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廣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廣西桂林 541006)
在這個高速發展和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里,使得這個社會對廣大人民教師的各方面要求越來越高。現代社會的發展不僅要求教師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和良好的身體素質,同時也要求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良好的身體和心理素質兩者兼備才能適應現在社會的發展。現在的教師所受的精神上的壓力越來越大,是因為他們面臨著不斷增加的各種教學負擔,他們的身體健康也會隨著繁重的精神壓力受到影響,而且還會不斷的影響他們心理上的健康發展,從而可能導致各種心理疾病和異常行為的發生。這就嚴重影響到他們正常的工作和教學的質量。不同的鍛煉方式可能會給人們的心理帶來不同的感受,即使從事同一種運動對不同群體來說也會帶來不同的心理效益。而網球作為一種高雅運動正逐步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喜愛,探討網球運動對非體育專業教師產生的心理效益差別有助于幫助非體育專業教師排除各種心里障礙,使他們心身愉悅,減輕或消除工作帶給他們的壓力,從而間接的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能力和質量。本文通過對師大部分網球運動愛好者的訪談分析,為非體育專業教師選擇鍛煉方式提供科學依據。
關于心理健康的定義有很多說法。一種說法就是國際衛生大會認為在個體的心境與他人的健康心理不相互沖突的情況下,使個體的心境發展并處于一種最適應的狀態;另一種說法認為心理健康應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心理健康狀態,是比前一說法更進一步的闡述,不僅需要個體心境的個各方面條件良好,而且更需要個體和社會的關系相互和諧;另一方面重點是怎樣維持這種健康的心理,從而減少不正確的行為方式和降低精神上的缺陷。[1]總而言之,能夠做出積極反應的且在面對健康的心理活動情況下的人,那就擁有健康的心理。
對于衡量心理健康的標準,我國醫學專家傅連璋認為:有充沛的精力,能夠把精神集中起來,能做到全神貫注的投入到工作和學習中,并能獲得較高的效率,能使自己處于頭腦清醒的狀態,能保持情緒正常和遇到困難能表現出堅強的意志力,并且保持精神上的愉快。這才是健康的心理。[3]特別是網球視為一種較優雅的運動,被很多參加工作以后的人所垂簾,作為一種調節自身壓力的方式。
網球運動被大多數人們所喜愛,而且它是一項具有樂趣的的體育運動,有很高的鍛煉價值。網球運動不僅是自我娛樂和增進身體健康的一種手段,而且還是一種對崇高藝術的追求和欣賞,同時也是一個具有高競技運動的項目,它對參加運動的人們有四個方面的作用:增強體質促進健康;培養良好的意志和作風;團結協作,增進友誼;愉悅身心,陶冶情操。
在參加網球運動的過程中,你會感受到網球運動是一項積極主動、活力四射、收放有度的過程,參加者必須高度集中注意力,有目的地進行觀察、思考和想象。這樣可了解,經常參加網球運動的人有益于改善他的中樞神經系統。從而使大腦皮質神經系統的準確性以及均衡性得到改善,使人的感官知覺得到提高,使人的思維與想象得到更好的發揮,使其更具反應能力。美國的琴森教授多次研究得出,經常從事體育運動的人的腦細胞反應速度會比大多數不經常進行體育鍛煉的人的腦細胞速度活動的快。而通過檢測人腦細胞的反應速度,可以看出腦細胞運轉的速度與人的思考速度和智商的高低有著必然的聯系,從而體育鍛煉對我們的思維的活躍和智商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每個人都具有情緒的變化,人的情緒變化在生活中也時常出現,它會隨著生活環境、學習和工作的壓力,理想和現實的差距等方面的變化而改變。這樣,我們可以通過參加運動的方式來改善或降低情緒的變化,學會控制情緒的變化。情緒的變化也是一種應激反應,是指一種不適宜的緊張表現。例如:網球運動對產生焦慮、抑郁等一些消極情緒的人有著很好的治療作用。在現代這個飛速發展的社會中,生活節奏快如急灘,人與人之間的激烈競爭恨不得為一個崗位爭得頭破血流,這樣的社會使得人們經常飽受情緒波動的影響和過度的精神緊張的刺激。網球運動也就隨著人們的喜愛被看成是,身陷繁忙工作教師們的最好的選擇和一種解壓的方式。和其它運動相比,網球沒有籃球那樣的激烈,也沒有像籃球那樣對身體素質的高要求,而且它也屬于一種較休閑又高雅的運動。
人對歸屬感的需求和與他人交往的動機是與生俱來的,這種需求的強度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與變化和個人情緒的變化而變化。歸屬感也會由于自身與自身所親信的人的關系的變化或關系的破裂等變故而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很多人當他們遇到這種問題時,采用較消極的方式方法來解決問題。也許就在當你遇到難題的時候,你選擇了在運動場和自己的球友來一場球賽時,這時候給你最大的回報是你可能忽然豁然開朗,得到你想要的答案和感受到真正的歸屬感。就像在網球運動過程中,你回給對方的每一個穩定而漂亮的球都能讓你找到歸屬感。或許一開始你不能適應剛剛發生的讓你不愉快的事,但是慢慢的當你投入到網球運動中的時候,你就和它融為一體了。
疲勞是一種綜合型癥狀,它與人們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緊密的關系。當一個人從事運動時的情緒是消極或當任務的要求已超出個人的能力范圍時,這樣,生理和心理都會很快地產生疲勞感。特別是教師,白天給學生授課,晚上回去還要備課和照顧家里人,每天不管是心理還是身體都處在疲勞狀態,然而,如果在從事網球運動時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和保證中等強度的運動量,就能減少疲勞感。特別是適量的運動后你的睡眠質量會大大的提高,不緊身體得到放松,心理的放松感更能得到體現。有研究顯示,體育運動能提高諸如最大輸出和最大肌肉力量等生理功能,這就能夠減少疲勞。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生活節奏的加快,許多生活在大城市的人越來越缺乏適當的社會交往能力,交往甚少鄰里之間形同陌生人,這樣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趨向冷漠化,正因此網球運動就很容易成為一種增進人與人接觸的最好方式。可以接觸到社會各個階層的人,各種不同類型的人。可以使人與人之間互相產生親近感,使個體社會交往的需要得到滿足,豐富和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個體忘卻繁重的工作、不愉快的生活所帶來的煩惱,消除精神壓力和孤獨感。總的來說,網球運動者以網球運動為紐帶,不論職務、層次、文化水平地從事鍛煉,鍛煉者胸懷坦蕩、心情舒暢,沒有任何的思想負擔,這種體育鍛煉過程能夠促進參加者之間思想情感的交流,產生親密感,聯絡與他人的感情。從而促進他們更快的更好的適應這個快速發展的社會。
綜上所述,網球運動對非體育專業教師的心理發展起著重要作用,不僅使得他們有一個健康的體質、頑強的意志力和團結合作的精神,而且可以促進智力的發展,控制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種焦慮引起的情緒變化,使他們在孤獨無助的時候找到歸屬感,消除了平日繁重的的工作帶給他們的壓力和身心疲憊,提高了了他們社會交際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從而為接下來的工作創造一種良好的條件。
[1]萬一春,陶慶.體育運動對心理健康的影響[J].宿州學院學報,2007(12).
[2]祝蓓里,季瀏.體育心理學新編[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102-105.
[3]玉強.體育鍛煉增進心理健康[J].養生大世界,2007,48(10):12-16.
[4]陳佶彧.體育運動與心理健康[J].時代文學,2007(3):246-247.
[5]敬石戈.中老年運動的效益[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4,24(7):675-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