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菲
一個熱衷權謀的社會,必然盛產野心家和政治小人,盛產專制和惡政,唯獨不出產民主和法制,科學和文明。一個熱衷權謀的社會,必將出現這樣的局面:政治上無規則,無程序,無法治,暗箱操作,不擇手段;社會上無真理,無正義,無道德,無信用可言;人們表里不一,言不由衷,人際關系高度復雜,內耗巨大,人人勾心斗角,以鄰為壑,爭權奪利,暗中使絆,拉幫結派,黨同伐異。整個社會在一種文化默契與共謀下,越來越走向混亂和無序,最終可能釀致社會崩潰。一個民族的理性精神、人文精神、科學精神、法制精神、誠信觀念和道德原則都會被抑制,而不擇手段、專權弄權貪權的厚黑風氣則會得到助長。
誠然,不講權謀的社會是不存在的,但熱衷權謀的社會肯定是個不好的社會。今天的社會,即使只是奉勸大家不熱衷權謀,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地操縱過權謀,每個人的心里都有那么一塊見不得陽光的地方。但即便如此,為了這個社會更美更好更純粹更干凈,我們還是含羞奉勸大家不要熱衷權謀。
從制度上來說,有論者認為熱衷權謀是中國人的“國民性”,然而所謂“國民性”其實都是制度、環境以及文化的產物。有人說,在中國凡是明文規定的都是不重要的,只是需要你去應付的;凡是重要的都不是明文規定的,而是需要你去琢磨的。這樣,大家都被逼一個個操練得“人情練達”“處事老練”,也就是工于權謀。這話雖然看似偏激,但反映出的現實令人憂慮。因此,只有完善法治,建立更加健全和科學的制度,讓所有的社會成員都切身感受到制度的威懾力,大家都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不能做的事情再繞彎子、找門路也是沒有用的。唯有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權謀才會失去它的魔力,權謀文化也才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慢慢萎縮、枯竭。
從文化上來說,當今宣揚“權謀文化”的影視劇和書籍的盛行是創作者歷史觀和現代文明觀的一次偏離和迷失。權謀文化一旦成為一些文藝作品所宣揚的主要精神內涵,產生的負面效果是顯而易見的。我們無法否認某些文藝作品制作精美、構思精巧,但從宣揚“權謀”的方向來看,的確讓人“心驚膽戰”。文藝作品對人們的價值取向、生活觀念有著微妙而深刻的影響。帶有人文價值和建設意義的作品,往往陶冶情操,使人向上?!拔囊暂d道”,無論是相對于劇作者的知識分子身份,還是相對于影視本身的文藝作品屬性,都擔負著擯棄封建糟粕、建設現代文化的社會責任和人文道義。文藝工作者必須擯棄宣揚熱衷權謀文化的思想和意識,自覺運用手中的創作權,創作出代表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文藝作品。
從我們每個人自身來說,我們生活在一個現代文明的社會,要時刻注意學習怎樣做一個現代公民。公民應該尊重和珍惜自己的權利,包括自由、平等、財產、安全、追求幸福和反抗壓迫等各方面的權利。如果我們在權力面前盲目崇拜卑躬屈膝,不去身體力行地維護公平正義;如果我們遇事首先想到的是 “曲線救國”“找關系”而不是通過文明法治社會的正常路徑解決;如果我們消極地對待社會公共事務,認為社會和自己沒關系,不關切,不參與,只旁觀,只抱怨,把話語權和決策權讓給玩弄權謀者,那我們就會成為權謀的幫兇,就在為權謀的盛行推波助瀾。“行大道,民為本,利天下”,“道”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去弘揚和踐行,“利天下”是我們每一個人的使命所在。
如果你是一名官員,請記住,在今日官場上,學會領導藝術與官場交際,并不等同于專事權謀,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摒棄庸俗奸詐的政客作風,代之以清廉、勤奮的公仆作風,少搞權謀,多辦實事,把心思和精力用在本職工作上,為老百姓謀利益,才是官學正途。
如果你是一名管理者,請記住,做事離不開機謀,也需一定謀劃,但這種謀劃,不是生活的全部、不是立世的根柱,在必要之時采取必要的手段,無可厚非,但要知道權謀只是雕蟲之技,而不是立身之本,永遠要分清“道”與“術”的區別,“大謀不謀,大智不智”——最大的謀略是沒有謀略,最大的智慧是運智于無形之中。
如果你是一個普通的民眾,請記住,權謀之術大多數情況下只適合爭斗廝殺混亂年代,并不適合創造、協調、公平互利的現代社會。今日社會不需要你死我活,需要合作共贏。善良互利、誠信合作、厚德載物,才是現代社會的最高智慧。不腳踏實地,卻處處想偷奸?;?,絕非長久之計;過于依賴權謀,也許能得蠅頭小利,但難成大器,人生苦短,我們必須活得更簡單一點,更快樂一點,更光明一點,更坦蕩一點——珍愛我們的人生年華,不要熱衷權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