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不相信中國小城鎮大躍進和房地產過度開發導致“鬼城”真實存在的人們,不出兩年一定要大跌眼鏡。在中國,“鬼城”不僅真實存在,而且不是普通的偶然性的市場投資失誤,而是一種全局性系統性風險。
——《東方早報》評論專欄作者童大煥
一再發生的央企高管群體性腐敗窩案觸目驚心,說明長期以來央企內部的權力構架不合理、責任不清,無論是國資委的監管還是企業內部的監管,都處于雙向失靈狀態,缺乏有效制衡。由于制度的缺陷以及監督機制不完善、監督缺位或流于形式而給腐敗提供機會。
——新浪財經專欄作家陳志龍認為
中國人做事先看有沒有用。對于公務員來說,閱讀能帶來提拔嗎?不如陪領導;對于企業員工來說,閱讀能帶來業績嗎?不如磕客戶;對于學生來說,閱讀能帶來高分嗎?不如背課本;對于老師來說,閱讀能帶來升學率嗎?不如押考題。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日前宣布,《全民閱讀促進條例》初稿已經完成。評論家言詠認為,社會價值取向的功利化,讓中國人遠離書本
在中國,上上下下,都不知尊嚴為何物。在上者,隨意侵犯下面人的尊嚴,不以為忤;下面的人,也不覺得如何大逆不道。只要壓力足夠大,誘惑足夠多,任何人都可以做出賣靈魂的事。沒有人知道,尊嚴是非賣品。
——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系教授張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