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房延輝
自200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以來,先后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含金量較高的振興政策。這些政策覆蓋了國企改革、體制機制創新、國債投資、財稅金融、科技人才、社會保障、對外開放、資源環境、基礎設施等各個方面。同時,國家有關部委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重要舉措和配套政策,從而構成了推進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政策體系。
——以中央11號文件為統領形成推動振興戰略的政策體系。《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 (中發[2003]11號) 下發后,國務院相繼出臺三個綜合性政策文件,分別是《關于促進東北老工業基地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實施意見》 (國辦發[2005]36號)、《關于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 (國發[2007]38號)、《關于進一步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 (國發[2009]33號),上述四個綜合性政策文件構成了東北振興戰略的政策主干,特別是國發[2009]33號文件是繼中央11號文件后又一重要的綜合性、指導性、政策性文件。同時,黨中央、國務院還分別就人才隊伍建設、廠辦大集體改革、裝備制造業、現代農業建設等問題出臺了具體指導意見,這些文件進一步構成了推動東北振興戰略的政策體系。
——以解決老工業基地突出問題為重點制定一系列規劃和政策。根據中央要求,國務院和國家有關部委相繼批復和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東北振興的配套政策、規劃和措施。其中包括《東北地區振興規劃》 (國函[2007]76號)、《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 (國函[2009]104號)、《沈陽經濟區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 (國函[2011]102號)、《東北振興“十二五”規劃》 (國函[2012]17號)等。同時,國家發改委還批復了《東北地區電力工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04——2020年)》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公路水路交通發展規劃綱要》 《大連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發展規劃》 《東北地區旅游業發展規劃》等一系列專項規劃。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資委、國土資源部、建設部和銀監會等部門圍繞解決東北老工業基地歷史性問題、體制性機制性問題、經濟結構調整升級、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分別出臺了一系列細化的政策措施,對推進老工業基地振興產生了十分明顯的效應。
——落實國家振興戰略,制定地方配套政策。遼寧省與其他老工業基地省份一樣,堅持從振興發展實際出發,把貫徹中央決策部署與制定本省發展戰略相結合,省委、省政府及有關部門圍繞深化國企改革、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構筑新型產業體系、推進科技創新、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加速城鎮化建設、加強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發展社會事業等十幾個方面,制定出臺了200多個配套政策性文件。這些配套政策,進一步延伸和拓展了中央振興政策的功能,構筑起有效支撐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政策體系,為實現遼寧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實踐證明,黨中央、國務院支持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及各項配套政策,科學系統,指向鮮明,作用突出,成效顯著,使老工業基地重新煥發了生機和活力,是加快實現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