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佟曉賓
隨著企業轉型跨越發展步伐的日益加快和勞動生產組織方式的持續優化,職工隊伍的思想觀念、素質結構、物質和精神需求也在發生深刻變化,加緊建設一支思想好、作風硬、業務精、紀律嚴的高素質工會干部隊伍,是確保新形勢下工會組織橋梁紐帶作用發揮、確保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工作。
在構建和諧企業、促進和諧發展的進程中,工會干部隊伍必須著眼于實現工作創新,加緊提升自身的能力,突出維護重點,促進職工全面發展,實現工會重點工作的突破和自身建設的加強。面對新形勢,工會干部應著重培養和提升組織能力、協調能力、服務能力和創新能力。
強化職能發揮,著重提升組織能力。工會工作點多面廣、千頭萬緒,要干出成績,必須用科學的組織方法調動和保護職工群眾的積極性。提升工會干部的組織能力,要突出三個重點,即不斷健全工作制度,逐步完善工作機制,切實做到權責明確、管理科學、運行規范、推進有序;切實采取有效措施,持續深化“建家”活動,真正把工會建成職工群眾可以信賴、依靠的“職工之家”,最大限度地把職工組織到工會中來;注重先進示范和典型引路,選樹先進典型,總結成功經驗,推廣科學方法,使廣大工會干部的組織能力在相互學習借鑒的過程中得以快速提升。
促進和諧穩定,著重提升協調能力。工會干部要善于統籌協調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善于采取積極穩妥的方法解決復雜問題,化解各種矛盾,真正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這就要求工會干部必須具有較強的溝通協調能力,形成融洽的人際關系,樹立良好的公眾形象;必須善于發現、分析、研究事關發展大局、事關職工切身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并運用相關法律法規和制度機制加以解決;必須熟悉和掌握職工群眾的工作生活和思想狀況,尊重和理解職工的意愿要求,善于開展思想工作,理順情緒、化解矛盾,維護職工隊伍的和諧穩定。
凝聚職工群眾,著重提升服務能力。工會工作要融入企業中心工作,就必須圍繞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重點、難點問題,積極探索開展勞動競賽、合理化建議、技術革新等經濟技術創新活動的新思路、新方法。作為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工會干部必須深入到勞動競賽主戰場,精心組織,加強指導,跟蹤服務,推廣典型,不斷從競賽內容、活動形式、考核評比、總結表彰上加以創新,促進職工把創新創效的成果轉化為直接生產力;同時要注重為基層一線的勞動競賽活動提供全方位服務,組織人力物力,巡回“跑”重點項目,送清涼、送健康、送關懷、送文化、送溫暖,為服務發展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持和物質保障。
卓有成效地開展工會工作,必須注重情感投入,帶著樸實而深厚的感情,干黨政所需、職工所求、工會所能的實事、好事,這是加強工會干部隊伍作風建設的核心所在,也是增強工會干部隊伍生機和活力的重要源泉,更是提高工會工作科學性、實效性的根本保證。
加強工會干部隊伍作風建設,努力強化宗旨意識。各級工會干部要時刻牢記全心全意依靠職工群眾辦企業的宗旨要求,遵循群眾觀點,弘揚優良作風,樹立良好形象,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維護職工群眾的合法權益,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凝心聚力,增強合力。當前正在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加強工會干部隊伍作風建設提供了重要的契機,廣大工會干部要自覺參與其中,對照中央《八項規定》,查思想、查表現、查問題、查根源,看自己的理想信念是否動搖,宗旨意識是否淡薄,精神狀態是否懈怠,是否存在與形勢任務、職責使命要求不相適應甚至相互背離的模糊認識和不良行為。通過“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以作風建設的新舉措、新成效,以工會干部的新形象、新作為,凝聚起推動企業轉型跨越發展的強大力量。
加強工會干部隊伍作風建設,不斷強化服務意識。服務是工會工作的一項重要職能,也是一項基本職能,服務企業的改革發展穩定,服務職工的各項合法權益。廣大工會干部要自覺踐行“以人為本”的企業核心價值觀,帶著真情實感做好職工群眾的工作,不僅要時刻把職工群眾裝在心里,以職工訴求為第一信號,設身處地為職工群眾排憂解難,自覺深入基層、深入一線、深入職工群眾,主動了解職工群眾思想的“熱點”、關注的“焦點”,把握職工群眾所思,解決職工群眾所憂,滿足職工群眾所盼;而且要切實做到精力投入到基層、工作落實到基層、效果體現到基層,從基層的需求中定思路,從基層的經驗中出新招,從基層的評價中找差距,把工作重點放到出對策、抓典型、解難題上來,持續增強工會工作的生機和活力。
加強工會干部隊伍作風建設,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加強調查研究是工會工作與時俱進的時代要求,是增強工會工作前瞻性、預見性的重要途徑。當前,工會工作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這就要求各級工會干部深入開展調查研究,了解新情況,研究新問題,尋找新方法,采取新舉措,不斷增強工作的系統性、實效性,掌握工作的主動權,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從而做到成竹在胸、事半功倍。同時,按照工會組織維權職能的要求,各級工會要做職工思想、工作、生活動態的第一知情人、第一報告人、第一幫扶人,如果不轉變作風,不調查研究,所謂的“第一”就只能是紙上談兵。因此,必須把調查研究作為工會干部的一項基本功,通過調查研究出新思想、新主意、新思路、新辦法,使廣大工會干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得以提升。
紀律是執行路線的保證。對工會組織而言,紀律同樣是最為重要的事情。可以說,沒有紀律就沒有品格、沒有忠誠、沒有敬業、沒有創造力、沒有效率和合作,也就沒有生存和發展的保障。
要不斷強化規章制度的執行力。“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嚴明的紀律可以規范行為,維護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工會組織要結合自身工作的特點和干部隊伍的狀況,逐步健全、完善和強化內部管理的各項制度,明確工會干部的崗位職責、行為準則、工作標準及素質能力方面的具體要求,并在狠抓落實上下工夫,以確保各項制度的高效落實;工會干部要切實提高執行力,身體力行,模范踐行,增強遵章守紀的主動性、自覺性,自覺維護制度的嚴肅性,逐步把紀律要求變成一種行為習慣,做任何事情都會嚴格按規則進行,最終做到“隨心所欲不逾矩”,以自身的模范行為體現工會干部良好的職業素養和形象。
要全面提高工作考核的公信度。要實現考核評價的客觀公正,一是要做到考評內容科學、合理,圍繞“德能勤績廉”五大要素,既注重完成崗位任務、提升能力素質的情況,也注重改進工作作風、提高公眾形象的情況;既看“顯績”,又重“潛績”。二是要做到考評辦法系統、規范,按照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原則,采取個人自評、組織考評、民主測評等方式,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進行全方位評價,保證考評工作的客觀性、準確性。三是要科學運用考評結果,通過考評及時發現干部隊伍的特點和優勢、不足和問題,采取針對性措施,揚長避短,查漏補缺,真正把工會干部的注意力聚集在發展上、落實在干事上、體現在政績上,促進隊伍整體素質的快速提升。
總之,在市場經濟體制日趨完善和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不斷健全的形勢下,企業工會組織的職能和作用將日益凸顯,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工會干部隊伍的任務也顯得尤為迫切、尤為重要。各級工會組織、工會干部必須始終保持昂揚奮發的精神狀態,在困難面前充滿必勝信念,切實做到心中有正氣、身上有骨氣、辦事有底氣、事業有朝氣,真正使工會成為黨組織的重要助手、企業的主要幫手、值得職工群眾信賴依靠的貼心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