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評論員
勞動關系是經濟社會生活中最廣泛、最基本的社會關系,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是企業發展和社會和諧的基礎,直接關系到百姓能否安居樂業,經濟社會能否繁榮發展。近年來,遼寧省委、省政府廣泛深入開展和諧勞動關系創建活動,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主導、多方配合、工會推動、企業和職工參與”的工作格局。
盡管全省在和諧勞動關系建設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還要清醒認識到,在一些地區、一些部門依然存在“上熱下冷”的現象,和諧促發展的理念還沒有在全社會樹立,諸如體制機制不健全、法規體系不完備、基礎工作不扎實、權益保障不充分等一些帶有根本性、關鍵性的問題還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健全勞動標準體系和勞動關系協調機制,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和爭議調解仲裁,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為此,全省各級黨委、政府要深化對和諧勞動關系建設重要性的認識。要深刻認識到,遼寧是工業大省,經濟成分活躍,職工人數眾多,加強和諧勞動關系建設,引導廣大職工積極投身于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對建設富庶文明幸福新遼寧,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要以深入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為契機,準確把握勞動關系的現狀和特點,深入分析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進一步完善工作舉措,創新工作思路,健全體制機制,努力開創全省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工作新局面。
要強化黨政主導作用,充分發揮各方聯動作用。各級黨委、政府要充分發揮在和諧勞動關系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加緊研究制定勞動關系誠信企業評價體系,盡快建立企業勞動關系信用信息系統,對企業勞動關系狀況進行評價監控,并從物質獎勵、貸款優惠、采購加分、貿易便利、榮譽稱號等方面制定激勵政策。各級和諧勞動關系建設工作領導機構要建立和諧勞動關系建設績效考核和問責、信息通報制度。政府行政主管部門牽頭,企業家協會、工商聯、外企協會等組織要積極配合,通過直接建立或委托代理等方式,加大行業協會的組建力度,做實協商主體。各級人社部門要做好制定有關勞動定額標準、工時工價標準等基礎性工作,并牽頭定期開展勞動關系狀況調研督察。各級勞動關系三方與司法部門要建立案例分析、應急聯動、聯合調處制度,及時有效化解勞動爭議。
要加快完善勞動法規政策體系,加大執法力度。盡快制定出臺《勞動合同法實施細則》、《工資集體協商條例》、《企業民主管理條例》等法規制度。各級人大、政協要加大對用人單位執行勞動法律法規情況的定期視察、監督、檢查力度,增加勞動監察執法人員,建立勞動執法監察與工會監督的聯動機制,及時發現和查處侵害勞動者權益的問題,督促企業守法經營。
要積極營造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的氛圍。報紙、電臺、電視臺、網絡等主流媒體要加大對和諧勞動關系創建活動的宣傳力度,各級黨校或行政學院要把和諧勞動關系建設納入培訓內容、納入企業法人代表資格認證的必修培訓課程,司法機關要與勞動關系三方聯合開展勞動法律法規普法教育。要加快企業民主管理制度建設步伐,進一步完善企業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全面推進企業民主管理。盡快研究、制定和出臺加強和諧企業文化建設方面的措施制度,全面推動和諧企業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