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侃(中共福建省委辦公廳)
反對特權,關鍵要加緊培育規則文化。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一直缺乏規則意識和法治傳統,有的只是權力文化的傳統信仰和勝王敗寇的游戲規則,“君權神授”、“順天應人”等等意識觀念,在整個封建時代始終居于統治地位并得到廣泛的渲染,權力崇拜和權力本位的價值觀被深深烙印在統治階層也包括所謂的“草民”階層心中。受到這種文化長期熏陶的結果,中國歷代權勢者的靈魂深處大都有一種蔑視規則制度、破壞程序法則的傾向。他們對制度無敬畏之心、對規則無恪守之意,持一種權大于法、特權高于制度的傲慢心態。
以等級森嚴、權力崇拜為主要內容的中國傳統政治文化,至今仍以其頑強的生命力影響著中國當代政治生態和社會生活:人治大于法治,潛規則消解明規則,關系社會、熟人經濟、裙帶之風盛行,具有強制力的法律制度也可以搞變通、打折扣、做選擇,極大地破壞社會正常運轉的內在機理。流風所及,必然腐蝕和敗壞整個社會風氣,引發社會不公平和不穩定因素的劇增。
規則文化的缺失導致當今中國政治社會發展缺乏民主和法治的支撐,造成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挫折和困難。現代社會與傳統社會最重要的區別就在于“規則”,現代社會靠法制,傳統社會靠人治,是故,規則文化是文明社會的基石。在當下,僅靠運動式的思維和辦法來反對特權,是不可能收到一勞永逸的功效的。對于那些時時處處喜歡玩弄特權、享受特權的官員來說,如果不首先從思想上糾偏、從文化上改造,所謂反對特權就只能是一種形式主義,特權現象就永難絕跡。今天可以反掉“特權車”,明天就可能冒出 “特權房”、“特權票”……所以,反對特權要從樹立規則意識、培育規則文化入手,加強對全體社會成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思想教育和價值觀的引領。從根源上塑造一種文明教化,在全體社會成員中不斷強化規則意識,嚴明規則的威儀,讓規則的嚴肅性真正回歸并貫穿到所有社會環節和各個層面,在全社會倡導和形成認真學習制度、一體遵守制度、共同維護制度的規則文化和社會風氣。通過培育規則文化,在各級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中樹立制度面前沒有特權、制度約束沒有例外的意識,真正把制度轉化為每位干部的行為準則和自覺行動。也讓廣大群眾認識到,改革發展的成果需要規則來維護,和諧穩定的難題需要制度來破解。按規則辦事、按規矩行事,這既是良性的文化價值,也是維護自身利益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