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鳳
(四川省建筑設計院,四川 成都 610000)
市政給排水工程是城市化進程中國家非常重視的一項工程,屬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市政給排水工程可以促進城市物質文明和精神的發展,也可以改變城市的生活居住環境、投資發展環境以及整個城市的精神面貌,從而達到促進城市經濟和文化的平衡發展的目的,因此,城市市政給排水規劃設計的是否科學合理與市民生活水平的高低息息相關。
在新的社會經濟發展的條件之下,一個國家的城市現代化文明程度的高低,會明顯的從城市市政給排水工程的運行狀況中顯現出來。另一方面,城市市政給排水工程還會影響一個城市的環境質量,合理科學的城市市政給排水會有效改善城市的環境質量。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城市經濟的突飛猛進的發展,與此同時,也給環境造成了沉重的負擔,環境污染加重,空氣質量下降都是明顯的例子。在這種條件下,2005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指出,“要把節約資源作為基本國策,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經濟的發展與資源、人口、環境相協調。”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是促進我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理論依據,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時機,因此市政給排水的規劃設計要綜合考慮城市規劃中的水資源利用問題、長遠規劃,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從而建設美好城市,美麗家園。
國家經濟發展的狀況也會客觀的反映到城市的生態環境上來,因此,生態環境的質量也會影響城市的現代化進程,是城市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城市市政給排水工程的運轉情況可以生動的反映出,城市的生態環境建設是否有利于城市的長遠發展。新時期,城市市政給排水規劃不僅要為城市有效供應和處理生活生產污水還要不斷滿足城市的生活、生產和社會需求。健康、合理、有序、文明、自由、均衡、綠色的城市生活空間需要城市市政給排水規劃來實現,缺乏市政給排水部門的工作。一切所謂的便利、舒適的生活生產環境都是空談。因此,促進我國給排水工作又好又快發展是勢在必行的,市政給排水規劃的工作要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與關注。
把握了城市市政給排水規劃的重要意義,就要從全局把握市政給排水規劃。要求做到以下三點:
集中式是目前我國污水處理比較常見的方式,將污水集中引入到大型的污水處理廠實現污水集中一體化處理,優點是可以保證污水處理的有序、高效進行。因為集中污水處理的方式可以從宏觀上全局性的把握全市的污水情況,具有指導性的意義。然而,伴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速度的加快,傳統集中污水處理的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城市日益增長的污水處理需求,要求有更先進的污水處理設備和更高的污水處理能力。現有的污水處理方式在實際運行中的矛盾也日益顯現,因為一體化的集中管理模式無法高效的對污水進行遠程輸送和持續性的輸送,很容易加劇成本的消耗和浪費。這種情況也加劇了污水處理模式的快速轉化。改變市政規劃污水處理的理念,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根據城市的近期和遠期規劃發展設置多個需求網點,與此同時還要設置各網點的管理模塊,方便局部污水處理網點一旦出現問題可以緊急解決,也可以及時發現問題,將問題第一時間反饋到總部。這種點和面的綜合布局,是集中式和分散式雙向模式在污水處理工作中的具體展現,能夠提高污水處理的工作效率,滿足人民的生產生活需求。
由于我國特殊的氣候條件和地形條件,很容易出現南澇北旱,南澇北旱的直接原因是我國水資源的分布嚴重不均,造成水資源的嚴重浪費。如果既不造成浪費,又能夠最大限度的滿足人民生活的用水需求,水資源區域性平衡的規劃設計無疑是關鍵所在,要求市政給排水工程的設計與規劃階段加強對各區域的用水估量,確保水資源的供求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在給排水規劃設計之前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要實地的對居民、生產、生活、農、林、牧、副、漁的用水信息情況進行考察統計、檢測。另一方面,在對各區域的水資源需求量進行考察、研究時要詳細了解該區未來的發展速度和發展規模,避免對地下水資源的過度、過分開發。對各項資源進行合理的安排,實現水資源的高效利用,注重開源節流,預防在市給排水規劃時片面的看重短期城市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忽視了城市的持續性發展規劃設計。最后還要在市政給排水工程投入使用后加強追蹤,做好記錄,為以后的市政給排水工程規劃提供經驗和教訓。
幾年來,一方面,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人口增多,新城區擴建,城市地下水過度開發、地面下沉,防洪難度加大、水泥材料及柏油路面等滲水能力低;另一方面,城市發展過程中不注重對環境的保護,城市的"熱島效應"加劇,城市氣候容易出現異常,發生強對流天氣,造成城市頻繁出現暴雨或降水量增大,隨之而來的洪澇災害事件頻發。不僅影響了人們正常的生產生活,嚴重的還會威脅人們的生命安全。因此,做好排水工程的規劃,減少災害的財產和人員傷亡,保證城市各項工作的正常運轉和人們群眾的財產安全,需要市政規劃工作者具有敏銳的防洪、防澇意識和強烈的社會的責任感。對城市的地形,地質、地域、洪澇區域,人口規模等進行詳細的摸底調查,在了解了相關數據的基礎上,再綜合城市發展的各方面因素,對城市的市政排水系統進行規劃設計。
目前,我國給排水規劃的設計人員的綜合素質不高,不能夠從全局上把握城市的發展情況,往往出現規劃設計與實際使用銜接不上的問題。不能夠根據各城市特點進行市政排水規劃的設計,單純的模仿其他國家或地區的給排水規劃設計的例子并不鮮見。更甚者,有的城市市政給排水規劃設計中連使用的材料數量、城市人口、地形、地質、經濟發展狀況的分析等都和別人雷同。這種情況,很容易造成給排水規劃設計不符合城市的發展需求、施工材料不符合設計要求等問題,造成資源的浪費和不必要的損失。市政規劃設計中可以借鑒其他國家、其他地區的設計經驗和設計成果,但如果不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知識盲目的模仿抄襲,不但不會起到給排水工程的設計效果,還會適得其反。尤其要注意的是給排水規劃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工程材料的選擇,有些施工材料和機械設備是應用在特殊的環境和條件下的,切不可亂用、誤用,鬧出笑話不說,會加劇整個工程建設損失和負擔。
給排水規劃設計的不科學不合理,不能與其他設計規劃銜接,勢必給工程的開發過程造成不必要的負擔。在某些區域,單純的看城市市政給排水規劃設計方案并沒有什么不妥,然而一旦應用到實踐中就會出現很多問題,而且對于問題出現后的解決方法也不明了,最后只能放棄之前的所有工作。不光浪費了人力、物力、財力也影響了該區人民的生活質量。
有些設計人員的素質不高、缺乏責任感,為了一己私利拋棄了良心和正義。在給排水規劃設計中濫用一些質量低劣的三無施工材料和沒有安全保障的設備。有一些給排水規劃設計的都是與領導有利益關系的個人和團體,有些設計人員不從工程建設的實際出發而從領導的喜好和利潤的高低出發來選擇施工材料,導致規劃的隨意性、不科學性。還有一些設計人員在沒有了解城市發展狀況、缺乏有效數據的情況下,憑空想象的對給排水工程進行規劃設計。造成規劃與實際情況的嚴重脫節,后期規劃施工緩慢,浪費了大量的寶貴時間,耽誤了工程的開展進度。還有的設計者不能敏銳地捕捉社會的發展信息,僅僅滿足于過去的設計理念和方法,不懂社會學、生態學、缺乏必要的知識更新,市政給排水規劃設計不能只考慮污水的處理,要緊跟上經濟社會的發展步伐,不斷創新進步,滿足人們的不斷增長的生活需要。
為了大力避免市政給排水設施發生問題和狀況,就要提高市政給排水設計規劃的質量,既要運行順暢又要保證節省資金投入,通過對設計實例的分析,對市政給排水設計的規劃工作提出以下建議和意見:第一,保證規劃的內容與城市的實景情況相吻合,在規劃設計之前要做足調查研究工作;第二,在規劃設計中要綜合考慮交通道路、環境影響、防洪防汛等多種因素,確保專業之間的協調銜接;第三,提高設計人員的整體綜合素質和責任心,實行責任追蹤制和實名制;第四,邀請資深的專業的設計人員設計;第五,注意市政給排水工程的實際性和超前性及可持續利用;第五,要綜合考慮經濟因素和技術因素,避免理論與實踐脫節的設計等。
本文通過分析市政給排水工程對城市化的重要意義和城市市政給建設中存在的一系列相關問題,提出了市政給規劃設計關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環境保護問題,進而影響我國城市現代化的發展步伐。因此,市政給排水規劃設計是一項長遠的、嚴肅的、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工程,設計人員要有負責、謹慎、高尚的工作態度保證市政給工程設計工作質量。
[1]方宏.關于城市市政給排水規劃設計的思考[J].科技資訊,2010(3).
[2]王博實.淺談城市市政給排水的規劃設計[J].科技資訊,2011(6).
[3]肖振海.現代城市市政給排水規劃設計分析探討[J].四川建材,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