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波
(四川交科工程勘察設計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31)
為了使道路交通與生態環境實現協調發展,就要把握公路建設的始終,從規劃、設計、施工的整個過程,并利用科技的手段,將公路建設對生態環境的負面作用降到最低;而路基工程作為道路工程建設的一個最基礎的工作,顯得非常重要。我們要將路基工程沿線景觀整體串聯在一起考慮,根據環境變化尋找出設計的變量和目標,創造出以信息社會為背景的現代景觀道路生態設計,以實現公路建設的快、達、暢、美的目標。
2.1.1 生態路基設計理念
(1)生態路基設計核心思想和主旨
生態恢復設計理念是生態路基設計最為核心的理念,主要就是以恢復原生態為主要的設計手段方針,講求和生態環境的一致性。做到原生態環境保護,將人為的痕跡降至最低,盡量利用已有的地質地形條件作為基礎,不可采用破壞法則來保證設計施工的進行。
(2)生態路基設計核心考慮和方法
生態路基設計立足的基點就是環保;將路基設計和生態環境兩者合二為一,能夠體現人類活動和自然的協調一致性;而且還能在變化的生態環境中,使得兩者相互影響的可能性減少到最低;生態設計的方法不是一種死板的設計,而是采用的一種靈活的機制;它要求設計人員利用靈活性設計原則,全面掌握路基周遭的環境狀況、實時氣候數據、和地質數據,運用生態設計的理念和手段,完成路基或是整個公路的設計工作。
2.1.2 路基工程的設計方法
(1)路基工程的平面設計和縱面設計
路基平面設計思路主要是基于當地的地形地貌以及路基、環境的協調性,并且考慮施工的經濟性和施工技術手段能動性;講求在一定平面視角感官上,達成和諧完美的統一。縱面設計其內容為坡度設計,要考慮的角度比較多,主要是考慮路基坡度的平順性,高低起伏不應頻繁,而且設計要建立在對本地質條件下地質地形、水文氣候、排水和油路或線路等因素了解的基礎之上。
(2)路基工程的組合設計組合設計就是平面和縱面設計的綜合元素的合成;在平面和縱面設計上要保持技術指標的均衡性,盡量能夠對駕駛員做視線的引導作用。平豎曲線要具有駕駛的協調感,在地形比較平坦的區域,選取合理的合成坡度,路基外線形要協調、美觀、舒適、安全。
2.2.1 路基工程對水土、外環境穩定性的影響
路基施工的過程當中,施工不當不僅地表被擾動、植被被破壞,還導致表層土壤的松動,地表儲水能力降低,在水、風力的作用下,土壤中的營養元素隨水流而流失。如:高填深挖不可避免出現挖方較多的現象,這表現的問題就比較明顯:路基失去相對的穩定性、道旁河溝被填塞、附近農田被沖毀、工程廢棄放大量存在造成污染環境、還造成二次防護的困難和有限資源被占的情況連鎖發生。
2.2.2 施工流程本身對內環境穩定性的影響
施工流程涵蓋很多對環境影響的因素,包括場地清理、填前壓實、布土攤鋪、整平、壓實的整個過程;建造路塹或路基的過程中會是的破地的穩定性受到一些負面的影響;路塹施工中的棄土會破壞原有的植被,并曾加侵蝕和坡地不穩定因素。封閉路基工程由于使得原有的固定地表徑流途徑被一刀兩斷,改變原有環境的地表徑流條件,有可能形成單面壅水,而另一面地表徑流減少的情況,這不僅威脅到以后的道路交通的安全,也可能造成周圍環境未可知破壞結果的生產。
根據路基工程的需要,原始地質地形數據的采集,做為一個關鍵的建設項目不可缺少的輔助功能,全面詳實地為路基工程的建設提供充足的依據。對地質地形地貌的充分了解,能夠更好幫助設計人員在決策路基設計時有事實的依據,對疑難雜癥進行控制與管理。
路基設計只是滿足于路基工程的前期組成部分之一;我們這里提出對設計方案的會診的概念,即:設計方案的初稿應與施工方相互探討,在技術層面和施工層面上綜合考慮設計的合理性和實際性,最后得出“不破壞就是最大的保護”的最佳方案。如:對于高填深挖的局部項目,我們可采用縱向調運土石方來填充,不僅有利于路基的穩定性和以后交通的安全,同時滿足了公路路基對填料技術上的要求,減少資源占用,最大限度地保護了環境。
路基路基施工關系重大,路基填方高度和挖方深度直接關系到整個工程安全、造價和環境美觀。路基工程的施工一定結合地形地貌,或采用分離式施工或采用整體性路基施工,嚴格按照設計好的圖紙進行操作;如若發現設計有缺陷或者不合理,及時會同設計部門仔細研討;如:針對于封閉路基工程改變原有環境的單面壅水的情況,必須進行有效的生物植被恢復連接。以增加路基的穩定性,以保障日后交通運輸的行車安全。
路基工程和生態環境兩者之間是同等協助的關系;我們應把生態化思想當做工程設計建設的一個重點,在路基設計中,確定好環保這一主題。一方面路基工程要順應生態環境的大氣候,不能破壞生態環境的的協調性和自然性,以“不破壞就是最大的保護”的理念搞好路基工程;另一個方面,路基工程和生態環境能夠保持一致性,將路基工程融入環境當中的一部分。只要保證了路基工程的質量這一個前提,我們更有理由和信心維護好公路建設整體的安全,最大限度避免因為設計失誤或是施工不當造下日后交通事故的隱患。
[1]儀曉慧.生態公路概念淺析[J].山西建筑,2007(24).
[2]買浩.路基橫向剖面變形自動測量方法與實驗的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2.
[3]常磊,朱清科,薛智德.對恢復生態學幾個問題的探討[J].西北林學院學報,2008(01).
[4]修維寧.紫色土丘陵山區田間道路基工程設計[D].重慶:西南大學,2011.
[5]翟克炳.高速公路養護管理系統構建與應用[J].公路,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