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秀珍
(作者系西山煤電集團公司官地礦紀委副書記)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總量超越了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貪污腐化這一頑疾像惡性腫瘤一樣,總是不斷反復,除之不盡。嚴重影響和制約著經濟的持續發展。探究其原因,除了機制、體制上的不足之外,我們還有很多現實的障礙問題沒有得到解決。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對腐敗的嚴重性認識不足。盡管黨中央一再強調我們現在面臨的反腐敗的形勢非常嚴峻,不反對腐敗有可能亡黨亡國,民間也流傳著“挨著槍斃有冤枉的、隔著槍斃有漏網的”段子,可是我們有些地方政府面對嚴峻的形勢,還是不愿正視腐敗的現狀,認為查處腐敗可能有損政府的形象。正是認識上的不足使我們不能正視腐敗的嚴重現狀,滿足于取得的丁點成績,導致了在反腐工作中的不力。
二是權大于法的現狀依然存在。法律、法規制定了不少,但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依然嚴重,人民群眾遇到傷害、侵擾第一反應是找政府,政府門前成群結隊的上訪隊伍就證明了這一點。可見在公眾的心目中,權依然大于法,這也是許多人上訪的真正原因。很多事情費盡周折不得解決,但領導一個批示就可能峰回路轉。衙門內有人好辦事,朝中有人好做官,這一千年古訓在今天依然有效。這種權大于法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崇拜權力,蔑視法律。時下流行的公務員熱也從側面證明了這一點。接近權力的目的并不是為了公眾服務,而是為了自己謀利,當這種趨向成為社會的常態時,公務員的貪污腐敗就不可避免,這也是最讓人擔憂的現象。
三是民主的觀念還沒有深入人心。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官員是人民的公仆,這樣的口號喊了多少年,但現實中依然是官員頤指氣使,人民畢恭畢敬。官員出行,前呼后擁,人民上訪,屢被攔截。官員沒有公仆應有的服務心態,人民沒有主人該有的權利意識。作為主人的民眾去見為自己服務的仆人要經過幾道門檻,門衛審查,保安盤詰,秘書擋駕。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官員的產生、升降、去留缺乏民眾的參與,而取決于上級領導和部門。而作為主人的民眾一方,對官員的行徑似乎已司空見慣、麻木不仁,甚至認為官就是高高在上、作威作福的,否則就沒有官樣了。官員的服務意識缺失,民眾的權利意識淡漠,腐敗也就肆無忌憚、大行其道了。
四是正確的榮辱是非觀念還沒有形成。提到腐敗,人人痛恨,但人們這種痛恨卻又有遠近之分、親疏之別。對遠在天邊的腐敗鞭撻有加,對近在咫尺的腐敗卻熟視無睹。因為遠在天邊的腐敗對自己毫發無損,近在咫尺的腐敗與自己息息相關。身邊的腐敗分子決定著你的榮辱,掌握著你的進退。在利害得失面前多數人選擇了妥協,決定了靠攏。一邊高喊著反腐的口號,一邊介入腐敗的陣營。
廉潔光榮、腐敗可恥人人皆知。可在有些地方,廉潔成了另類,腐敗頗得人心。廉潔的官員上級撈不到好處,下級得不到便宜,親朋沾不到利益,在官場中形單影只,成了孤家寡人。而腐敗的官員則能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大家都感恩戴德,崇拜有加。在這種榮辱觀影響下,腐敗分子在大家眼中成了成功人士,成了崇拜偶像,而廉潔官員成了反面教材,異己另類。
五是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反腐倡廉工作需要民眾的參與才能取得切實的成效。而民眾作為官員管轄著的個體,其參與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腐敗分子大都掌握著權力,掌握著各種社會資源,是強勢的一方,而民眾幾乎是手無寸鐵,屬于弱勢的一方,一方面難以掌握切實的腐敗證據,另一方面即便掌握了腐敗的證據也可能需要付出血的代價,在這種情況下,多數民眾選擇了退縮,選擇了妥協。我們不能責怪民眾懦弱,只能說我們的保障機制體制還需要加強,我們的輿論氛圍也需要加強,因為反腐倡廉不能沒有群眾的參與。
六是反腐的力度不足。
綜上所述,要想在反腐工作中取得突破,建立一個高效廉潔的政府,我們還要在以下幾方面做出探索和努力:
一是正視腐敗的嚴峻現實,勿以家丑不可外露的心態對腐敗進行掩飾、淡化,而要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對腐敗行為進行堅決的懲處,形成全社會對腐敗零容忍的氛圍,這樣腐敗行為才會無所遁形,無處藏身。
二是推進法制進程。要法治不要人治。一切以法律為準繩,任何權力都要在法律面前低頭。在全社會形成學法、守法的習慣。要學會用法律的手段捍衛自己的權益。以法律的手段解決一切問題。
三是推進民主的進程。讓人民更多更直接地參與到國家事務中來,特別是官員的產生、去留、升降,讓人民充分表達意見。一個民主的社會,人民才會有監督官員的愿望,官員才會對人民負責,才會腳踏實地為人民辦事,才會減少貪腐的機會。
四是建立正確的榮辱觀。形成全社會“貪腐可恥,廉潔光榮”的共識。這一點,我個人認為應從學校抓起,讓這一共識從小就深入人心,牢記終身。同時在全社會建立貪腐檔案,一旦貪腐,終身受害。
五是建立反腐的獎懲機制,鼓勵民眾積極參與到反腐斗爭中來。對檢舉揭發腐敗分子的給予精神上、物質上的重獎。同時建立健全相關機制,讓民眾無后顧之憂地參與到反腐斗爭中來,形成強大反腐合力。
六是加大反腐的力度,積極借鑒其他國家的成功經驗、有益做法,用反腐斗爭的豐碩成果,讓廣大民眾看到希望,看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