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 火 張 舒
時光如梭,歲月如歌。1952年從清涼江東畔的第一聲鐘鈴響起,地處冀中平原上一顆璀璨的教育明珠——河北省阜城中學,走過了60年的風雨歷程。如今,這所河北省首批重點中學、省示范性中學、衡水市四強學校,在60年的崢嶸歲月中,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以前沿的管理模式、尖端的師資力量、奮進的處事態度、踏實的教育理念,耕耘于桃李之地,擷取了累累碩果,走出了一條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特色發展之路……
阜城中學創建于1952年,現有60個教學班,4000余名在學生。60年來,學校秉承為國育人的辦學目標,培養出了各個領域的英才近3萬人。其中,僅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高材生就有29人;還有一批為國家的現代化建設做出卓越貢獻的省部級領導、部隊精英、專家學者和優秀企業家。他們不僅是阜城中學的驕傲,更是國家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
近年來,該校秉承優良傳統,再創新的輝煌,堅持“以人為本,開拓創新”治校方針,確立了“以人為本,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興校”的辦學理念,形成了“一二三四五”的辦學思路,為學校再攀新的高峰確立了方向。堅持一個目標:就是建設高質量有特色的省級示范性高中;建好兩支隊伍:即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建設一支高素質的管理隊伍;推進三大戰略:即“名生、名師、名校”戰略;“理念領先,科研興校”戰略和“以人為本,以質立校”戰略;“實現四個轉變”:課程設置由單一化向多元化轉變;學習方式由被動型、個體型、接受型向自主型、合作型、探究型轉變;教學方式由封閉型向開放型轉變;教育方式由管教型向養成型轉變;“推進五化進程”:即教學現代化、教師科研化、管理科學化、后勤社會化、學校園林化。
正是阜城中學“一二三四五”戰略的實施,使學校以一流的管理模式,一流的基礎設施,一流的教學質量,打造出了一所一流名校,成為了衡水市教育界的一面旗幟。
近年來,為進一步凸現辦學內涵,學校還把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師資隊伍作為發展的核心動力,大力開展“名師工程”、“青藍工程”,提高廣大教師的整體素質和執教能力。尤其是創新“三課”,為打造一流的師資隊伍夯實了基礎。即老年教師上好公開課,起到示范引領作用;中年教師做好優質課,力求精益求精;青年教師講好過關課,提高執教技能。學校還以“校長負責制”、“年級部主任負責制”、“備課組長負責制”、“班主任負責制”四大管理模式為主,突出各層級的實體地位,變直接領導為目標管理,變管理中心為決策中心和監督中心,為學校的發展導航。
多年來,這所學校的教師都以強烈的責任心,踐行著“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育人情懷。他們當中,有多少教師為了更多的孩子,把自己幾個月的嬰兒放回了老家;有多少教師為了不耽誤學生一節課,把重病的雙親托付他人無暇照顧;還有更多的教師砥礪前行,積勞成疾,憑著堅強的意志支撐著那神圣的“四角天空”……
育人是一門藝術,質量是育人藝術的靈魂。多年來,學校堅持“以德治校,以注重學生多元化發展”為育人目標,秉承“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為學生的未來奠基”的辦學宗旨,形成了頗具特色的教育教學新模式。
近年來,河北省開始實行新課標,學校緊緊抓住課程改革契機,促進學校全面發展。校長侯國海帶領全校師生,審時度勢,搶占教育發展制高點,大力推進新課程改革,大興教研之風,促進了學校又好又快的發展。先后有多名教師在省、市教學比賽中獲獎;學校先后結題國家級課題1個,省級課題2個,市級課題5個,在研的國家、省市課題7個。通過教育科研和更新評價模式、健全評價機制,使學生實現了“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變。
為打造高效課堂,學校實行集體備課制,每個科組根據教學進度編制《導學案》,各備課組在備課時,備學情、備考綱、備高考動態,精選習題,資源共享,相互交流,以老帶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為實現精細化管理,學校要求每個科組每周推出一節公開課,全體教師聽課、評課,現場指導,進一步提高課堂有效率,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
在德育工作中,學校進一步建立健全德育工作考核量化細則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使德育工作走向制度化、精細化、規范化。近年來,學校以《阜城中學學生一日常規》的訓練和培養行為習慣為重點,分年級、分階段、分重點,抓訓練促養成;以主題班會為載體,形成班級特色;以家長、學校為平臺,構建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網絡;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讓學生管理學生、學生評價學生、學生引領學生,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學校還組織開展歌詠比賽、演講比賽、文藝匯演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同時,學校還注重學生多元化發展,積極開展“校園之星”評選活動。通過“學習之星”、“進步之星”、“文明之星”、“文藝之星”等評選,激發各類學生成才的積極性,加速學生成長的步伐。用學生的話說:“學校里到處洋溢著愛的暖流,同學病了,老師端來了熱騰騰的飯菜;同學家里有困難,師生們捐款捐物;同學學習中有了困難,老師們耐心的點撥,使我們再踏征程;哪怕是同學心理有了波動,還是老師的博愛之心,溫暖著我們彪炳前行……”
近年來,阜城縣委縣政府為加速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進程,針對阜城中學的實際,易地建設了“新阜城中學”,新校區的建設得到了縣教育局、縣財政局等有關部門的強力支撐,得到了社會各界有識之士的悉心關懷。經過努力,一座現代化的省級示范性重點高中矗立在了全縣人民面前。它為高中教育階段的學子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2009年9月新校區投入使用,占地面積155畝,總建筑面積53000平方米,建有科技樓、教學樓、宿舍樓、餐廳樓,以及圖書館、體育館和高標準運動場。分為教學區、辦公區、運動區、生活區,有90間多媒體教室,配備了現代化教學設備;實驗室、圖書館、體育館、運動場完全達到了國家一級標準,辦學條件走在了全市其它同類學校的前列,達到了河北省先進學校的水平。
為打造校園精品文化,學校以“和諧校園、文化校園”為指針,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走進校園,刻有“厚德、博學、至善、唯真”的校訓石,漢白玉孔子雕像的圣賢石,走廊兩側裝飾的名言警句、百科知識、古典詩詞,還有各班制作的個性化班級發展目標等等,無不營造著這所學校濃郁的文化育人氛圍。
漫步新阜中校園,綠草如茵,高樹爭榮,姹紫嫣紅,美不勝收。校園內人文氣息和自然風光融為一體,科學精神與育人氛圍相得益彰。清晨書聲朗朗,傍晚燈火通明。球場上龍騰虎躍,綠蔭下笑語聲聲,教室內求知若渴,課堂外其樂融融。阜城中學成為了莘莘學子放飛夢想的沃土家園。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阜城中學的快速發展贏得了上級領導、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學校先后被評為“國家級課題名師教學思想與教法研究重點實驗學校”、“河北省文明單位”、“省職代會星級單位”、“省AAA級勞動關系和諧單位”、“省園林式單位”等多項榮譽。她猶如一顆璀璨的教育明珠,在遼闊天空中綻放著更加奪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