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要從全局高度重視就業問題
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就業是民生之本,也是世界性難題,要從全局高度重視就業問題。沒有一定增長不足以支撐就業,解決就業問題,根本要靠發展,把經濟發展蛋糕做大,把就業蛋糕做大。做實際工作情商很重要,更多需要的是做群眾工作和解決問題能力,也就是適應社會能力。老話說,萬貫家財不如薄技在身,情商當然要與專業知識和技能結合。(《組織人事報》)
樓繼偉:財稅體制改革一直是改革的突破口和先行軍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近日說,過去30多年,財稅體制改革一直是改革的突破口和先行軍。未來中國實現包容性增長必須走艱巨的改革之路,財稅體制改革已站在新的起點上。樓繼偉強調,中國實現包容性增長面臨不同路徑選擇,只有走艱巨的改革之路,由政府創造公平的發展機會,更多發揮市場作用,才能增強百姓幸福感。樓繼偉表示,財稅體制改革是改革的重要內容,盡管當前改革和政策調整任務艱巨,但改革的方向已經明確,也有一定的經驗和理論準備,相信新一輪財稅改革會取得長足進展。(《經濟要參》)
別讓房子傷害家
在中國,房地產已成撕裂家庭細胞的重要肇因。“為買房離婚”早就不足為奇,如今的黑手已伸向無助而空守房產的老人們。如今大多數的老年人,常年的積蓄早已被飛漲的物價侵蝕了實際價值,但他們手中往往握有一套或多套房產。價值巨大、升值迅速的房產遂成“重點爭奪目標”。有法官分析,子女經濟條件較差或無力購房,加上“有房有車才結婚”、“啃老”等思想,推動了對老年人房產的爭奪。有的子女把獲得老人住房作為贍養條件,有的強占或者強行調換老人住房,還有的利用房改將老人住房登記在自己名下……房子,讓年輕夫婦心力交瘁,讓老人們也不得安寧。(《南風窗》)
幼兒讀經要有所選擇
在許多家長和老師看來,包涵孝、禮、勤、誠、恥等在內的國學,匯集了中國很多傳統思想和美德,對于現在多是獨生子女的“00后”來說,讀經誦典,既可以幫助他們了解中國文化,又能讓他們從小學習中華傳統美德,更能提高孩子們的文學修養和理解能力。但是,讓孩子誦讀國學經典,只是學習國學的第一步。有的孩子雖然能流暢地朗讀《中庸》《大學》等古代典籍,但其中的深奧道理和真正精髓他們是否能懂呢?有專家認為,國學可以通俗但不能誤讀。否則,傳播得越廣,負面效應越大。(《光明日報》)
編制少待遇低,基層醫院面臨人才荒
看病難、看病貴問題說了多年,大城市的大醫院依然人滿為患,在鄉鎮醫院、社區衛生院看病本應廉價又快捷,卻得不到老百姓的信任。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基層醫療設備條件差,但另一方面卻是由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收入低、待遇差,并受人事制度、編制等制約,難以招到合適的人才,人才“斷層”現象嚴重制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發展。(《中國青年報》)中國養老服務明顯短缺
截至2012年底,中國老年人口已達1.93億,占人口總數的14.3%。從老年保健養生、老年旅游、老年用品到適老住宅,一系列與養老有關的概念受到各個相關行業追捧。但目前,養老院一床難求、各大城市普遍存在“保姆荒”,頻頻曝出黑養老院、黑護工虐老事件,都凸顯出中國養老服務明顯短缺。(《新世紀周刊》)
我國將對青年教師實施師德考核機制
根據中組部、中宣部、教育部日前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強和改進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我國將對師德表現作為教師年度考核、崗位聘任(聘用)、職稱評審、評優獎勵的首要標準,建立健全青年教師師德考核檔案,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意見指出,高校青年教師主體積極健康向上,但也有少數青年教師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職業情感與職業道德淡化、服務意識不強,個別教師言行失范、不能為人師表。(《中國青年報》)
中國仍需依靠投資,轉投消費將陷入危機
著名經濟學家林毅夫認為,中國經濟在未來20年仍將保持每年8%的經濟增長率,且仍以投資為主,一旦舍棄投資轉為消費,中國將很快陷入危機。林毅夫表示,當前中國基礎設施方面仍有待完善,將成為下一個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投資主力。具體到投資空間,他很看好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環境污染治理。他表示,在投資的帶動下,工資水平將隨著生產率水平不斷提高,消費自然會增長?!叭{馬車”中投資和消費仍不會減慢,所以未來幾年保持8%的增長,這個潛力是完全存在的。(《領導決策信息》)
瞞報漏報并非極低生育率主因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郭志剛表示,中國城鄉日趨普遍的晚婚婚育可以解釋十年來中國生育率的顯著下降。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揭示的極低生育率基本上反映了中國實際的人口變化,不能簡單地歸結為瞞報漏報的結果。如果主管部門依然不信任六普數據,依然人為調高中國的生育率,那么很容易掩蓋中國生育率水平已經過低的事實。在這個關鍵的歷史時刻,千萬不能一再貽誤適時調整生育決策。(《新世紀周刊》)
中國政府保持“中性”至關重要
復旦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軍指出,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說,一個國家有沒有一個可改革的體制至關重要。一個可改革的體制需要政府的勢力(或財富)大過任何一個利益集團,才有可能保持政府目標的長遠和相對的中立。有學者曾提出,中國的經濟轉型和增長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政府是 “中性的”,不受任何一個利益集團的左右,不代表少數利益集團的利益,因此可以(在關鍵時刻)作出正確的政策選擇。中國正步入新的發展階段,改革體制中那些越來越不適應經濟發展的部分(特別是涉及公共部門、收入分配以及金融等領域)變得十分迫切??山裉炫c之前是否大有不同?即使今天在數量上不超過2%的國企資產占了全部企業資產的40%,即使國有部門(特別是央企和金融部門)的權勢日益增長,看上去中國依然沒有變得更像俄羅斯或墨西哥。相反,這些財富的增長極有可能增強中國政府掌控局面和推進改革的能力。這是中國經濟轉型和發展成功的秘笈。當下和未來20年,中國政府繼續保持“中性”至關重要,也就是說,中國需要長期保持體制的可改革性,唯有如此,適應未來發展階段升級的重大改革的成功方可期待。(《今參考·政界》)
廣州:取消城鄉戶口劃分
廣州市公安局宣布在全市范圍內更換統一的廣州居民戶口簿,將取消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劃分。新更換的戶口簿首頁戶別項目中的內容,由原來的“非農業家庭戶口”或“農業家庭戶口”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家庭戶”,“非農業集體戶口”登記為“居民戶口集體戶”。(《瞭望東方周刊》)
金華:設立國內首個“招才局”
最近,全國首個“招才局”在浙江省金華市掛牌。新成立的金華市“招才局”是一個“虛擬”的政府機構,這個局沒有辦公室,也沒有編制,甚至連工資都沒有。工作人員從市屬各部門、單位抽調“兼職”,工資由原部門承擔。為了搶人才,金華市今年拿出1億元的專項資金,同時與上海11家排名靠前的大醫院、省內高校合作,結合在金華的浙江師范大學的優勢,計劃通過打造從幼兒園到大學15年一貫制學校等,提高金華的教育醫療水平。金華市要求“招才局”招才既要高層次,也要“草根”。(《今參考·政界》)
68%的居民認為目前房價高
中國人民銀行日前公布《2013年第一季度儲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68%的居民認為目前房價“高,難以接受”,較上季提高1.3個百分點,高于去年同期0.3個百分點;30%的居民認為“可以接受”;2%的居民認為“令人滿意”。(《經濟要參》)
2012年我國國民閱讀率54.9%
近日,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在京公布了第十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成果。根據調查,2012年我國18~70周歲國民圖書閱讀率為54.9%,比2011年上升了1個百分點;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為40.3%,比2011年上升了1.7個百分點。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39本,人均每天讀書時長為15.38分鐘。(《領導決策信息》)
每日182.35元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日前分別公布了2013年作出國家賠償決定涉及的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權以及檢察機關在辦理刑事賠償案件的賠償標準,具體數額均為每日182.35元。(《中國紀檢監察報》)
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得分為63.69分
中國專利保護協會、中華商標協會、中國版權協會等在京首次發布的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調查報告顯示:2012年,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得分為63.69分,總體評價偏低,但已過及格水平。(《南方人物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