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秀珍
(作者為省委宣傳部電子政務綜合室副主任)
2013年的初秋,我們又一次踏上了前往右玉的高速公路。上次訪右玉,還是在2008年的深秋,漫山遍野的樹木,在秋日陽光映耀下,層林盡染,仿佛一幅幅油畫掛在天邊。今日,我們再訪右玉,意在進行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隨著車窗外綠色景觀的流動,我的腦海里再次出現了右玉人民感天動地、艱苦奮斗、堅持不懈、敢叫“荒山”變“綠洲”的壯麗篇章。
右玉,地處晉西北塞外,是國家級貧困縣。過去曾經是“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風起黃沙飛,十年九不收”。而今,“不毛之地”已變成了“生態綠洲”,森林覆蓋率從0.3%提高到53%,為共和國版圖鑲嵌了一顆碩大的綠色寶石。
伴隨共和國前進的腳步,英雄的右玉人民歷經60多年的不懈奮斗,擋住了風沙,送走了貧困,迎來了富裕,創造了人間奇跡。
茫茫林海中,我們感悟到了右玉人民堅定的信念,堅強的性格,堅毅的品質,堅韌的精神。60多年的植樹造林,只有方法上的改進,沒有方向上的搖擺;60多年的植樹造林,不僅綠化了一個個山頭丘陵,更涵養了每一個干部理性務實、真抓實干的作風;60多年的植樹造林,歷練了干部,驗證了人民,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
在右玉展覽館里,一幅幅改天換地的歷史圖片,一件件寫滿滄桑的簡陋農具,一個個干部群眾揮鍬揚鋤的歷史場景,都強烈地震撼著我們的心靈,使我們又一次接受了思想的洗禮。遙想共和國肇始,百廢待興,何為首務?栽樹!想那十年“文革”,全局動亂,何去何從?栽樹!想那社會轉型,急功近利,何為政聲?栽樹!19任縣委書記不圖虛名,不務虛功,久久為功,利在長遠,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帶領右玉人民堅持60多年栽樹不動搖。仰視右玉19任縣委書記為民務實清廉的感人形象,感悟右玉黨政干部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情懷;回味“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之鐵律,感悟“一切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之真諦,既非常親切,又具有偉大的現實意義。
右玉成功的又一法寶是科學精神。右玉地處毛烏素沙漠邊緣的高寒干旱地區,消除惡劣生態環境對生存、發展的嚴重威脅,是歷代右玉人民面臨的最大問題。只有根治風沙植樹造林,有效改善生態環境,才能拔除窮根。右玉人民尊重科學,不僅有科學的態度,不崇洋,不信鬼,而且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堅持從自身條件和環境的實際出發,從自己剪樹枝育秧到苗圃普遍繁殖,從小老寒楊到新疆楊的嫁接改造移植,從刺槐寧條種植到沙棘灌木的大面積推廣,從紅柳試種到雪松塔松落葉松的當家發展,無不是與時俱進的發展理念的生動詮釋和成功實踐,無不閃耀著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嚴格精細的科學態度。右玉的生動實踐再次說明,只要依靠群眾,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情。
右玉成功的根本是艱苦奮斗。右玉人常說,怕難沒有出路,窮熬不如苦干。右玉是國定級貧困縣,可用財力十分有限,常常是有心栽樹,無錢買苗。全縣上下勤儉過日子,勒緊腰帶干事業,一分錢掰成兩半花。面對植樹任務,沒有人問錢在哪里,沒有人講條件要報酬。10.8萬右玉人民60年跟黨走,迎難而上,艱苦奮斗,憑著一柄鐵鍬兩只手,镢頭加窩頭,苦干加巧干,覺悟加義務,上演了一場造林綠化的人民戰爭,為我們共和國的大西北打造了一道綠色生態屏障,也展示了右玉人難行能行、難舍能舍、難為能為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右玉人民艱苦奮斗的寶貴精神財富和政治資源,值得學習借鑒,永不忘懷。
右玉精神源于植樹,但絕不止于植樹!它是在種精神,種人文,過日子!省委書記袁純清說:“學習右玉精神,需要做到‘三為’,一是‘為民’。要堅信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發展的主體、創造的主體,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把群眾組織起來,共創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二是‘為實’。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不虛不躁,不嘩眾取寵,不做表面文章,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力度,提高執行力,抓好各項任務的落實。三是‘為久’。要堅持登高望遠,以持之以恒、久久為功的精神,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下去。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事,在轉型跨越的實踐中,創造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業績。”
學習右玉精神,就要堅決反對不良風氣,嚴明工作紀律。右玉干部執政為民、尊重科學、百折不撓、艱苦奮斗,體現了一種不懈怠、不放棄、苦干實干的良好傳統,體現了同心同德抓發展、一心一意辦實事的良好政風,體現了真抓實干、踐行宗旨的良好作風。它警示我們遠離是非地,常懷律己心,帶頭抵制形式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始終加強黨性修養,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正確的事業觀、工作觀、政績觀,講黨性、重品行、做表率。讓我們活得光明磊落,行得公正無私。
學習右玉精神,就是要恪盡職守,真抓實干。要以“守土有責”的精神,盡職盡責干好本職工作;以胸懷全局的眼光,甘做一個鏍絲釘;以腳踏實地的作風,謀思路,定措施,出效果。要在實干中實現自我價值,在實干中體現服務宗旨,在實干中取信于民,使我們的言行常被陽光所照耀,常被春雨所滋潤,常被清風所撫慰,常被明月所呵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