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特殊的審議會
2013年3月1 1日上午,浙江代表團第三小組審議會場格外熱鬧。在座的除了代表,還有一批特殊的“客人”——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和國家質檢總局相關負責人。
應浙江代表團的要求,他們專程到會聽取浙江代表的建議和意見。
“實施創新驅動戰略,需要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全國人大代表、開山集團董事長曹克堅首先發言。他說到了當下存在的“效能標識”造假現象,希望全社會對科技創新造假“零容忍”。
曹克堅代表一口氣講了約20分鐘,其他代表等得心急。會議主持人不得不定下“規矩”:每位代表發言最長不得超過10分鐘。
“要真正實現科技成果的轉化,需要給企業人才更多的鼓勵政策,比如企業人才也有資格評選兩院院士,讓他們有晉升空間。”全國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宗慶后說。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江南控股集團總工程師黃作興講起一種現象:由于國家規定不允許企業、個人投資建立破壞性試驗、檢測機構,很多行業的新產品無法得到國家級檢測機構的破壞性試驗和檢測,難以推廣應用。他建議,國家應早日建立行業公共新產品破壞性試驗和檢測機構,解決企業“發明難、推廣應用更難”的問題。
由于機會難得、時間寶貴,代表們都省略了客套話,直接拋出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貝達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丁列明說到一個難題:“在新藥項目申請發改委產業化資助時,必須獲得國家新藥證書。但新藥開發比較特殊,在申請證書前,必須完成產業化,包括生產基地G M P改造和試生產。這時最需要產業化資助,但無法申請。”
“他是‘海龜’,我是‘土鱉’。在享受有關部門的政策上,丁列明代表比我幸運。”全國人大代表、浙江康恩貝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季強接過話題。胡季強認為,政府要加大中藥產品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在中藥新藥的評審和市場準入條件上給予更多政策扶持。
每位代表在發言時,國家部委相關負責人聽得仔細,記得認真。“浙江代表團代表們表現出了很高的專業素質,提出了很好的建議和意見。其實,代表們提出的問題,都是我們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長聞庫說,他們將把代表們提出的問題仔細整理,認真研究,并給予答復。
代表們你一言我一語,時間很快過去。“這樣的交流機會太難得了,能把基層的呼聲直接帶到國家部委,我們干事的信心更加足了。”代表們高興地說。
(周詠南 翁浩浩 廖小清 余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