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沁源縣委常委、組織部長 任國華
沁源縣共有基層黨組織595個,其中,黨委26個,黨總支18個,黨支部551個,黨員10923名。全縣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以務實黨建、貼心黨建、開放黨建為導向,在農村、機關、企業各個領域打造30個黨建示范基地,輻射帶動全縣基層黨建工作達到新提升,為全面建設小康沁源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一、突出“精”字,在整合資源、統籌發展上下功夫。
一是科學規劃抓創建。按照“一行業一特色、一領域一特點”的原則,經過多次走訪、深入調研、精心篩選,采取強村聯弱村、機關聯農村、企業聯農村等方式,重點培育了30個硬件完善、軟件規范、特色鮮明、優勢突出、成效顯著的黨建示范基地。二是整合資源抓創建。統籌組織資源,把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建在流動黨員集中地、建在生產班組。統籌人才資源,選派64名非公企業黨建指導員聯企服務,選派1100名職能部門專業人才住村幫扶,引進16名高層次科技人才提供脫毒馬鈴薯、草莓等優勢產業種植技術。統籌領導資源,堅持偏遠山區重點幫,貧困鄉村傾斜幫??h委、縣政府領導分別聯系景鳳鄉、官灘鄉的貧困村,幫助引進資金、技術、項目、信息等,解決黨建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三是嚴格標準抓創建。堅持分層創建、分類打造、大膽實踐、注重實效、因地制宜、整體推進,層層制定具體工作方案,明確創建標準要求,將黨建示范基地建設分為四個階段,采取定目標任務、定工作措施、定完成時限、定聯系領導、定具體責任人的方式高標準建設、強力度推進,確保了黨建示范基地創建成效。
二、突出“引”字,在作用發揮、示范帶動上下功夫。
一是創特色。緊緊圍繞全縣“農民增收、經濟轉型”這兩件大事,在農村,打造組織領航、科技致富、典型引路等基地,如沁河鎮趙寨村黨支部積極聯合城南村黨支部建起了山西坤泰乳業公司,促進了農民增收致富;官灘鄉紅源村黨支部積極引進科技人才,建立了好樂草莓種植博士工作站。在企業,打造村企共建、星級管理等基地,如康偉集團孟子峪煤礦黨支部與水泉坪村結對共建、實現雙贏。在機關,打造窗口服務、黨員承諾等基地,如縣總工會黨支部深入開展“雙亮雙爭雙評”活動,真正實現“服務意識明顯增強,服務作風明顯改變,服務效率明顯提高,服務能力明顯提升”的“四個明顯轉變”。二是推經驗。及時總結提煉出基層黨建工作示范基地的新成果和典型經驗,依托沁源黨建網、《沁源組工信息》、《沁源時訊》、沁源電視臺等陣地,對黨建示范基地的先進經驗進行廣泛宣傳,在全縣形成了典型帶動、整體推進的良好工作格局。三是建機制。建立了縣委組織部統籌抓、基層黨委書記重點抓、黨支部書記長期抓的領導責任制,細化工作責任,確保創建成效;建立了跟蹤督查、定期通報、督促指導工作機制;建立了動態管理機制,每年年底進行嚴格考核,對示范帶動作用強的授予“黨建示范基地”稱號,對示范帶動作用不明顯的,及時進行調整,并形成長效機制。
三、突出“實”字,在凝聚力量、推動發展上下功夫。
一是服務群眾。建立了縣鄉村三級便民服務網絡,黨員服務中心1個,服務站24個,服務點551個,機關服務點受理辦結行政審批服務事項1000余件,農村服務點為群眾生產生活提供各類服務事項3000余件,企業服務點為職工群眾解決實際問題400余個,為民服務實現了“零距離”。二是服務民生。堅持變上訪為下訪、變輸血為造血、變被動為主動,全面開展“訪民生、知民情、解民事”活動,做到了訪民生重在宣傳政策,知民情重在了解實情,解民事重在共謀發展。截至目前,26名處級干部走訪260個行政村和社區,402名鄉鎮干部、1425名村干部和148名大學生村干部走訪農民24675戶,走訪企業105個,召開座談會1054次,收集意見建議2517條,幫助解決實際困難886個,提出合理化建議1789條。三是服務發展。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引領作用,統籌推進工業新型化、農業現代化、縣域城鎮化、城鄉生態化、安全生產本質化、民生事業普惠化“六化”建設,全縣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勢頭強勁,截至5月20日,財政收入累計完成9.5億元,一般預算收入完成4.36億元。
“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一個基地一個典型,一個支部一個堡壘。沁源縣通過創建黨建示范基地,發揮了品牌效應,凝聚了發展合力,提升了基層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推動了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