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
(雞西市公安消防支隊,黑龍江 雞西 158000)
1.1.1 行業的管控活動很混亂。雖說當前的相關條例中論述了預防為主的活動理念,但是其并未得到有序的體現。
1.1.2 “防止火災發生”沒有納入到消防安全管理的主要內容中。目前社會單位進行消防安全管理的主要法律依據是《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它規定了社會單位要做好以下7方面工作:建立消防安全責任制、制定消防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開展防火檢查巡查、整改火災隱患、進行消防宣傳培訓教育、組織滅火預案演練、建立消防檔案,而可能直接導致火災的火源管理、電源管理、易燃可燃物的管理并沒有納入到社會單位消防安全管理的主要內容中。
1.1.3 防火巡查內容沒有以“防止火災發生”為重點。公安部61號令第二十五條規定防火巡查的內容應當包括:(1)用火、用電有無違章情況;(2)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暢通,安全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是否完好;(3)消防設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標志是否在位、完整;(4)常閉式防火門是否處于關閉狀態,防火卷簾下是否堆放物品影響使用;(5)消防安全重點部位的人員在崗情況;(6)其他消防安全情況。上述內容除第一項屬于“防止火災發生”外,其余5項都屬于“火災控制”,即發生火災后如何防止火災蔓延、擴大。
公安部第61號令第二十六條規定防火檢查的內容應包括:(1)火災隱患的整改情況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實情況;(2)安全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情況;(3)消防車通道、消防水源情況;(4)滅火器材配置及有效情況;(5)用火、用電有無違章情況;(6)重點工種人員及其他員工消防知識的掌握情況;(7)消防安全重點部位的管理情況;(8)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和場所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實情況以及其他重要物資的防火安全情況;(9)消防(控制室)值班情況和設施運行、記錄情況;(10)防火巡查情況;(11)消防安全標志的設置情況和完好、有效情況;(12)其他需要檢查的內容。上述內容除(5)(7)(8)項外,別的內容都不是直接避免火情出現的關鍵事項。而且巡檢活動是由安保工作者來開展的,上面的這些檢查信息具有非常強大的專業性特征,其牽扯到技術等機構,無法有效的落實。
1.2.1 監督檢查的內容沒有側重防止火災發生。根據《消防監督檢查管理規定》,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對社會單位的檢查內容包括:消防許可及驗收備案情況、消防安全管理情況、建筑防火情況、電氣防火情況、安全疏散情況、消防控制室情況、消防設施器材情況7方面,并且消防設施所占比例較重,消防安全管理情況所占比例過少,不能充分體現消防工作“預防為主”的方針。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對社會單位進行監督檢查的主要內容應是社會單位消防安全檢查管理否到位。上述7方面均應納入消防安全管理情況,對消防設施等到位情況的檢查僅是對單位履行消防安全管理職責情況的印證。
1.2.2 監督檢測的措施非常單一,而且沒有綜合化的方法。消防單位對于社會機構的該項檢測活動,關鍵是分析其是不是存在記錄,此時就導致檢測活動非常的注重形式。在辨別安檢活動開展的是不是有效的時候,不具有科學化的測評要素。對于電氣問題的辨別措施非常單一,對于電氣問題等導致火情出現的要素未設置綜合化的判定體系,此時就會使得該項檢測活動無法獲取優秀的意義。
1.2.3 處罰活動設置的不合理。相關條例中論述。機關等的機構沒有按照要求的內容開展管控活動的,要規定其在一定的時間中進行整改,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或者給予警告處罰。上面講述的這些內容非常繁瑣,在具體的活動中無法積極的開展,對于無法活動不具有威嚴性。
1.2.4 目前的體系對于防火活動的干擾。在目前體系之中,負責監管的工作者不穩定,其不按照行業來開展,對于社會機構的火情檢測,很多時候是存在于消防裝置層次之中,但是很多的消防裝置一般都用不上,因此無法獲取相關機構的關注,導致嚴重的問題。
結合行業的具體特征,合理的設置和自身狀態保持一致的管控要素,積極地修訂管控要素,關鍵掌控好貨源的管控等等一些事項,而且要設置能夠量化的意義和實際的要素等,確保它們有著非常好的實踐意義,確保社會機構的該項安管活動能夠開展的更加順暢。
在巡檢的時候要做好如下的六點內容。第一,要查看用火等的狀況是不是合理。第二,要分析電焊等的活動狀態。第三,要明確消防關鍵區域的安全事項的落實狀態。第四,要關注易燃物質的防火方法的布局。第五,關鍵工序和職位的工作者對于消防知識的明確。第六,裝置是否可以有效的運作。
該項活動由各個職務的工工作者來開展,具體的負責檢測的人員由安管者來明確,而項目機構和業務機構等等的一些人員也要積極地參與到其中。巡檢工作者要結合相關的法規條例來開展活動,將該項活動真正的落到實處。
要聘用中介機構來開展該項檢測活動,并且應按場所類別要求不同的檢測頻次,如公眾聚集場所每年檢查一次,大功率電氣接入或臨時電氣接入應局部檢測等。除此之外,要推廣監控體系,要提示功能防控的水平,將問題控制在發生之前。
當確保消防監督工作者比較的穩固的前提下,要按照行業和體系來開展監管活動,在檢測問題的時候,要將重點放到火和電的使用上。要設置一些處罰措施,其涵蓋兩個層次的內容。第一,消防安管不合乎量化的規定。第二,場地之中存在非常惡劣的致災要素的。也就是說該項處罰活動,不能單獨的針對一個具有的要素來開展,尤其是某一種消防設施未保證完整好用的處罰應取消,以此來引導形成“單位全面負責”的消防工作格局。
總的來講,要想確保該項監管活動開展順暢,實現新的發展,就要積極地落實責任體系,要強化監管的力度,積極的發展,融入全新的要素,確保消防活動能夠和時代的發展步調保持一致。
[1]朱承華.新世紀消防工作發展趨勢[C].展望新世紀消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8.
[2]宋曉勇.論城市化進程中的消防安全[J].中國消防,2009(6).