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定襄縣委常委、組織部長 張生明
基層黨建是一項宏偉復雜的系統工程,黨的基層組織工作要上檔升級,必須通過“搭梯子”、“建平臺”、“找抓手”來實現。近年來,中共定襄縣委組織部堅持“新思維黨建、大組工格局”的理念,著眼于打造品牌型黨建、規模型黨建、效益型黨建、服務型黨建,創新實施“52318黨建精品示范工程”,通過點上出精品、面上求突破,有效地提升了基層組織建設的整體水平。
典型是旗幟,品牌是導向。黨建精品示范點作為整個基層黨建的樣板,必須高起點謀劃、高標準要求、高質量建設。為此,縣委組織部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重基礎,選好試點。采用基層黨組織自行組織申報和縣委組織部實地查看、論證評估的上下結合的辦法,對照“五個好”的標準確定示范點。選擇示范點時,不僅重基礎、看條件、選特色,更注重其成長潛力、帶動性及輻射面。
二是重規范,育好典型。從硬件設施、制度資料、活動開展等具體環節著手,在規范中開展工作,在工作中逐步規范。針對農村基層黨組織這個薄弱環節,縣委組織部專門編寫了《農村基層組織規范化管理手冊》,創新推廣了以“發揮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綜合功能為載體,打造五個中心,實現五個規范”為主要內容的“一體兩翼”工作法,給農村工作引入了痕跡化管理、規范化建設、常態化爭創等嶄新的工作機制,保證了各試范點高標準起步、高質量運行。
三是重引領,做好推介。加大對黨建示范點的宣傳推廣力度,及時總結和提煉黨建示范點建設中的新成果和新經驗,不斷增強示范點的可看性、可信性和可學性。適時開展鄉鎮、農村、社區、機關、企業之間的互相交流觀摩,積極發揮黨建示范點的示范引領和帶動輻射作用,激發基層黨組織的創建動力,進而帶動全縣基層黨建工作整體提升。
以“52318黨建精品示范工程”為載體,在鄉鎮、社區、農村、機關、非公企業分類創建黨建示范點,初步形成了覆蓋全縣各個領域的大黨建格局。
打造“忻阜沿線示范帶”。借全縣各鄉鎮學習推廣文建明工作法之機,投資180余萬元改善硬件設施,完善制度200余項,將蔣村鄉、河邊鎮、神山鄉等忻阜沿線5個鄉鎮列為首批示范點,打造了“忻阜沿線黨建示范帶”,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不斷提升鄉鎮黨委工作的科學化水平。
打造“中心城市示范區”。按照“三有一化”的標準,理清社區工作思路,著重從服務內容、服務質量、人員素質、管理方式、社區文化上對康樂社區和光明社區進行創新改進,實現了社區精細化、人本化運作。
打造“城鄉一體示范片”。在農村、機關、非公企業三個領域均精心培育典型。在農村,創新實施“一體兩翼”工作法,依托村級組織活動場所,著力提升農村基層組織規范化建設水平。在機關,突出“抓培訓、下基層、樹典型”三個重點,始終把先試先行、強化實踐、服務大局貫穿于機關黨建“走在前頭”活動中。在企業,積極探索黨建和生產的有機結合點,實施“雙強六好”創建活動,黨組織從“有形覆蓋”轉向“有效覆蓋”,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實現了雙贏。同時結合“訪、知、解”集中走訪、“千名干部進農村”、“百名干部進企業”等活動,深化統籌城鄉黨建工作,建立機關干部黨建聯系點,形成城鄉立體式黨建模式,組織機關、農村、社區、企業的互聯結對,實現資源共享,互促互贏。
黨組織通過政治引領和政策引導發揮作用,不僅要體現在經濟發展上,還要體現在回報社會中。效益型黨建的示范帶功能更突出地體現在非公黨建上。
非公企業黨組織要把強化組織功能和促進企業發展結合起來,依靠企業黨組織、企業主和企業職工各方共同的價值基礎,制定讓企業各方認同的黨建工作目標,從開展思想教育到積極參與企業的重大決策,與職工和決策管理層之間建立良好的共謀發展機制。在非公企業,關鍵崗位要有黨員,技術攻關要有黨員,困難面前要有黨員,從各個層面有效發揮黨員的作用。對于非公企業,社會責任不僅是一種理念和文化,更是生動具體的社會實踐。比如,天寶集團黨支部大力實施“反哺社會工程”,成功地解決了300余名農村剩余勞動力、下崗職工和大中專畢業生的就業問題,積極參與慈善募捐公益事業,先后為社會各類救災捐款38.5萬元,教育教學捐款18萬元。企業在感恩中得到了社會的尊重,在回報中彰顯了時代的大義。
服務民生是黨建工作的目標和導向,做好民生工作是黨建示范點建設的重要課題。
定襄縣受祿鄉黨委致力于抓基層、打基礎、促發展,起到了積極的引領帶動作用。該鄉東作村、大南莊、小南莊、北莊村四位黨支部書記先行投資擔風險,四村聯手搞試驗,把風險留給村干部,把利益讓給老百姓,率先投入、率先示范,帶領群眾興建千畝農業設施示范園,促進四個村的設施農業集中連片,規模發展,帶動了群眾致富的熱情。為了提高農民的現代農業意識,受祿鄉黨委專門邀請專家進行實用技術培訓60余講3000人次??h里組織鄉鎮干部、村支部書記、村委主任及種糧大戶、農業經紀人赴山東、河南、四川和應縣參觀考察學習先進經驗,開闊干部群眾視野,深化現代農業觀念,使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和市場競爭力得到明顯提高。該鄉連續三年成功舉辦薄皮甜瓜節,增加了農民經濟收入。2012年,瓜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積極爭取縣鄉支持,正式創辦了900畝設施農業示范園,并在成功發展設施農業的基礎上,又加大生態農業、觀光農業的開拓空間,重點在“一社一區一帶”上開辟新型農業路徑,打造“山、水、園”旅游觀光農業新型格局。
目前,全縣已經初步打造出60余家黨建示范點。下一步,定襄縣委組織部將把工作重點放在如何發揮黨建示范點的引領帶動作用上,最終實現創建“富民型”農村、“學習型”機關、“服務型”社區和“效益型”企業的黨建目標,為全縣轉型跨越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