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琛
中國人民大學危機管理研究中心日前發布的 《官員形象危機2012》,為中國官員形象把了把脈。
該報告指出,村干部、基層官員、高層官員、執法官員以及準官員為五個高危官員群體,而官員面臨的五大形象危機被概括為:性丑聞、露巨富、被扒光、被牽連和被假冒。
“2012年,官員形象危機處于高危狀態,危機事件高發、易發,官員形象的形勢更加嚴重,社會負面影響增多。”中國人民大學危機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唐鈞在接受 《新民周刊》的采訪時表示,新媒體時代下信息傳播的速度和廣度都發生了變化,官員形象、政府形象的維護都面臨巨大挑戰。
據《官員形象危機2012》報告統計,2012年經網絡曝光影響較大的官員性丑聞事件近20起。
“社會的關注焦點往往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涉及官場的,二是涉及到情色的。性丑聞兼具這兩方面的關注點和新聞價值。一旦發生,老百姓會猜想,其中是否涉及權色交易,官員官德是否有問題……”唐鈞告訴記者,性丑聞確實是最容易激起民憤的一種危機。
同時,這些不雅事件往往還會牽出被曝光官員的一系列貪污腐敗、違法違紀問題。據不完全統計,被查出的貪官中95%有情婦,在領導干部中60%以上的腐敗行徑與“包二奶”有關。
報告還顯示,網絡已成為性丑聞曝光的主要渠道。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官員不雅事件處理的基本路徑,是通過極具眼球效應的‘桃色新聞’引起輿論關注,從而形成‘社會倒逼’,從而導致紀檢部門介入調查,最終牽出官員的不法行為,將其拉下馬。”唐鈞說,隨著社會倒逼的加劇,從官員不雅事件被曝光到官方公布處理結果的速度正越來越快。
“目前,我們正處于轉軌期、轉型期在這個過程中,除了官員存在‘轉型期不適應癥’外,對公權力約束的制度建設在某些環節上仍有漏洞,可能引發官員的問題,也容易遭致公眾的不信任。所以老百姓就采取一些‘倒逼’的方法,希望通過媒體和輿論,甚至不惜通過一些造謠傳謠的方式,來給政府施加壓力。”
研究表明,自由裁量權越大、掌握公共權力和資源越多的部門,官員的形象風險也越大,而且危機爆發后消除負面影響也越難。
無獨有偶的是,中國社科院1月7日發布 《社會心態藍皮書》。藍皮書顯示,中國社會總體信任指標進一步下降,低于60分的“及格線”。
調查顯示,民眾對政府機構、政法機關的信任度不高。藍皮書分析稱,中國社會信任水平下降,原因可能來自頻發的公共事件,沖擊了市民對社會的誠信感受。
網絡時代,越來越多的官員被網友放在放大鏡下圍觀,官員的話語、穿衣、佩飾、表情備受公眾關注,一不小心就會引發一場官員形象危機。
在唐鈞看來,應對政府形象危機,首先也必須要從它的細胞——“官員”身上入手。原因在于,五大危機中,除“被假冒”外,其他四大危機從本質上講還是官員自身所導致。
唐鈞分析道:“作為行使公權力的特殊群體,官員穿戴不僅是個人層面的問題,還涉及社會層面。哪怕是合法來源,作為公務員,雖然法律上無禁止條文,但是從形象風險防治的角度,使用奢侈品確實會引發官員形象危機。一是脫離了普通群眾的生活水平,二是勾起了群眾對于官員腐敗問題的意見,三是容易激發群眾對于官員行使公權力的質疑。”
除官員自己外,2012年官員親屬事件與往年相比也有上漲。官員配偶、子女的炫富行為以及違法亂紀行為,都引發群眾對官員清廉形象的質疑。其根本原因在于它突出了社會 “不平等”,它營造出“權力家庭化”、權力代際轉移的錯覺,造成民眾的心理落差。
唐鈞表示,對官員財產的“人肉搜索”,在國外被稱作是“扒糞”,其行為說明了現在公眾對政府的不信任。可以說,網友在扒糞過程中存在“扒糞”手段的無限度使用和“扒糞”內容的無限度揭露的情形。
“但由于部分公眾的‘有罪假設’心態,加上官員形象解釋度偏低,無法進行有效的舉證倒置。因此,媒體和公眾在揭露官員問題時,會存在夸大事件、造謠、傳播謠言等行為。這些雖與官員自身沒有過多聯系,但卻在客觀上加重了官員的形象危機,滋生了信任危機。”唐鈞補充道,“所以,報告中寫的不是露富而是露巨富。現在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官員戴一塊一兩萬的表,還是可以理解的,但一天換一塊,或者戴個四五十萬的,那‘有問題’的概率就很大了。”
從深層次來看,官員形象的危機來自兩個方面,一是背離官員形象的不當言行導致的危機:官員的違法違規和不妥當的言行舉止,極易引發公眾的憤怒和“扒糞”的熱情。二是公眾社會心態偏差導致的官員形象危機:部門職能的差別導致了官員行為的區別,服務部門是熱情服務,執法部門卻是嚴格執法,如果解釋的程度和效果不佳,容易導致極少數群眾對于執法部門官員產生形象偏差的思維定勢。
“我們制作報告的主要目的是想對這些危機的規律加以總結,把‘病根’找出來,并根據規律給出具體的改進方案。”唐鈞說。
自2011年以來,突發公共事件、行業負面新聞、官員丑聞等形象危機日益增多,唐鈞希望這個報告可以為相關部門提個醒,成為他們自檢自查的“體檢單”,讓他們可以根據“處方”所列清單來對癥下藥,起到懲前毖后的作用,而非教科書的作用。
唐鈞也為官員形象危機開出了處方:“嚴肅懲治問題官員是克服官員問題的根本。近年來我國政府對問題官員的查處力度不斷加大。但仍然存在惡化官員形象危機的問題。例如:極少數事件查處速度偏慢,懲治力度不足,極少數機關對官員考核不嚴,存在著少數‘邊腐邊升、邊升邊腐’等問題。因此,為了扭轉官員形象的高危風險,我建議,加快處理速度;加大懲治力度;完善日常考核;杜絕信任危機。”
此外,唐鈞還表示,妥善的公關是應對形象危機的必要措施。“政府的相關部門要積極回應問題,善于引導輿論,勇于亡羊補牢,提高社會理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