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長水
“為了企業的發展、為了職工的生命安全,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干部,就必須率先垂范、身體力行。”多年來,太原煤氣化集團東河煤礦副總工程師兼調度室主任王鵬峰一直用這樣的座右銘,規范著自己的人生軌跡。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他多次被評為集團公司勞動模范、安全質量標準化標兵、十佳黨員,2012年7被評為山西省監管企業優秀共產黨員。在榮譽面前,他一如既往地不驕不躁,身先士卒,敬業愛崗,甘于奉獻,用行動詮釋著責任的內涵,贏得了領導和同事的認可,成為東河煤礦的一面旗幟。
2012年11月4日凌晨,2302綜掘工作面探水時,在第三個探眼探到48米處與鄰近小煤礦——石家山煤礦探通,老空積水沿著探水鉆孔噴涌而出。
接到調度室電話后,王鵬峰立刻穿上工作服向調度室跑去,一邊跑一邊用手機安排調度室,迅速將該工作面及在其對面下方施工的人員全部撤離。由于是凌晨兩點多,天色漆黑,公路上拉煤的汽車狂奔,刺眼的燈光將他逼倒在路邊樹溝里。他顧不上身上和臉上的疼痛,繼續往前跑,約兩公里的路程僅用了18分鐘。
趕到調度室后,他首先從定位系統上查看人員撤離情況,當看到可能受威脅區域的人員都已經安全撤離,才長長地出了一口氣。然后,安排水倉排水工注意查看水溝的流水量,每30分鐘匯報一次情況。
當險情得到全面控制后,值班主任看著他驚奇地問:“你的臉怎么啦?身上怎么都是土呀?”
他笑了笑說:“跑得給摔倒了。”
“晚上往上跑很危險的,應該叫個車。”
他卻平淡地說:“險情就是命令,我怕時間來不及。”
2013年1月22日,2303回采工作面初采剛剛結束,由于老頂的垮落,工作面落山的水突然增大,出水量由一開始的每小時20方左右,迅速增加到40方左右。
當時,王鵬峰正好在工作面跟班,發現涌水量不斷地加大,立刻指揮啟動工作面的全部排水設備。水勢基本得以控制后,他便將情況詳細報告調度室,安排準備排水設備及電纜裝車下井備用,一邊指揮綜采隊工人先把三采水倉的備用泵抬進來,臨時調用新切眼安裝的絞車開關,用靜壓水管臨時代替排水管,新增補一趟排水系統。因采取的措施及時、得當,有效地控制了災害的擴大。等到所有的設備全部補充到位,他已經和綜采隊的隊干在井下共同工作了13個小時。
他經常說:“崗位就是責任,責任重于泰山。”日常工作中,他也正是這樣做的。上半年,2310工作面回風巷由于與掘進小煤窯貫通,瓦斯濃度超限幾十倍,一度影響生產。他臨危受命挑起重擔,與通風瓦斯抽采人員一同決戰30天,確保通風抽采安全。
2310工作面水控制住,剛恢復生產的關鍵時刻,遠在運城老家的王鵬峰老母親心臟病突然發作,被送到市中心醫院搶救。他安排好近期工作,連夜趕到醫院。老母親經過12個小時的搶救終于脫離了危險,但是,由于病情嚴重加年邁體弱,仍需在重癥監護室監護。這時,調度室又打來電話說:“2310回風巷在探水的過程中,探水鉆探到31.5米的時候和隰東煤礦的越界巷道探通,有大量的瓦斯涌出。”
接到電話,他心急如焚。一邊是病危中的老母親,一邊是突發情況的工作崗位。看到他如坐針氈,老母親嘆了口氣說:“峰啊,媽不要緊,有你哥和你妹妹在就可以了,你還是去上班吧,自古就忠孝不能兩全”。
母親的一番話使王鵬峰不由得潸然淚下。他含著淚安排好住院的費用,拜托妹妹看護母親,連夜返回礦上,一干就是十幾天。以致在母親撒手人寰時,他都沒有再和老人說上一句話。
煤礦是個高危行業,水、火、瓦斯、煤塵、冒頂五大災害隨時都有可能發生。近年來煤礦各類事故接連不斷,為確保每個礦工的生命安全,切實將“以人為本,安全生產”的永恒主題貫徹到生產實踐中去,幾年來,王鵬峰堅持定期到每個隊組參加班前會,了解規程措施的貫徹落實情況,了解職工的思想動態,掌握各個階段不同時期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與隊組干部、職工共同探討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帶領大家不斷地提升自身素質,改進生產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及時消除隱患,將不安全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同時,將隊組中好的做法在全礦進行推廣,使之發揚光大。
王鵬峰全年除培訓學習、開會外,其余的330多天都是堅持在礦上班。幾乎每天吃在食堂、住在辦公室,特別是在節假日和“六長”培訓學習期間。他肩負領導重托,日夜堅守在工作崗位,無論白天還是晚上,只要井下有異常情況,除及時采取應對措施外,他自己必定親臨現場,工作中不曾有絲毫的懈怠。
一粒砂中看世界,一滴水中看人生。王鵬鋒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彰顯著一個普通基層黨員干部的模范本色,默默地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傳遞著礦山的正能量,譜寫著動人的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