合作,整合企業信息資源,同時對企業的文獻信息、研究成果,有針對性地收集特色資料,按照規范化和標準化的原則,與企業共建具有校企特色的數據庫,并通過積極的服務推廣逐步完善,提高特色資源建設質量。
目前高職院校圖書館隊伍建設普遍較弱,綜合素質較低,首先高職院校領導者要引起重視,樹立特色資源建設理念的同時,加強特色資源隊伍建設。特色資源隊伍的綜合素質直接影響到文獻資料的建設特色。特色資源建設對人員的要求很高,高職院必須引進和培養既要有圖書情報、計算機、外語能力,同時對特色文獻有較強的收集、整理能力;又要有一定的專業背景的人才。一是要具備高度的責任心和良好的服務態度。二是要讓他們具有多學科知識,對本校專業設置以及本行業的發展動向有較多的了解,三是要不斷提高他們對新技術的應用能力和對文獻信息的開發能力,培養他們在工作中勇于創新,善于學習的品格。不斷提高高職圖書館對特色資源的建設與服務能力,提高圖書館競爭力。
特色資源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高職院校圖書館要根據自身的任務和特色,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建立規范和科學的特色數字化資源體系,對特色資源建設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技術不斷探索,通過一支綜合素質較高的特色資源隊伍,不斷提高特色資源建設能力和水平,積極開展特色數據庫核心資源建設,最大限度地實現合作與共享,提高圖書館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學校教學科研服務、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服務。
[1]張云霞,高職院校圖書館特色資源定位及建設策略[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13.
[2]阮孟禹,圖書館特色資源的科學內涵及其建設[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07.06.
[3]江新,王勛榮,淺探高職院校圖書館特色資源定位模式[J].職教探索與研究,2005.03.
[4]王濤,淺談高職院校圖書館如何開展特色資源數字化建設[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8.11.
[5]張諦,高職院校圖書館特色資源建設研究[J].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07.
[6]胡彩虹,試論傳統圖書館向數字圖書館的轉型[J].辦公室業務,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