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保衛
遼寧是新中國工業的搖籃,為國家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作出過歷史性的貢獻。這里廠礦等各類企業集聚,產業工人眾多,據統計,截至2011年末全省就業人數2300多萬,占全省總人口近60%。高比例的就業人口,在加速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勞資糾紛、勞動爭議等諸多社會矛盾和問題。如何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切實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引導廣大職工群眾積極投身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推動富庶文明幸福新遼寧建設實踐之中,是必須正視和解決的重大現實課題。黨政主導,強力推進,和諧勞動關系建設工作領導體制機制基本形成
在省委、省政府的強力推動下,各市委、市政府越來越重視和諧勞動關系建設工作,將和諧勞動關系建設納入黨委重要議事日程,列入政府目標管理和績效考核體系,作為考察干部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的重要內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環節,擺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各市強化黨政主導的體制建設,成立了由黨政領導任組長,有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和諧勞動關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并出臺了一系列符合本地實際的加強和諧勞動關系建設的實施意見和促進政策;各市強化機制建設,明確工作總體要求,細化部門任務分工,嚴格實行例會制、考核制,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和及時解決相關問題,確保了和諧勞動關系建設工作取得實效。
在和諧勞動關系建設工作中,各級人社部門認真履行主管職能,在推動簽訂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促進勞動就業、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加強勞動仲裁和勞動執法、及時穩妥處理勞動人事爭議、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糾正企業用工不規范等問題、組織和諧企業創建活動等方面發揮了牽頭抓總的主導作用;各級工會組織以和諧勞動關系建設為主線,通過開展基層工會組建、職代會和工資集體協商建制、規范勞動用工監督檢查、勞動爭議預防調解、企業文化和職工文化建設、職工服務幫扶體系建設等系列舉措,努力構建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安全網”,充分發揮了代表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作用;各級工商聯、企業家協會、行業協會等組織,及時反映企業利益訴求,敦促企業自覺遵守勞動法律法規、規范用工行為等系列舉措,在制定行業規范、推動行業集體協商、協調行業勞動關系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勞動關系三方在各司其職的同時,密切合作、協調聯動、齊抓共管,形成了聯合調研、聯合發文、聯合檢查、聯合開展活動的工作機制。大連市以人社部門牽頭,勞動關系三方合力推進協調勞動關系工作進街道、社區,創出全國一流水平,受到國家人社部的表彰;沈陽市各縣(市、區)“三方”合作基本實現了機構常設化、運作實體化;盤錦市設立了副局級構建和諧勞動關系領導小組辦公室。沈陽、盤錦兩市的“三方”工作實體化走在了前列。
除“三方”外,司法部門也都立足自身優勢,積極參與和諧勞動關系建設工作。各級司法部門廣泛深入開展勞動爭議預防、調解、仲裁、審判等活動,與“三方五部門”共同努力,有效化解了大量的勞動爭議事項,維護了勞動關系領域的公平正義。鞍山、遼陽兩市中級法院在全省率先組建了“勞動爭議案件合議庭”、“職工維權合議庭”,為全省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協調收入分配關系是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核心工作。各市把工資集體協商作為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基礎性、關鍵性的工作來抓,全省14個市全部簽訂了工資集體協商目標責任狀,普遍成立了工資集體協商工作領導小組,勞動關系三方聯合開展“百日要約行動”和“建制攻堅行動”,合力推進工資專項集體合同的建制。截至去年底,全省簽訂工資專項集體合同6.3萬份,覆蓋企業13萬個、職工585萬人,分別比 2011年增長 68.1%、300%和68.6%,是開展工資集體協商工作以來建制率上升最快的一年。特別是行業工資集體協商取得較大突破,以沈陽餐飲和客運、大連機械和軟件、阜新煤炭為代表的市級行業協商,帶動了全省行業工資集體協商。目前,全省共簽訂行業工資集體合同669份,覆蓋企業3.8萬個,是2011年的2.3倍。
各市緊緊圍繞勞動關系的建立、運行、監督和調處等環節,堅持多措并舉、重心下移,和諧勞動關系建設工作基礎不斷增強。一是加強對企業勞動用工進行動態監控,強化勞動用工備案制度落實,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全省共有9.3萬戶企業落實了勞動用工備案制度,涉及職工402萬人,其中全省網上用工備案1.7萬戶,涉及職工72萬人。二是普遍開展和諧勞動關系進街道、社區試點工作,設立勞動關系協調崗位,建立健全了勞動保障基礎臺賬。三是以加快信息化平臺建設為依托,加強社會保障信息網絡建設,促進保障網絡向基層延伸,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和普惠性。四是各市工會大力推動企業和社區建立職工服務幫扶站工作,打造“千米服務圈”。五是聯合開展勞動用工執法專項檢查,提高勞動合同簽訂率,推動勞動合同制度的不斷完善。六是以貫徹《社會保險法》為契機,開展職工社會保險擴面征繳專項工作,加大對參保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的監督檢查力度。
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創建活動成效顯著。有關部門通過細化勞動關系和諧企業認證指標和評定標準,促進了企業規范用工、建立工資增長機制、積極參保、擴大民主、改善安全衛生條件,促進了企業工會、企業黨建和企業文化建設等方面工作落實。在和諧勞動關系創建活動中,一些城市還將勞動關系和諧企業認定與誠信企業評比、企業信用評價體系建設、建立企業勞動保障守法誠信等級檔案結合起來。盤錦市制定下發了《盤錦市用人單位勞動保障誠信等級評價實施辦法》,創建了“信用盤錦”網站,在全社會形成了“守信受益,失信受損”的環境。同時,注重加強和諧勞動關系創建典型單位的選樹工作和典型經驗的總結推廣工作,結合形式多樣的以《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為重點的勞動法律法規宣傳教育活動,提高了企業規范用工、依法經營的意識,增強了職工的維權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