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陵川縣委常委、組織部長 郭龍龍
“四風”問題在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區、不同部門、不同干部身上的表現不盡相同,組織部門黨群工作的性質和長期自身建設的成效,決定了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現象比較少,而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就相對突出一些。結合習總書記的講話精神和自己的工作體會,我以為組織部門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有四條路徑。
一、錘煉黨性強宗旨。組工干部作為選干部的干部,自己首先要成為好干部。好干部第一位的標準就是理想信念堅定。要堅持原則,敢于擔當,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各種誘惑面前立場堅定,堅決同各種“圓滑官”、“老好人”、“推拉門”、“墻頭草”作斗爭。要敞開胸襟,容得下批評,聽得進意見。要敢于亮丑,找準病根,解決實際問題。要改進文風會風,帶頭講管用的話,對空洞無用的講話要敢于打斷,不切實際的匯報要敢于指出,多些批評和自我批評的空氣,少些庸俗的“一團和氣”。
二、領導帶頭做表率。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作風好不好,主要看領導。十八大之后,中央提出“八項規定”,習總書記及各位常委率先垂范,身體力行,好的作風自上而下吹到基層,讓全黨同志感受到了黨中央轉變作風的堅強決心。各級領導干部要以中央領導為鏡,在本地方、本單位、本部門帶頭轉變作風,以身作則,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絕對不做,努力形成領導帶頭、一級帶一級的示范效應。
三、深入基層接地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最直接的原因是脫離實際,脫離群眾,所以必須堅持基層優先的工作導向。要把基層工作擺上重要位置,把群眾是否滿意作為工作的評判標準,多到基層調查研究,了解情況、解剖麻雀,拜群眾為師、向群眾學習。要以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為抓手,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任務落實到基層,幫助群眾解決增收致富、上學、就業、養老等實際問題。要關心愛護基層干部,選優配強基層黨組織書記,幫助他們開闊眼界、更新觀念、提高本領,認真落實“一定三有”、“三有一化”等政策要求,不斷提高基層干部待遇報酬,真正在深入基層、服務基層的過程中轉變作風,密切黨群、干群關系。
四、公道正派選好人。組織部門改進作風,最核心的是堅持公道正派。要堅持以公道正派的作風選公道正派的干部,把“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好干部標準貫穿于干部培養教育、管理監督、考核評價、選拔任用的全過程,堅持全面、歷史、辯證地評價干部,對干部的德與才、說與干、表現與潛能、過去與現在、資歷與貢獻、顯績與潛績等各個方面進行綜合分析,認真解決好唯G D P、唯票數、唯分數和唯年齡等問題,褒獎實績突出的好干部,支持一身正氣的好干部,鼓勵踏實干事的好干部,努力追求“用一賢人,則群賢畢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